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135785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专题八、专题九期末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1.1831年11月,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并发布宣言称:“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任何东西也遮不住它的光彩。这说明在法国A. 工业革命使民众注重经济诉求B. 社会变迁呼呼工人阶级联合C. 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D. 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自由权利而斗争,说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经济诉求”,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工人阶级联合”,排除B

2、;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排除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联系所学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分析解答。2.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这表明,马布里( )A. 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B. 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C. 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D. 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

3、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因此作者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可知,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弊端不满的情绪,没有体现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故B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材料内容体现了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因此材料没有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王权,与材料中“我们第一个

4、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不符,故D选项错误。3.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统治。”但是到1872年马克思却谈到:“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这一变化说明A.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B. 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尚未诞生C. 无产阶级只能“暴力夺权”D. 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1872年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采用除了暴力以外的其他手段建立自己的政权,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故选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

5、主义诞生,排除B;根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采用除了暴力以外的其他手段建立自己的政权,排除C;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并非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然而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这表明A. 工人运动有了新的理论指导B. 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本质变化C. 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的

6、完善D. 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反映了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预言出现了偏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只是为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各国工人阶级在进行革命时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完善。故答案为C项。A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理论指导思想,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排除;B项,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但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排除;D项,马克思主义即使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没有失去价值,

7、排除。5.19世纪初,出现了圣西门、欧文等思想家,他们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他们的思想A. 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奠定基础B.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C.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D. 推动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可知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故选A;马克思主义解释了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排除B;圣西门、欧文等思想家提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

8、露,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关,排除D。故选A。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对人类优秀历史经验批判总结的结果,结合下图指出这些历史经验出自的国家和地区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地图上对应的国家是:德国,法国,英国,沙皇俄国,综合以上所述为正确的国家和地区,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7.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A. 群众基础的广泛B. 将民主推向全国C. 消灭了阶级剥削D. 践行了民主原则

9、【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表明巴黎公社非常重视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出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答案为D。材料反映人民主权,不能说明群众基础广泛,A错误。巴黎公社仅仅局限在巴黎,没有将民主推向全国,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消灭剥削阶级,C错误。8.1908年,列宁在纪念某历史事件爆发37周年国际大会上,高度评价它是“19世纪最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最伟大典范”。其中“最伟大典范”主要指它是A.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 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C. 欧洲爆发的首次大规模工人运动D. 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答案

10、】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1908年,列宁在纪念某历史事件爆发37周年国际大会上”可知所述为1871年的巴黎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故B正确;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故A不正确;欧洲首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故C不正确;巴黎公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D不正确。9.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据此可知,马克思A. 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B. 反思巴黎公社失败原因C. 指出公社结局有其必然性D. 否定巴黎公社革命措

11、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马克思认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等,马克思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材料内容反思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没有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

12、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才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材料没有体现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思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措施,故D选项错误。10.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列宁的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 生产力的发展将必然导致革命B.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分水岭C 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D. 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前不要进行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可知,这

13、时期社会革命胜利的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说明革命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故C选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是革命的客观必要条件,但是生产力发展不一定会导致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的主观努力下,革命才有可能发生,故A选项错误;革命条件的成熟是一个过程,不能以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为分水岭,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否定条件未成熟前的革命斗争,故D选项错误。1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布尔什维克当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中争取多数,把苏维埃由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控制转变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这反映出列宁A. 希望和平夺权B. 建立合并其他政党C. 反对暴力革命D. 主张实行议会政治【答

14、案】A【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从材料反映的具体措施来看,在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以后,通过布尔什维克党壮大力量领导苏维埃的方式来实现和平夺权。故答案为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列宁认为当时有和平夺权的可能性,争取和平夺权,并非反对暴力革命,排除C项。12.西方学者E.T.博罗金说:俄国1917年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完全衰老的亚洲封建主义,同时反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它的使命是为农民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和在国有制统治基础上建立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它客观上可能成为而且已经成为导致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使命。”据此

15、判断,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A.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 否定封建专制C. 建立国家资本主义D. 反对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既反对亚洲封建主义,又反对私有制资本主义,同时也要使农民与生产资料脱离,实行国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故选择A选项;选项B、C、D并不全面,只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内容,故排除。13.有学者认为,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该学者认为这种“可能”大致处于A. 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B. 二月革命后七月事件前C. 七月事件后十月革命前D.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学过的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要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但是七月事件中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起义,布尔什维克党便抛弃了和平的幻想,故选B;AC两个选项的内容都是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俄国的革命也随之结束,D项不符合材料“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这一信息,排除。14.1917年,中国大陆报发表社论,指出:“此乃与世界进行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