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8088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4课示范教案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时伴性遗传课件展示:红绿色盲是人类常见的一种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而不能像正常人区分红色和绿色。在每年的高考体检中都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色盲。通过统计发现,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大大的多于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人类一种遗传病,患者由于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这种病与色盲不同的是女性患者大大多于男性。(显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图片资料)师: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人类一种遗传病,两者在遗传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活动: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思考、讨论、交流。生: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人类一种遗传病,两者在遗传上都与性

2、别有明显关系,两者的不同点就在于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师: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遗传上为什么都与性别有明显关系?为什么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板书:2伴性遗传师什么叫伴性遗传?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5,思考回答。生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的遗传就称为伴性遗传。教师活动:展示色盲检查图片,首先让学生观察,自我检查是否为红绿色盲,并在班级范围内作一数据调查,留待后用。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色盲检查图片,判别其中的图形或数字是什么?教师活动:统计班级中色盲检查结果。师色盲病是一种先天

3、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因此,患者就不适合当司机,因为,交通信号是红灯和绿灯,无法判断是停车还是通行。极个别患者是全色盲,在病人的眼里世界上任何物体只有明和暗的区别,根本看不到其他任何颜色,病人看彩电就像看黑白电视一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6“积极思维”活动提供的有关“人类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有什么关系?”的事实。师: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教师活动:投影显示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师:X和Y染色体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观察图形,比较X和Y染色体的形态差异,讨论

4、、交流、分析。生:在形态大小上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师:由于Y染色体很短小,因此,在X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Y染色体就没有,比如,色盲基因b和它的等位基因B就只存在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师:在表示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写出女性色盲基因型:XbXb。学生活动:练习写出有关色觉的女性男性的基因型(五种),然后说出六种婚配方式。学生活动:分别写出六种婚配方式。师:在六种婚配方式中,男性色盲与女性色盲婚配子女全是色盲,男性正常与女性纯合子色觉正常者婚配,子女色觉均正常。另外四种婚配方式,情况较复杂,需要很好地分析。师:当一个

5、男性色盲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后代会怎么样呢?课件展示: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三种婚配的遗传图解。其他学生完成教材“积极思维”学习栏目中的上述三种遗传图解。师:生共同活动:检查三位同学写出的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四种图解,共同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师:第1例中男性色盲与女性正常婚配,若所生的女儿做了母亲,她的丈夫是色觉正常的男子,也就是第2例。第1例中的色盲男子与第2例子代中的色盲男孩是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上述遗传图解,思考、讨论、交流。生:外祖父与外孙的关系。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将上述两种遗传图解合并为

6、同一个遗传图解。师色盲男孩的色盲基因是由第一代中谁通过他的父亲还是母亲遗传的?学生活动:观察上述遗传图解,思考、讨论、交流。生:由外祖父通过男孩的母亲遗传给患病男孩。教师活动:用彩色笔勾画出Xb的传递方向:外祖父母亲患病男孩。并指出,外祖父的色盲基因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了外孙。这是色盲遗传的一个特点,即交叉遗传。一般地说,色盲这种遗传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他的外孙。(要求学生在教材中P36上勾画出)师:在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的婚配中,后代患病的可能性多大?女儿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儿子患病的可能性多大?学生活动:观察上述遗传图解,思考、讨论、计算、交流。生:在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的婚配中,后

7、代患病的可能性为1/4,女儿患病的可能性为0,儿子患病的可能性为1/2。师:在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的婚配中,后代患病的可能性多大?女儿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儿子患病的可能性多大?学生活动:观察上述遗传图解,思考、讨论、计算、交流。生:在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的婚配中,后代患病的可能性是1/2,女儿患病的可能性为0,儿子患病的可能性是1。师:母亲色盲会生正常的儿子吗?为什么?生:不会有正常的儿子。因为,儿子中的X是母亲遗传的,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因此,所生儿子必定有母亲遗传给他的色盲基因,从而表现色盲。师在哪几种婚配中会出现色盲女儿?可以肯定她的亲代哪一方一定是色盲?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上述所有遗传

8、图解,思考、讨论、交流。生甲:在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的婚配中会出现色盲女儿,可以肯定她的父亲一定是色盲。生乙:在女性色盲与男性色盲的婚配中也会出现色盲女儿。师:儿子是色盲,色盲基因是父亲遗传的?还是母亲遗传的?生:是母亲遗传的。师:色盲性状决不会由父亲传给儿子,父亲是把Y染色体传给了儿子,而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因此,父亲的色盲基因只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儿子色盲,则其色盲基因只能是来自他的母亲。父亲正常,则其女儿表现型一定不会是色盲。师:从以上几种婚配的后代情况分析中,可以看出色盲患者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为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比较上述所有遗传图解,思考、讨论、交流。生:男性色盲多于女性色

