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0525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9.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病虫害防治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柑橘病虫害防治 柑橘通常是指柑橘属、金柑属、枳属及其亲缘杂交种的总称。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主要种植在气候、土壤适宜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主要产地分布: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 我国主要种植的品种:脐橙、南丰密桔、温州密桔、芦柑、沙田柚、琯溪密柚等,种植柑橘的条件,气温:柑橘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温度是最主要的因子。其种植受气温特别是冬季低温的限制。临界低温值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适宜生长温度23-29 。 湿度:喜湿性、一般要求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5%,土壤相对含水量60-90%。过多的雨水或干旱都不利正常生长。 光照:喜漫射光、短日

2、照,较耐荫。一般年要求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日照的好坏与长短直接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果品品质。,柑橘主要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常见的包括螨类、蚧类、蚜虫类、潜叶蛾、粉虱类、实蝇类、卷叶蛾类、尺蛾类、天牛类、叶甲类、象甲类、蝽蟓类、和瘿蚊类等。,1、柑桔红蜘蛛 螨类害虫(不属昆虫)。 小型或微型动物,变态为卵-若虫-成虫。 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 柑橘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体态特征,柑桔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成螨形似蜘蛛,但体长仅0.30.4毫米,椭圆形,暗红色,体背有多列毛瘤;足4对。雄螨体形略小于雌螨。卵近球形,红色,具卵柄,柄端有辐射状的细丝将卵固定在叶片上

3、。幼螨与若螨均似成螨,但幼螨仅有3对足,为害症状: 为害幼嫩组织。成螨、若螨群集在幼嫩叶片、枝梢及果皮上吸取汁液,以危害叶片最为严重。被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粉绿色、后变成灰白色的小斑点,失去光泽,终至枯黄脱落。,红蜘蛛是周年为害性害虫,年发生代数多,一般为15-20代,且世代重叠,主要根据年积温度的高低,高则多。 以成螨或卵在多年生老叶、枝条缝隙或潜叶蛾为害的卷叶内越冬。,红蜘蛛在田间的发生和生长,受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养条件和越冬虫口基数等综合影响。 当旬均温达到12,叶片上虫口开始增长;4月上旬升到16左右,则虫口成倍增长;5月超过20虫口盛发;当温度超过30时虫口下降。,发生规律,由

4、于45月间温度适宜,又是春梢叶片展开、转色期,营养充足,导致红蜘蛛普遍为害严重。 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引起红蜘蛛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 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 红蜘蛛以45月和911月为害最烈。,掌握虫情喷药防治,春季当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100头,花后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600头时开始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 螺螨酯、炔螨特、尼索朗、达螨酮、苯丁锡、三唑锡(春芽期到谢花前勿用)、双甲脒、丁醚脲、达螨灵、丙溴磷、阿维

5、菌素。,2、柑桔锈壁虱,螨类害虫(不属昆虫)。又称锈螨 小型或微型动物,变态为卵-若虫-成虫。 繁殖速度快,短期内即可能猖獗成灾。,体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10.2毫米,形似胡萝卜,前端宽大,后端尖削。初期淡黄色,后变橙黄色。卵圆球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滑。若螨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蜕皮后变为淡黄色,形似成螨。腹部光滑无明显环纹,足2对。,以成、若螨群集在果实、叶片背面及嫩枝上为害,主要为害果皮、叶片,刺破表皮,吸取汁液。 被害果实表皮油胞破裂,油脂外溢,在空气中氧化,变为褐色至污黑色。,为害特征,被害果实表面粗糙,满布网状细裂纹,失去光泽,逐渐变成黑褐色,成为“锈皮果”。果小、皮厚、味酸,品

6、质低劣。 被害叶片背面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褐色,易脱落。,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成螨和若螨均喜荫畏光,在叶上以叶背主脉两侧较多,叶面较少 。 以成螨在腋芽和卷叶中越冬。 4月开始迁移至新梢,5月上果为害,89月为害最为严重(高温干旱,有利于锈壁虱生长 发育). 锈壁虱的活动和各虫态的历期与温度变化关系密切: 10以下停止发育; 15左右开始产卵 发生的适温是25-30,相对湿度6080%。,78月高温季节,畏阳光直射,大多群集在树冠下部、内膛阳光难以直射到的叶片背面和果实背阴部。 在果实上为害时,先在果蒂周围。再蔓延到背阴部乃至全果。 910月气温降低,才逐渐转移到上部和外部果实及秋梢叶片上为害。

