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510224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2008 年湖南省娄底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胜于朝廷。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 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 之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

2、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 ,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 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 分)2008 浙江省绍兴市于是入朝见威王.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臣之妻私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王之蔽甚矣( ) 能谤讥于市朝(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3、2008 年襄樊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朝服衣冠(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 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008 盐城市【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

4、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 ,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 ,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

5、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 /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 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孙叔敖为楚令尹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14邹忌向齐王、 “老父” 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5 分)2008 年沈阳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王之蔽甚矣。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窥:蔽: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

6、对待这种赞美?(2 分)2008 龙岩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10 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 )【注释】说(yu):同“ 悦”高兴,喜欢。用强:使用强弓。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 分)私臣。 ( )期年之后。 ( )非大王孰能用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左

7、右皆引试之。.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答出点)2008 年毕节市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7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 。 (l 分)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1)闻寡人之耳者( ) (2)时时而间进(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0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4 分)答:21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2 分)答:112 常州市(09 江苏省)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

8、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 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闬:念 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曲桡:桡,念 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说:念 shu,劝说,说服。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卜:念 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为大事:这里指

9、造反。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7解释下列词语。 (2 分)(1)门庭若市: (2)面刺:(3)期年: (4)不相说: (5)走: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5 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 分)(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3 分)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2 分)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 ”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 战胜于朝廷” 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

10、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20两文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113 德州市(09 山东省) 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 分)114 德州市德城区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 (2 分) 臣之妻私臣:_ 期年之后:_ 9、翻译下列语句。 (2 分)

11、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 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 116 荆州市(09 湖北省)邹忌修.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 (2 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之:的)D乃下令。 (乃:于是,就)8 (2 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9 (2 分)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12、”译成现代汉语。10 (2 分)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 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 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117 牡丹江市(09 黑龙江省)(1)于是入朝见威王.王之蔽甚矣。 ” (2)王曰:“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能谤讥于市朝 (2)闻寡人之耳者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2 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2 分)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 (12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时时而间进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9.本文用“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1 分)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