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183869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9月11日).ppt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自学考试 军事高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1,作 者 :,2014 年 5 月 - 日,1,学 海 无 涯,论新军事革命特点及对策,考号:,姓名:,摘要: 2011 年外交期刊刊登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题为美国的太 平洋世纪的文章,以及国内分裂势力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地制 造案件,其清晰的体现出了美国试图对亚太战略进行调整, 并加大亚太战略与政策力度的意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群众取 得解放独立依靠的是武装革命,同样,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也是军事实 力决其在定世界上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高科技知识学习, 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站

2、”成为当代军人的历史使命。挑战不仅仅是来 自外部,同样也有内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正 在军事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生的屡次 局部战争,特别是 20 世纪末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出: 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 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现代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 关键词:亚太 变革 恐怖 高科技 高技术,1,学 海 无 涯 1 来自国外势力的挑战 中国是最为快速崛起的世界性大国,冲击着美国的世界霸权地 位,为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制定了重返东亚战略并在此基础 上通过亚太战略再平衡战略进一步稳

3、固自身地位。由于美国的介 入,中国周边政治安全局势紧张:军事演习频繁、军火贸易数量巨大、 中日关系更为紧张。为了更好地应对再平衡战略,中国应该提高外 交政策的灵活程度、增强增信释疑的能力、加强军事威慑力量,更为 重要的是构建同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 毋容置疑,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针对中国而来的。奥巴马于 2012 年 10 月高调宣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2013 年 1 月 5 日,他在五角大 楼发表美国最新的军事战略报告时,明确把中国与伊朗一起列为美国 的主要敌人。历史和现实表明,美国为推行新战略,惯用的两手策略 是:一手是继续与中国接触,甚至不排除某种“合作”的关系,这对美 国有多方面的好处和利

4、益。另一手是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是美国战略 重心东移的首要任务。 美国的全球战略的主体其实就是欧亚大陆战略,或者说本来就是 欧亚大陆战略,这个战略是什么呢?那就是要在大陆上维持均衡,使 各大国相互制衡,不允许再出现一个象苏联一样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 的对手。而欧亚大陆上面美国人可以插手的地方有:朝鲜半岛,中南 半岛,中东地区,东欧和前苏东地区。 目前瓦格良航母已在南海训练,东部西南也部署精力野战部队、 二炮。另外,高调加强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支持俄罗斯反,2,学 海 无 涯 对北约东扩和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主张;提升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扩大与阿富汗等西部邻国的经贸往来。积极拓展在亚太地区以外的

5、外 交活动和经济联系。 2 来自国内势力的挑战 尽管美国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这几年来不断地直接或间 接地制造亚太地区国家与中国的矛盾摩擦,但中国总是能采取各种和 平手段解决问题争端,维护国家主权。 然而西方国家的势力通过利用文化渗透、宗教、中国的历史遗留 问题,不断地煽动国内的分裂势力制造案件,以制造恐慌的 氛围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并同过西方媒体制造舆论试图颠覆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势力、达赖集团、势力均是在西方国 家的煽动与支持下不断的制造不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谐的违法犯罪 案件,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世界推行其“普世的行为准则”,以 实现其世界

6、霸权。这种文化渗透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隐性且阻力最小 的手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迅速,尤 其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一些西方国家带来巨大压力,西方国家将 文化渗透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且阻力最小的手段与工具来实现其西化 与分化的目的,这已经对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对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意识形态安全的含义与内容。“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占统治地,3,学 海 无 涯 位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不受侵害,使其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意 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社会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道德伦理等多个方面,对于国

7、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 鼓吹“普世价值”来实现其“西化”与“分化”的目的。近些 年来,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凭借其强势的话语霸权不断向社会主义 国家鼓吹、兜售“普世价值”。西方国家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带有明显 的西方文化烙印,主要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公正、博爱等 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践行“普世价 值”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干涉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与 外交,主张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真正民主,即多党执政与全民参与; 抨击中国的民主制度,渲染社会不公,宣传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旋 风席卷了我国政治界、学术界以及民众社会等各个领域,营造出一种 全世界共

8、同进步、自由发展的氛围;而这种“普世价值”带有鲜明的 西方意识形态倾向,以分化为手段,西化为目的,将中国纳入到以西 方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体系中,企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方 式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与社会制度。 注重对精英群体的文化渗透。精英群体作为社会中较有影响力的 一部分群体,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标。精英文化领域 中的文化渗透,是指文化强势国家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 学术讲座、国际会议、学术赞助、教育文化交流等途径,把自己的政 治理论、意识形态输入到对象国,影响该国的知识分子,使这些国家,4,学 海 无 涯 的知识精英接受和传播