7、 主要防治时期:6-10月 防治药剂可参照柑桔红蜘蛛。,3、柑桔介类害虫,介壳虫是同翅目,和其它昆虫有很大的不同。 (1)虫体比较细小、软弱。 (2)多数介壳虫身体上覆盖有一层蜡质的介壳。其它昆虫能走会飞,介壳虫则多数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 (3)成虫差别很大。雄成虫有翅能飞,雌成虫没有翅膀;雄成虫头、胸、腹分界明显,雌成虫分界不明显;雄成虫口器退化或者不完全,雌成虫口器发达。 主要种类:有矢尖蚧、黑点蚧和糠片蚧。,危害症状,幼虫、若虫和雌成虫,用它们针一样的口器刺入脐橙的叶片、枝条、果实等组织,吸取汁液。 叶片被害以后,变黄脱落; 枝条被害,表面十分粗糙,以至枯死; 果实被害,果面斑斑点点,不

8、能正常着色,果皮干缩,汁少,风味淡。 被害植株树势衰弱容易诱发烟煤病,严重时会植株枯萎死亡。,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代,多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各代若虫出现时期(一般): 4月底5月底,第一代若虫盛发期,主要为害枝叶 6月下旬8月初,第二代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果实 8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果实 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各代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喜寄生在荫蔽的枝叶上,果实上多在油胞凹陷点,尤以果蒂附近虫口多。,掌握田间虫情,在孵化高峰期和幼蚧扩散前喷药防治。越冬后的第一代幼蚧孵化高峰比较明显,因此生产上要重点加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防治,是全年的关键 防治药剂:毒死蜱 噻嗪酮(

9、扑虱灵) 杀扑磷(速扑杀) 机油 2010年拜耳将上市的产品:螺虫乙酯,防治方法,4、柑桔蚜虫,又称:蚁虫、密虫 体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3毫米,漆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灰褐色。足胫节端部及爪黑色,腹管呈管状,尾片乳突状上生丛毛。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型相似,翅2对白色透明,前翅中脉分三叉翅痣淡褐色。 危害柑桔的蚜虫有多种,其中桔蚜、桔二叉蚜、锈线菊蚜、棉蚜、桃蚜等发生最为普遍,地域分布最为广泛。,蚜虫是柑桔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叶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嫩梢枯萎,引起幼果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

10、,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煤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桔蚜还是柑桔衰退病的传播媒介。,危害特征,蚜虫危害状,发生规律,年发生代数10-20代不等 越冬卵3月下旬至4月上旬孵化为无翅若蚜后即上新梢为害,若虫经4龄成熟后即开始胎生幼蚜继续繁殖。繁殖最适温度为24-27,气温过高或过低,雨水过多均不利其生存和繁殖。故春未夏初和秋季虫口密度高,为害重。一遇环境条件不适宜,食料缺乏或虫口密度过大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它处取食。秋末冬初便产生有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防治方法,毒死蜱、吡虫啉、抗蚜威、灭扫利、阿维菌素、好年冬、噻嗪酮、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柑橘小实蝇,柑桔小实蝇俗称果蛆 柑桔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

11、。成虫体长78毫米,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腹部黄色,第1、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 雌虫产卵管发达,由3节组成。卵梭形,长约1毫米,宽约0.1毫米,乳白色。幼虫蛆形,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黄白色。 蛹为围蛹,长约5毫米,黄褐色,生 活 史 及 主 要 习 性,华南地区每年发生35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田间世代发生叠置。成虫羽化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补充营养(夏季约1020天;秋季2530天;冬季34个月)才能交配产卵,卵产于将近成熟的果皮内,每处510粒不等。每头雌虫产卵

12、量4001000粒。卵期夏秋季12天,冬季36天。幼虫孵出后即在果内取食为害,被害果常变黄早落;即使不落,其果肉也必腐烂不堪食用,对果实产量和质量贻害极大。幼虫期在夏秋季需712日;冬季1320日。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深度37厘米。蛹期夏秋季814日;冬季1520日。,防治方法,人工防治 随时检拾虫害落果,摘除树上的虫害果一并烧毁或投入粪池沤浸。但切勿浅埋,以免害虫仍能羽化。 诱杀成虫 1. 红糖毒饵:在90%敌百虫的1000倍液中,加3%红糖制得毒饵喷洒树冠浓密阴蔽处。隔5天1次,连续34次。2. 甲基丁香酚(Methyl ugenol)引诱剂:将浸泡过甲基丁香酚(即诱虫醚)加3%马拉硫磷或

