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3582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07 陈情表(第0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陈情表(课时2)1阅读课文第2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逮奉圣朝(_。)(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_。动词,_。)(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_。_。)(4)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今义是中医医生。_。_。_。)(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向上级报告;刊登在报纸上。)(6)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_。)(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_。_。)(8)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车、马等)很快地跑。连词,_。_。】(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

2、义是说给人,使人知道;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2阅读课文第2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省略句。第2.四个“臣”后省略谓语“为”)译文:_(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急”的状语“于星火”后置。“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译文:_(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语意上含有被动)译文:_(4)拜臣郎中。(省略句。“臣”后省略谓语“为”)译文:_3阅读课文第3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含义。(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形容词作名词,_。_。_。)(2)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名词作动词,_。_。_。)(3)至微至陋(_。)(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_。_。_。_。)(5)但以刘日薄西山(_。动词,_。)(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数量)少或者(人或事物)不重要。形容词作动词,_。)4阅读课文第3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仕”和“职”后省略介词“于”。“仕”和“职”的状语“(于)伪朝”“(于)郎署”后置。“(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译文:_(2)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无标志词,直接用名词作谓语)译文:_(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固定

4、句式。“无以”为固定句式,译为“没有办法”)译文:_5阅读课文第4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今异义,古义是_;今义是身心劳苦。_。)(2)皇天后土实所共鉴(_)(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_。_。_。)(4)死当结草(_)(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名词作状语,_。连词,表目的,_。)6阅读课文第4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句。“尽节”的状语“于陛下”后置。“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1(1)及、至(2)考察和推举举荐(3)主持、做辞谢(4)特地授官尚书省的属官不

5、久蒙受,承受授予官职(5)报答皇恩(6)使上闻,使听到(7)急切严厉逃脱(8)奔走效力可是病重(9)申诉(苦衷)2(1)从前名字叫逵的太守考察推举我做孝廉;后来益州叫荣的刺史举荐我为秀才。(2)州官登门催促,十分紧迫。(3)我想苟且顺从私情,向朝廷申诉又不被允许。(4)任命我为郎中。3(1)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怜惜养育厉害,严重(2)做官希望,打算自夸(3)卑微(4)提拔、提升优厚犹疑不决的样子希望,企图(5)只是迫近(6)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4(1)再说,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一直做到郎官。(2)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3)我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日;祖母没有我,没有办法度

6、过剩下的日子。5(1)辛酸悲苦明明白白知道的(2)察(3)怜恤任,这里指准许、成全或许终(4)必定,一定(5)像犬马一样来6(这样看来,)我为陛下尽节效力的日子长。1李密上表的目的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目的:辞不赴命,不出任官职。原因:(1)要供养祖母。(2)李密是蜀汉旧臣,对故国念念不忘。(3)司马氏以篡权方式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不能不有所顾虑,暂存观望之心。2李密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身世的?有什么作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一串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

7、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3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李密最担心的就是怕晋武帝怀疑他因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拒绝为本朝效忠。一方面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交代,全盘亮相:“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 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既然“图宦达”,就说不上“矜名节”,就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另

8、一方面,他又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表明 武帝的措施使自己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深感“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犹豫、另有所图呢?这又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虑。最后作者又勾勒了一幅祖母刘氏的病笃图:“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句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自然得出“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4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目的是引入到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上去,从而向晋武帝表明孝顺祖母既为私情,又合法理。5在该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

9、“辞不赴命”的理由的?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进退两难之状。首先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则以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以两全的境地。6体味“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几组四字短句的表达效果。“切”“峻”“责”“逋”“慢”,形象地刻画了晋武帝当时的恼怒情态。郡县风驰电掣地执行王命,是“逼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体贯彻王命,是“临门”,是“急于星火”。这几个短句描绘了一幅雷厉风行、无可阻遏的催命图。7由文中第4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其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原因,要求合理。“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第二个原因,言辞恳切

10、。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第三个原因,心诚志笃。“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险衅(xn)夙遭(s)祚薄(zu)更相为命(gng)B床蓐(r)猥以贱微(wi)陨首(yn)茕茕孑立(qing)C逋慢(b)犹蒙矜育(jn)盘桓(hun)宠命优渥(w)D侥幸(jio)期功强近(q)日笃(d)除臣洗马(xin)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夺取B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闻:使上闻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病重3下列句中加线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亲故多劝余为长吏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

11、苦,至于成立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众人匹之4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九岁不行B臣欲奉诏奔驰C则告诉不许D臣以供养无主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臣以供养无主 臣具以表闻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 谨拜表以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BCD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今臣亡国贱俘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7下面均是出自本课的成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传说小鸟能反哺老鸟。近义成语有“舐犊情深”等。B茕茕

12、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近义成语有“孤苦伶仃”等。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即将灭亡。近义成语有“奄奄一息”等。D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近义成语有“风烛残年”等。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为“守节”,“舅夺母志”的“母志”就是指母亲守节抚孤的志愿。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C刺史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即优秀人才。9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