9、西方的文化精神,改变对象国的知识传统,最 终实现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的目的。 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由一些理论体系、思想潮流来影 响社会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群体,如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进一步实现对各国精英群体的文化渗透,并借 由精英群体自身的特质来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渗透到包括中 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3 来自军队自身变革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法展、新型军事武器的装备、战略思想的 变革,正在引起一场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军事革命的变革。 体化的趋势,明显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效能,起到了“战斗力倍 增器”的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

10、有高技术的一切 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认为,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 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 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 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科技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武器装备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形态。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科技在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 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作用。 军事高科技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打击精度使战斗力倍增由于精 确制导技术、遥感和探测技术、卫星通信和卫星预警技术等高科技的 迅猛发展和在武器装备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打击精度空前提高。战,

11、5,学 海 无 涯 役战术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近程的已达 011 米,中程的小于 10 米,远程的为 1015 米。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开始主宰战争,大规 模精确攻击火力将代替大规模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弹 药仅占弹药总数的 8 。在科索沃战争中比例为 35,而到了阿富 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该比例就分别达到了 56和 68。以前在 作战中需要用“量”来完成的作战任务,今天可以通过表现为“精度” 的“质”来完成。 军事高科技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杀伤能力使战斗力倍增以微电 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智能”系统与武器装备相结合,使武 器装备的破坏效能得到极大的(数量级)提高。军事高科技不仅通

12、过提 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使战斗力得到倍增,同时还通过塑造现代化的战 争主体即军事人员、推动编制体制的信息化改革,最终实现人和武器 的完美结合,从而使战斗力得到倍增。 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有七大特点: 1、高智力。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创造 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现了 高智力的特性。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 其总成本的 2%,而其余 98%都是其智力含量。 2、高投资。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 期,因而研制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据统计,目前,一般高技术企 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

13、10-30%,而科研 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 5-20 倍,形成高技术产业 后的设备更新投资还会越来越大。比如制造集成电路的设备,十年之 中关键设备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代,设备投资就要增加一个数量,6,学 海 无 涯,级。 3、高竞争。高技术的时效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 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或用于战场,谁就能获得优势,占据主动。为此, 世界军事强国和大国都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试图在世界高技术发 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高风险。高技术竞争的失败,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投资的 失败;对国家而言,意味着国家利益将要受到损害。此外,高技术研 究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

14、要以生命作为代价。以航天技术的 发展为例,40 多年来,航天技术取得了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其风 险也高得惊人。1961 年 3 月 23 日,苏联的邦达连科就成为为航天事 业献身的第一人。另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数据分析:目前正在组 装的国际空间站,在组装过程中,发生至少一次重大失误的可能性为 73.6%。 5、高效益。高技术产品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形态是知识的物化 形式,所以其价值远远超过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实践证明, 高技术成果一旦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一 旦得到实际应用,就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航天技术,其投资 效益比高达 1:14,充分体现了高效益的特点。

15、6、高渗透。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或渗透 性,隐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不仅可以用于新兴产业的创立,而且可 以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政治、外交 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驱动力。 7、高速度。高技术产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中最活跃也是增长 最快的经济部门。美国经济在“9 。11”事件前已连续十多年呈现高 增长、低通胀趋势,而且美国 GNP 占世界总值的比例也由 90 年代初 的 24.2%增加到 2000 年的 30%。这些都是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7,学 海 无 涯 产业带来的结果。高技术产业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产值、产量的发展高 速度上,而且还突出表

16、现在产品性能更新的高速度,比如计算机芯片 的处理速度,30 多年来,几乎每 18 个月就翻一番。现在普遍使用的 高性能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已可达每秒十几万亿次,微机处理速度也 已可达每秒 10 亿次。 4 如何学习军事高技术,迎接挑战 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是,既要十分珍视过去的经验,又要高度 重视变化的现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战争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战争观念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 化。战争观念包括:战争的胜负观,战争的平战观,战争的主权观。 信息时代的胜负观已不再以歼灭敌人多少有力力量为标准,而 是以使作战对象失去多少战斗能力为标准。 信息时代的平战观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信息对抗成为 最普遍的对抗形式,而信息对抗从一定意义上模糊了战争时期与和平 时期的界限。和平时期对一个国家的电磁频谱进行大规模的侦察与干 扰,严格地说,就是进行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信息时代主权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已不 仅仅包括国土、领海和领空主权,而且还应包括频率资源在内的电磁 领域的主权。保卫频率资源、电磁主权和信息安全已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