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08800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2014年小学语文课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2、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的 综合性 、 实践性 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 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 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 热爱祖国语文 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 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 识字写字能力 、 阅读能

2、力、 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 也应是语文实践。5、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的课程,学习资源和 实践机会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 多读多写 ,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6、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 和 思维发展 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 良好的语感和 整体把握的能力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 学生身心发展 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3、求知欲 ,鼓励 自主阅读 、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 问题 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 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8、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 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 读书 、 积累 和 感悟 ,注重 整体把握 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9、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 跨学科 的学习和 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 ,提高 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10、语文课程应该是 开

4、放 而 有活力 的。11、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 多读书 、 多积累 ,重视 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 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 。12、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 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3、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 自信心 和 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14、 识字 、 写字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5、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 贴近生

5、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16、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 获取信息 、 认识世界 、 发展思维 、 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 学生 、 教师 、教科书编者、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17、写作是 运用语言文字 进行 表达和交流 的重要方式,是 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 创造性表述 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 易于动笔 ,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 真情实感 。”18、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 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 、 社区 等教育资源。19、阅读是

6、学生的 个性化 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 指导 、 引领 和 点拨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 模式化的解读 代替学生的 体验和思考 ;要善于通过 合作学习 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也要防止 用集体讨论 来代替个人阅读。20、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 随文学习 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 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 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 死记硬背 概念、定义。21、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 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

7、的能力。要求学生说 真话 、 实话 、 心里话 ,不说假话、 空话 、 套话 ,并且 抵制抄袭行为 。23、写作教学应抓住 取材 、 立意 、 构思 、 起草 、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 写作实践 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 自我修改 和 相互修改 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24、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 倾听 、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 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5、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 语文知识 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 课程与 其他 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 生活实践 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贴近 现实生活 。26、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 自主性

8、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 学生自行设计 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 指导 作用。2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 策划 、 组织 、 协调和 实施 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 开放 、 多元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2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 记实作文 和 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学写 读书笔记 ,学写 常见应用文 。”29、“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第 一 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30、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

9、节 ;准确拼读 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 韵母和 音节 ;认识 大写字母 ;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31、结合 上下文 和 生活实际 了解课文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 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 图画 阅读。32、阅读浅近的 童话 、 寓言 、 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 自然和 生命,对感兴趣的 人物 和 事件 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3、诵读 儿歌、 儿童诗 和浅近的 古诗 ,展开 想象 ,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 ,感受 语言的优美 。34、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万字。35、对写话有兴趣,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写 自己想说的话 ,写 想象中的事

10、物。36、在写话中乐于运用 阅读 和 生活 中学到的词语。37、学说 普通话 ,逐步养成 说普通话 的习惯。38、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 主要内容 。39、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 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40、能较完整地讲述 小故事 ,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41、与别人交谈,态度 自然大方 , 有礼貌 。42、有表达的 自信心。积极 参加讨论,敢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43、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 学生的学习,改善 教师的教学。44、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 学习水平和 学习状况,全面落实 语文课程目标。45、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 诊断

11、、 反馈 和 激励 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46、语文课程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 综合性学习 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 知识、 技能方面进行评价。47、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 认读 和 拼读 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 认读汉字、 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48、第一、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 独立识字的能力。49、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 正确 、 端正 、 整洁 ,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

12、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 笔画 、基本 结构 和基本 字 ,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 毛笔 书写。50、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 理解,要关注其 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 、 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 阅读面 和 阅读量,以及 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 多角度 、 有创意 阅读的评价。5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52、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53、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13、54、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 方法、 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55、精读的评价,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 初步感知 和文中 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 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 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56、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 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57、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 阅读量和 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 兴趣 、 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