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5663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在联合国的筹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四大国是( )A. 苏、美、英、法 B. 中、美、英、法 C. 中、苏、美、法 D. 中、苏、美、英2. 联合国维和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A. 维和部队的数量 B. 重建有效的政府 C. 对立各方的意愿与合作D. 对反对势力的打击力度3.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是( )A. 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 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 将冲突地

2、区置于国际社会共管之下4.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C. 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D. 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任命5. 下列决议,表明联合国已不再是美苏大国控制下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而是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的是( )A. 1974年,联合国通过关于反对南非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的裁决B. 1947年,联合国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犹太国家的决议C. 1950年,联合国通过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的决议D. 1990年,联合国通过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的决议6

3、. 安理会“大国一致”的原则体现为( )A. 常任理事国固定不变 B. 常任理事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 非常任理事国定期选举更换 D. 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7.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一位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指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第三世界的力量尚不能限制大国的行动 B. 大国和小国按实力有具体不同的分工 C. 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霸权政治仍然存在 D. 小国对冷战无可奈何8. 国际联盟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这些史实表明( ) 欧洲国家的综合国力下降 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苏联的国际

4、地位上升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 B. C. D. 9. 1988年安理会全年共召开55次正式会议,1992年突破了100次大关,现今,安理会每年的会议基本上都在150次左右。安理会每年举行会议次数的增多,反映了( ) 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安理会职权扩大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安理会效率低下A. B. C. D. 10. 1974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 联合国是大国控制下的压倒第三世界的工具 B. 联合国是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C. 联合国反对种族歧视的世界领导 D. 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11. 二战后,

5、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B. 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C.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D.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12. 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操控的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宪章确定美国具有特殊的权利 B. 美国凭借政治、军事力量控制了多数成员国C. 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资本主义国家占多数 D.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13. 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A. 由分散走向统一 B. 具有全球性的特征C. 参与

6、阶层主要是学生 D. 反核成为主要活动之一14. 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 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C. 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D. 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 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 推动了裁军进程C. 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 制止了军备竞赛16. 下列著名世界和平人士属于同一国籍的是( ) 沃尔特李普曼 罗素 爱因斯坦 约里奥居里A. B. C. D. 17. 联合国大会倡导在“纪念国际和平日”这一天,所有国家和

7、人民( )A. 停止工作一天 B. 停止敌对行动 C. 停止武器生产 D. 化解一切恩怨18. 下列著名宣言发表的先后顺序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国际和平年宣言 “斯德哥尔摩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A. B. C. D. 19. 读图,其中不属于同一个主题的是( ) 把子弹做成口红 把手雷做成花瓶 把枪管做成麻花 美国“911”事件A. B. C. D. 20. 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道路的根本原因是由( )A.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决定 B.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决定C.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决定 D.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21. 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

8、:“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始终不逾地奉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B.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22.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 在亚非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23. 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 ) 两伊战争 印巴分治 纽伦堡审判 巴勒斯坦地区分治A. B. C. D. 24. 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

9、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 总部都设在美国C. 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D. 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25. 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不能影响安理会的重大活动 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离不开中国A. B. C. D. 26. 提出“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要求的是( )A.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斯德哥尔摩”宣言C.国际和平年宣言 D.人类的危机27. 当今世界,少数西方国家以“尊重人权”“人权高于主权”来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施加压力,干涉别国内政,对人权的正确理解应是( )

10、A. 只有真正尊重人权,才能真正解决国家主权问题B. 西方国家企图把他们的“人权观”强加给第三世界国家C. 人权首先应该是国家独立主权和人的生存权D. 人权具有普遍性,国家主权只限于外交领域28.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 二战后期,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 B.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C.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日益形成对峙局面,战争危险增大D. 70年代,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反战和平运动29. 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促进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前提 B.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有力保证C. 其作为当今世界两

11、大战略问题,彼此之间相互促进D.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对立30.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 )A. 积极改善同广大发达国家的关系 B. 执政兴国,科教兴国C.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 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1. 影响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B. 自然资源日益枯竭C. 非洲制止爱滋病的蔓延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除32.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A. B. C. D. 33. 中国是维

12、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理由是(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反对军备竞赛 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A. B. C. D. 34.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世界的看法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 党和政府正确分析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认清了时代的特点C. 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得出的教益D. 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得出的教益35.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外交任务是(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专注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 二. 非选择题:36. 照片、雕塑、邮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