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8333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98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8页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8页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8页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8页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课件(解析版)(2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专题九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目录,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成语、病句,专题八成语、病句,专题八 考情分析,三年高考细思量,考情分析,专题八 考情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考点是必考内容,考查形式一直比较稳定,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本考点的练习,具体特点如下: 1选文题材趋于多样。前两年的试题取材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化上,是社会科学类文章,高考对此的考查是一个积极导向。2012年试题紧跟时代步伐,而且选的是自然科学类文章,所以以后高考试题选文不会选取那些很陈旧、过时的文章来读来考,一般都会选择比较新鲜的文章。所以在复习

2、时既应关注社会科学类文章,也应关注自然科学类文章。,专题八 考情分析,2题型、题量、分值、考查角度一直稳定。这一点在2013年高考中一般不会改变,在复习时一定要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卷题型的试题来练习,不能拿过来一个就练。 3阅读篇幅一般在千字左右,考查角度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种能力上,三道试题主要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等方面,而且题干近三年都是选不正确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专题八 考情分析,2013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命题样式稳定,应以2012年题型训练为重点。备考时要逐一落实对设错类型的认知,如以偏

3、概全、无中生有、颠倒因果、偷换概念、断章取义、张冠李戴、混淆范围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设错陷阱,才能顺利判断出选择项的正误。,专题八 真题体验,【2012课程标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真题体验,专

4、题八 真题体验,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专题八 真题体验,他们未必理

5、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专题八 真题体验,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

6、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专题八 真题体验,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

7、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专题八 真题体验,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专题八 真题体验

8、,解析 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C项偷换概念,错在“修正”,原文中说“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修正”和“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题八 真题体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

9、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专题八 真题体验,解析 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文中只是说“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没有说“根本原因”。,专题八 真题体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专题八 真题体验,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

10、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解析 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属于错解信息和无中生有,“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和“使用简单方便”意思是不一样的;“其直接后果”在原文找不到根据。,专题八 阅卷现场,2012课程标准卷(原文和题目见本专题“真题体验”第2题),阅卷现场,专题八 技法点拨,一轮反思 1只凭感觉解题,没有科学、熟练的解题步骤及有效的应对方法。 2不能清楚地知晓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干扰项设置规律,只是朦胧地了解“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11、“断章取义”等术语。,技法点拨,专题八 技法点拨,二轮点睛 1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具备两种心态 (1)专注。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专题八 技法点拨,(2)仔细。一般论述类文章所设的题目虽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

12、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做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选项和原材料的比较工作,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3遵守四字方针 (1)筛。论述类文章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专题八 技法点拨,有的题目是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以假当真。 (2)带。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

13、涉及的信息带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对应句(一般情况下即前面所列的关键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看其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专题八 技法点拨,(3)比。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

14、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将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是否变为了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的选项,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专题八 技法点拨,(4)除。排除干扰项,识破选项陷阱,验证答案。解答科技文文章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文意或题意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要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其主要方法有: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本末倒置或源流倒置、夸大其词或范围失当、答非所问或曲解原意。 4答题关注12个“点” 根据干扰项设置规律,提示考生在对选项和原文作

15、对比审读时要特别关注的地方,或称须特别关注的12个“点”。如下:,专题八 技法点拨,(1)范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常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或“以偏概全”,或“变点为面”“变小为大”“变独特为一般”。 如本专题“真题体验”第3题(2012年课程标准卷)就属于范围变大。 (2)数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常在事物的数量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或将多的事物表述成少的事物。 (3)程度。选项在行为的程度上设置干扰,故意将程度轻的说成程度重的,或将程度重的说成程度轻的。 (4)速度。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变化速度上设置干扰,或“变快为慢”,或“变慢为快”。,专题八 技法点拨,(5)时态

16、。时态混淆即已然与未然混淆。“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或“变已然为未然”,或“变未然为已然”。 (6)模态。模态混淆即或然与必然混淆。事物发展的趋势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或“变或然为必然”,或“变必然为或然”。 如本专题“阅卷现场”(2012年课程标准卷)就属于“变或然为必然”。,专题八 技法点拨,(7)先后。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或“变先期为后期”,或“变后期为先期”。有时还“变先期或后期为后期或先期”。 (8)主次。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或“变主要为次要”,或“变次要为主要”。 (9)因果。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如本专题“真题体验”第3题(2012年课程标准卷)就属于强加因果。 (10)彼此。命题或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彼事物表述为此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或将事物的彼方面表述成此方面。,专题八 技法点拨,(11)有无。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