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088469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集) 教学目的:1、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及运用其它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2、 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3、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4、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教学内容分析:本册地理教学内容,是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相比,学习的是对生活有

2、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旨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共五大章内容,其中第二章、第四章是重难点,第三、五章是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本期所教学生,均系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是很全面,对一系列地理概念都非常陌生,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兴趣,并在教学中将知识地理与生活地理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以促进地理教学。教学时间安排:本册教材共17节内容,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章:3课时 第二章:8课时 第三章:5课时第

3、四章:9课时 第五章:3课时 计划上半期完成1至3章的学习,后半期完成4至5章学习教学要求:1、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精备细备每一堂课。2、教学过程悉心讲授,引导学生弄清重点,突破难点。3、精心设计作业,严格学生认真完成。4、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力图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第 一 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 一 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的1、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 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3、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

4、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 1课时教具准备地图册、小黑板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本章前言,引入(过渡)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展示小黑板出示的若干问题)一、解开地理之谜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黑板上的若干问题,而后各派代表回答,教师略以点拨。(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感到疑惑的地理问题呢?2、 学生提出若干地理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回答(小结)通过刚才的提问,不难看出,地理这门学科离我

5、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总述)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 创设情境:假设从常德出发,到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旅行,你会考虑到哪些和地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2、 设问: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吗?(小结)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学好地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懂得确认方法,知道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不但如此,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也离不开地理。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展示小黑板上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各派代表发言。(小结)无论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好,还是农业生产也好,都

6、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新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四、地理与风土人情1、引导学生看图P4图1-3,揭示荷兰风车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看图P5图1-6,揭示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学生齐读P4文字,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课堂小结 派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 P5活动1、2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解开地理之谜 地 理与日常生活 与生产建设 与风土人情教学反思 第 二 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目的 1、学会看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2、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

7、、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3、通过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 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 地图册、常用图例符号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拿出课前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抽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对此评价。 (过渡)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绘制的地图都很认真,但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本节课解决.1-17、设问:你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2、引导学生阅

8、读P6图1-7、图2-8,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3、小结: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就成为一副地图。4、设问: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地图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类型?(学生看书回答)(过渡)尽管地图种类繁多,但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一、 方向(过渡)阅读地图,一般要学会看方向,你知道在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1、 教师板画一个“米”字行,由学生填注方向2、 检测:A在B的什么方向?B在A的什么方向?阅读P7图1-10,回答:国际机场在北大屿郊野的什么方向?(过渡)在地图上,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围

9、绕教材最后一段文字自学)3、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具体讲解如何利用指向标确定方向。4、 设问:在野外,如果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回答,而后教师结合P8活动系统讲述,重点突出太阳和手表定向)5、 学生完成P10活动1题 (过渡)在地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符号以及标在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图例和注记 二、 图例和注记1、 解释图例和注记的含义2、 引导学生熟悉图1-17的各种图例,注意区分相似的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别3、 学生快速熟悉,而后抢答小黑板上的图例符号(过渡)我们熟悉了图例和注记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4、 引导学生阅读P9图1-1

10、6,查找运河、长城、首都等图例。(小结)学生小结重点,教师点拨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地图上有哪两种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野外有哪几种定方向的方法?三、 比例尺(创设情境)假设给你一张长宽均为10厘米的纸,把我们教室的形状画在纸上(教室长9米。宽7米),你会怎样画?(学生回答)1、 教师引入比例尺的含义及公式表示2、 举例计算:在地图上量的甲、已两地相距5.4cm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80千米,求该地图的比例尺3、 设问:比例尺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呢?(学生阅读教材P9文字,思考)4、 教师重点突出比例尺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5、 举例:比较大小 A 1:300000 B 图上1厘米

11、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C (过渡)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要求内容详细,有的要求内容简单,在绘制地图时,如何选择比例尺的大小呢?6、 学生认真阅读P9图1-15,图1-16 ,讨论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7、 设问:由此可见,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范围大小之间有何关系?与地理事物的详简之间有什么关系?8、 出题检测(见教材)(过渡)在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中,线段比例尺能很方便的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9、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过渡)认识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后,我们基本上能够看懂地图。要学好地理,仅会看地图不行,还得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四、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1、 设问:常生活中,

12、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来获取地理信息2、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过渡)收集地理信息,仅仅是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还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五、 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结合教材讲述(过渡)学好地理,光靠坐在教室里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周边环境,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六、 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设问:1、你曾经外出在哪些地方旅行?有什么收获/ 2、野外旅行前,做过哪些物品准备? 3、采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旅行路线如何?(小结)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地理知识。地理学习的特点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意我们就能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拓展思维)假设我

13、们全班将去太阳山旅行,请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内容包括:时间、旅行线路、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本节收获(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 第 二 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一、 学会看地图1、 地图的制作与分类2、 方向 (1)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倍下南、左西右东”(2)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 图例和注记4、 比例尺(1) 含义及公式(2) 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二、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三、 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四、 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教学反思第 二 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目的1、 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 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

14、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 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 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具准备 地球仪、经纬网仪、经纬网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一、 地球的形状1、 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2、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