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46403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 界 经 济 概论 刘琳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2版 参考资料:1、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2、 程伟,世界经济十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世界经济杂志各期 4、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各期 5、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各年份 6、 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网站,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和整个国际关系的基础,学习世界经济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正确地认识世界。 在有关各经济学科的序列中,世界经济占有特殊地位。 以世界经济的总体作为研究对象。 既属于理论经济学,又与应用经济学接近。,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

2、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因每年的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举行,故而又称“达沃斯论坛”或“冬季达沃斯”。,主要议题: 1、如何增强经济和社会福利 2、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 3、如何减少全球风险和弥补制度缺陷 4、如何保障安全 5、如何创造有价值的框架,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粮食安全,本课安排,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国际贸易

3、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七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导论 世界经济的内涵 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世界经济的基本矛盾,世界经济的含义,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含义的几个相关要点 不能将世界经济同国际经济等同 由各种经济纽带联结 世界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

4、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探讨当代世界范围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达到这一目的,还要研究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各种经济条件和因素。 1、经济全球化 2、世界资源状况 3、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 4、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5、国际货币关系 6、区域经济一体化 此外,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区国别经济以及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因、周期、机制和全球性问题等,也都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

5、象范围。,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1.世界经济的萌芽时期 2.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 3.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时期,1、世界经济的萌芽时期,15世纪末16世纪初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地理上的条件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三角贸易”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只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形式,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左图为 1545年制作的画有麦哲伦探险航线的地图。,2、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时

6、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为世界经济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世界经济没有最终形成,产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蒸汽动力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而且引起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扩大了国际之间的商品流通。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扩大,社会分工也日益超越了一国的范围。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

7、全集,第4卷,第169页),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工业产品的一半以上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并从世界各地获取粮食和工业原料。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法国、德国等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初步形成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255页), 世界经济未最终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仍然处于闭

8、关自守状态,还没有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2、这期间,各国经济的联系还主要局限在流通领域,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国际贸易。至于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直接体现在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等,还很少见。,3、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时期,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科技革命为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分工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后期,又发生了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中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汽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石油、化学、冶金、机械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的发挥又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世界市

9、场的扩大。,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意义,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变革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的产生,世界经济的基本矛盾,各国经济走向国际化、融合化和一体化的客观历史趋势与各国经济独立自主、维护民族权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第1章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 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分工的含义及决定因素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决定因素:自然

10、条件(必要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条件),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的国际分工理论 1、技术差异论 (1) 绝对技术差异论: 1776年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花费的小,人们就永远不会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购买他们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如果每一个私人家

11、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亚当.斯密,1776,(2) 相对技术差异论: 1817年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只要各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就会形成建立在相对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2、生产要素禀赋论:1933年 赫克歇尔、奥林 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形成了建立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基础上的国际分工。,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1、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分工理论 规模经济:内

12、部/外部规模经济 差异产品:在同一行业中由产品在设计、品种、档次等方面形成的差异。 2、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 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 代表性需求与重叠需求 重叠需求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 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双重作用:进步性 强制性和掠夺性 国际分工的形式 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发达国家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产业内分工: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 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1、经济发达国家制成

13、品生产与不发达国家初级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依然存在。 2、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生产的分工也比较明确。 3、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生产的分工继续深化。,世界市场的含义 是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 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 (1)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2)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 (3)“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 2、竞争性:包括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3、扩展性: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 1、国际价格机制: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 2、关税率机制

14、:关税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调节进出口的基本手段; 3、资本收益率机制: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是引起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动因; 4、汇率机制: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变动是世界市场商品和资本流动的重要机制; 5、资源配置机制:国际间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世界市场上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 6、传导机制:指某些经济现象(如景气、衰退、失业、通货膨胀等)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对该国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世界市场的内容和结构 1、世界市场的内容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 (

15、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 2、世界市场的结构 (1)国际商品市场 (2)国际资本市场 (3)外汇市场,第三节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个百年:英国独霸世界经济(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英国是“世界工厂” 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绕着它运转。 2、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独家垄断地位。 4、英国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又一个百年:美国取代英国(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向美国和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度向美国转移,

1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经济基本由美、苏、德、英、法、日把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全面取代英国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了新图景:各国按经济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而按经济发展水平则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此组成的两大体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三个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矛盾和斗争,正是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得以形成及演变的基础。,(一)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大战前夕。,(二)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初到70年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并成为世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从而导致了美国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