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10164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X年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阅读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文言文阅读,(2018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 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 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 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 观则景物粲然,幽情

2、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 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 照之色。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释】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 祖。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 源。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粲:鲜明。,命题角度1 解释词语的意思 例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卒逢暴雨 卒:_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舍:_ (3)皆宜远观 宜:_ (4)悉是晚景 悉:_,【解题技巧】理解文言词语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 1记忆解词法 识记是理解的基础,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词义一定要牢记,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将知识迁移,转化为

3、能力。,2组词解词法 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继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代汉语的解法。所以,如果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4对文解词法 也叫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相 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相关联的 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

4、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其含义。,5活用解词法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活用。根据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用法,在碰到有活用现象的词语时,必须解释它活用后的意义。,6语境解词法 解释词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答案】(1)突然(同“猝”)(2)放弃(放下,丢开) (3)合适(应当)(4)全(都),命题角度2 断句 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5、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解题技巧】文言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 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 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 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 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 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 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

6、验。打牢基础看 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 练。,【解析】句意为:尤其精工于秋天雾霭远景的画作,多描 写江南的真山真水,而不用奇特峻峭的笔法。故本句停顿 为“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答案】C,命题角度3 翻译句子 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_ _,(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_ _,【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指翻译文章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是 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 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流畅自然,生动形 象,能完美地展现原

7、文的写作风格。在初中阶段,只要是 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准确到位,做到通畅连贯,用现代汉 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在具体方法上,同学们可参考采用“留、直、补、删、 调、换”的“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 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 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 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 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

8、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 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 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 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解析】(1)注意“辄”“穷”的翻译,将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2)联系“佛印绝类(像)弥勒”来理解“类”的 意思。 【答案】(1)(伯牙)每次弹奏曲子,钟子期就能说尽它的旨趣(情趣)。 (2)近看画几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考点4 分析表达技巧 例 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 的高妙? _ _,【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了解文言文常用的

9、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根据题干要求,简要概括文章的表现形式及表达效果;表述时要完整而简洁,条理清楚。 【解析】甲文主要通过钟子期的善于聆听来表现伯牙的琴技高超,这是侧面描写。 【答案】侧面描写,通过钟子期的“善听”来表现。,命题角度5 内容理解与概括 例 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_ _,【解题技巧】理解文言文内容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有以下几种方法:,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去把

10、握。 对记叙性文字,要厘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 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厘清论点、论据及论 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厘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 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 评价人物和事件。,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注意中心句、关键句,这样 有助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 (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时, 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 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做综合分析, 从而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解析】乙文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先写董源的画宜远观,然后写远观与近观的效果不同,然后以一幅具体的画为例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答案】先写董源的画“宜远观”,然后写“远观”和“近视”效果不同,再以落照图为例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