9、盲。因为,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因此,父亲色盲,母亲色盲或携带者,才会生下色盲的女儿。母亲色盲或携带者,不论父亲色盲还是正常,儿子都可能色盲。父亲正常,则其女儿表现型一定不会是色盲。师:色盲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B与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只要X染色体上有b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必须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b基因,即隐性纯合子才表现出色盲,XBXb基因型的个体虽携带有b基因,但表现出色觉正常,所以男色盲多于女色盲。男性色盲多于女性色盲,这是色盲遗传的又一特点。教师活动:投影显示,根据我国社会普查资料得知,我国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

10、%,而女性色盲发病率仅为0.5%,实际情况,也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色盲患者。师:色盲遗传与性别有关,是因为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要伴随性染色体而传递,而男性与女性在性染色体上的组成又是不同的,因此,色盲遗传就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特殊的遗传现象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遗传。师:在人类的遗传病中,还有一种血友病与色盲病一样,也是伴X隐性遗传。血友病患者血浆中缺少抗血友病球蛋白,所以凝血发生障碍,患者皮下、肌肉内反复出血,形成淤血,在受伤流血时不能自然止血,很容易引起失血过多而死亡。师:血友病的遗传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比较、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与色盲进行比较)。生:血友

11、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男性血友病患者多于女性血友病患者。师:举例说明还有哪些生物哪些性状也表现伴性遗传?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7,思考、讨论、交流。生:果蝇眼色遗传和女娄菜叶形的遗传等。师: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R基因控制红色,r基因控制白色;女娄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控制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披针形的基因为XB,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Xb。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受精时遗传物质的组成来决定的,最常见的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根据生物的雌雄个体间性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性染色体又主要分为XY型和ZW型两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Y,异型的,在进

12、行减数分裂时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即X型、Y型的雄配子,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是XX,同型的,只能产生一种X型的雌配子,在受精机会相等时,子代的性别比为11。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间又存在着差异,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行为必然与性别相联系。以人的色盲遗传为例,学习了伴X隐性遗传。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是有区别的。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交叉遗传,一般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遗传给外孙。第二,往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在伴性遗传中还有伴X显性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比如,人类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蹼趾及其他的轻微畸形是伴Y染色体遗传,它们各有不同的遗

13、传特点。2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概念(2)色盲遗传色盲基因为隐性,位于X染色体上。两大特点:a交叉遗传b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解析:本题既考查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知识,也考查了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在豌豆种子形成过程中,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因此,不管与什么类型的豌豆进行杂交,母本植株所结的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都应该与母本相同。而子叶是种子中胚的组成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母本中控制子叶的基因型是yy,父本中控制子叶的基因型是Yy,因此,两者杂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控制子叶颜色的基因型有两种:Yy、yy,他们分别发育形成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答案:D2解析:测交就是让被测对象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

14、以用来测定被测对象的基因组成。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是隐性纯合子与另一个杂合子杂交。答案:D3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时,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雌配子和四种雄配子,四种雌雄配子的比例均是1111,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以形成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其中AABB、AAbb、aaBB、aabb都是纯合子,分别占后代的1/16。答案:B4解析:解法一:隐性性状突破法。原理: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隐性纯合,说明双亲至少各含有一个隐性基因。据此,“个体X”至少含有一个b和一个c。根据给出的亲本的基因型BbCc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直毛卷毛(31)(31)11,说明该对基因相当于

15、测交。即一个体杂合,一个体隐性纯合。黑色白色(33)(11)31,相当于Fl自交,即两个体都是杂合子,故个体X的基因型是bbCc。解法二:表现型比例推断法。原理:后代表现型比例之和等于亲本配子之间的组合数。表现型比例之和(3311)8,说明两亲本配子之间有8种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四种配子,那么“个体X”则一定要产生两种配子(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若纯合的基因是显性,则后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说明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再根据黑色为3,说明黑色这对基因杂合。答案:C5解析: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表现为血友病,则其X染色体上携带有血友病基因;男性表现型正常,则不携带有血友病基因。女性表现正常时,既可是完全正常基因组成,也可以是携带者。男孩表现为血友病,则其X染色体上携带有血友病基因,而且,其X染色体上携带的血友病基因只能是来自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表现正常,说明他的母亲是携带者。男孩的外祖父母都不患血友病,说明男孩母亲的血友病基因只能来自男孩的外祖母。答案:B6解析:无色物质必须在酶1、酶2、酶3的催化下,才能转变为黑色素,而酶1、酶2、酶3分别是由显性基因A、B、C控制合成的。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交配时,每个个体都能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