13、二溴磷溶液的蔗渣纤维板小方块悬挂树上,每平方公里50片,在成虫发生期每月悬挂2次,可将小实蝇雄虫基本消灭。,5、柑桔潜叶蛾,又称:鬼画符、画图虫 鳞翅目害虫。是一种很小的蛾类害虫,体长只有2毫米左右,银白色 。卵更小,椭圆形,底面扁平,白色透明;幼虫体扁平,黄绿色,没有足,长约4毫米左右;蛹纺锥形,黄褐色。 主要为害嫩叶、嫩枝,春梢受害极轻,夏、秋梢受害严重。,危害症状 以幼虫在柑橘嫩枝、嫩叶表皮下迂回蛀食为害,形成弯曲虫道,俗称“鬼画符” 。 被害叶片卷曲硬化,容 易脱落。被害叶片因有伤 口,极易感染溃疡病、炭 疽病。因此,在柑桔溃疡 病区,潜叶蛾的为害常导 致溃疡病的大发生。,发生规律 潜

14、叶蛾一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以蛹和少数老熟幼虫在被害叶片内越冬。第二年4、5月间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9月间夏、秋梢抽发时为害最重。 成虫略有趋光性,行为诡秘,田间很难发现,晚上现来活动。 羽化后即能交尾产卵,一般产在0.20.25厘米长的嫩叶背面主脉两侧。卵期平均只有12天,幼虫从卵孵出后,立即钻进叶片表皮,取食叶肉。 幼虫35天。幼虫老熟后将叶片边缘卷起来,并在里面化蛹,蛹约57天。,防治方法,控制夏、秋梢:即摘除零星抽生的夏、秋梢,使夏、秋梢抽生整齐划一,切断潜叶蛾的食物链,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放梢期间,加强药剂防治。夏、秋梢抽生23厘米长时,立即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2

15、3次。 主要时期:5-9月 主要防治药剂:溴氰菊酯乳、杀灭菊酯、氯氰菊酯、灭扫利、巴丹(杀螟丹)、阿维菌素、灭幼脲、功夫、天王百树。,6、粉虱类,黑刺粉虱、白粉虱 危害特点:主要以各代幼虫为害春、夏、秋梢嫩叶。以幼虫固定在一二年生叶背上吸食,导致枝条短而纤弱,叶片因幼虫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枝叶发黑,阻碍光合作用,引起树势衰弱,果实生长缓慢,以致脱落。留存果个体小,皮硬、色黑、味酸,降低商品价值。,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叶被害处黄化,并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枝叶发黑脱落,树势衰弱,产量剧减。,黑刺粉虱,柑橘白粉虱,聚集在嫩叶背面,吸汁为害,诱发煤烟病,严重的造成叶片畸形和落叶,引起

16、枯梢,果实生长缓慢,以致脱落。,柑橘粉虱危害状,粉虱危害诱发煤烟病,柑橘粉虱以3龄幼虫和蛹在秋梢叶背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羽化为成虫,随即产卵。幼虫孵化后,作短距离爬行,不久以口器插入叶组织内取食,一叶可达数十至数百头。3龄幼虫蜕皮壳硬化即为蛹壳。该虫喜欢阴湿环境,因此栽植过密、荫蔽潮湿的果园发生多。,发生规律,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一二龄幼虫盛发期,特别是第一代。 可用:毒死蜱、扑虱灵、敌百虫、噻嗪酮、吡虫啉、敌敌畏、马拉硫磷、氧乐果。,贮藏期病害有:,柑橘生长期主要侵染性病害有:,1、柑橘溃疡病,症状,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黄色或暗黄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灰褐色的病斑。叶片正反两面隆起,病斑边缘木栓化、中央凹陷破裂,呈火山口状。并有细轮纹,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黄色晕环。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更为显著,周围无黄色晕环。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常有菌脓溢出。,发生规律 发生最适温度范围为2528,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 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果实感病后影响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不能外销,严重时也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