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5135409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体积和体积单位丨苏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和体积单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3.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习重点与难点: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教具:正方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模型等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过渡铺垫。白班出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小?指名说。师问:冰箱的体积和冰箱的容积一样大,这句话正确吗?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白班出示:观察、

2、发现:出示的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2)教师说:我这里有两个长方体,一个长方体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另一个长方体是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你能判断这两个长方体谁大谁小吗?说说理由。学生回答:第一个大,因为第一个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多。学生回答:无法判断,因为她没说组成的这两个长方体中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可能是第一个大,也有可能是第二个大,也有可能两个一样大。明确:拼成的两个长方体中小正方体的大小不相等,所以无法比较。(3)教学例8: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哪个的体积大呢?教师:观察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你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

3、来验证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讨论成果:可以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小结: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白班出示: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1、认识立方厘米。白板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准备的1立方厘米模型,用眼睛观察、用手去感知它们的形状、大小。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学生活动:观察、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并展开讨论。学生回答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

4、如骰子、葡萄、手指头等。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我们来看看。出示让学生感知。2、认识立方分米。白板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教师:先让自己想象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再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准备的1立方分米模型,用眼睛观察、用手去触摸它们的形状、大小。并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学生活动:观察、触摸、感知1立方分米的大小并展开讨论。学生回答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如魔方、甜瓜、小音箱等。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我们来看看。出示让学生感知。【设计意图:认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时先出示正方体,明确定义

5、,再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操作丰富感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丰富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感知。】3、认识立方米先让自己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白板出示: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教师:你们能想象初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吗?与学生一起演示:让女同学用棱长1米的绳子围成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大小的空间,让男同学进入这个空间,看能容纳多少个男生?以此感知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米?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

6、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作性的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对像1立方米这样的规定性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的探究和讨论,但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如围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让学生进去站一站,看大约能容纳多少人来解读知识、理解概念、体验概念是必要的。】4、练习:白板出示:课本第15页第8题,让学生直接口答。5、认识升和毫升教师说明:计量一般容器的容积,就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计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升(L)或毫升(mL)作单位。 从里面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教师直观演示:两杯500毫升的水导入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盒子里,刚好

7、倒满。小结并板书: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3 1mL=1cm3教师说明:计量少量的液体时用毫升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时,用升作单位,当计量很大量的液体时,还是用立方米作单位。如游泳池里的水,湖泊里的水等。三、知识巩固,加深认知。1、说一说1cm,1cm2,1cm3分别是用来计算什么量的单位,他们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2、练一练: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 )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 )单位。3、我是小法官:1、有人说:“3立方米比3平方米大。”(

8、)2、小明说:“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立方分米。( )3、只有棱长是1m的正方体的体积才是1立方米。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小刚身高15( )。2: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 )。: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60( )。:冰箱所占空间是(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是(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 )。5、 苏晨的数学日记: 昨天下午的体育课,我们班进行跑步比赛。 因为天气炎热,苏晨脱下了 30 平方厘米的外套,挂在一棵高2平方米的小树上。比赛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着,在100厘米长的跑道上,苏晨一不小心,被一块约 30 立方米的石头绊倒了,苏晨马上站起来,继续向终点跑去,因为跑得太累了,苏

9、晨气喘吁吁的,一口气就喝了 500立方分米 的水, 接着又吃了一根 1 米 长的雪糕,最后躺在 12 厘米的凳子上休息。回到家里,苏晨把这件事写在了日记本上,没想到老师在背后批了两个字:可笑。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里可笑,哪里夸张呢?四、全课小结,感悟积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还应关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回顾和反思。反思整理能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感悟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同时在学习反思中,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单位 1厘米 1立方厘米棱长 1分米 正方体 1立方分米 1 米 1立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L=1dm3 1mL=1c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