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18386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名师精编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学习目标1. 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 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 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3. 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自主预习1. 东汉时,宦官总结前任经验,改造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2. 张仲景是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3.史记是中国古代纪传体通 史,记述了从传说中

2、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 年的史事。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三、合作探究1.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旅游景点的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洛阳白马寺图二四川青城山( 1)这两幅图片分别与 哪一宗教有关?图一相关 的宗教宣扬怎样的思想?( 2)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宗教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时间。( 3)请分析一下,我国 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一直提倡和扶持图一中的宗教?四、随堂演练1. 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1名校名 推荐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 木简 ) 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3、)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3.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佛教在古印度创立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BCD4. 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司马迁编写史记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 蔡伦 2. 东汉末年 3. 第一部 4.6 世纪三、合作探究1. ( 1)佛教和道教。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2)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2名校名 推荐( 3)因为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的思想,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所以受到他们的扶植与提倡。四、随堂演练1.A 2.B 3.B 4.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