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08634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很耐揣摩的说理文,也是一篇学习议论文的经典范文。对薛桑能来说,之前第二单元学习过比较典范的议论文敬业与乐业,当然这两篇议论文的主体部分都是采用纵式结构(层层深入论证),这一点可以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文本解读,但是从全文结构来看,敬业与乐业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而本文则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教学时应给予区分,让学生能从判断结构上学会阅读议论文。本文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是郭常义、胡晓丁据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文译文译为中文的,几经周折,其语言已失去本

2、味,但本文的论证条理、逻辑思路仍在,应从这一点上做教学突破。在教法的选择上我考虑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和学生阅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积累: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止步不前、不言而喻、汲取等词语,读准这些词语的字音,理解它们的意思。2、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认识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并以之感知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赏析本文论证逻辑的严密性。3、培养学生“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引论

3、-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和层层深入论证的技法,识别本文的论证方法,探究作者严密的论证逻辑。2、理解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图片激趣导入。二、教读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积累词语。1、学生自读课文,将文中出现的: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止步不前、不言而喻、汲取圈起来,借助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读完文章,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学生谈最初认识,教师暂时不做肯否定)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议论文知识寻找中心论点。复习讲解议论文两种典型的结构方式,明确两种结构方式中心论点的位

4、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子:怀疑与学问引论-本论-结论(例子:想和做4、学生辨别本文结构方式,用圈点勾画读书法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结论。5、教师出示自己初读这篇文章所做的圈点批注,进一步指导学生圈点批注的读书法,同时针对之前学生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认识做分析。(二)摘读课文主体部分,明确本文论证的角度。学生仍然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法,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圈点批注。1、主体部分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论证?2、在课文中画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3、标出主体部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证?(三)精读文章,读理作者思路,体会本文论证语言、论证逻辑的严密性。1、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进行阅读探究:(1)几个分

5、论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能否调换位置?(2)跳读文章4、6、9自然段,这几段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析三个问句在文中的作用。2、教师讲授议论文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主题部分层层深入论证的方法。纵式:(递进式、层层深入论证)例子怀疑与学问横式:(并列式)例子理想的阶梯本文分论点:汲取知识-学要素素活用知识-用坚持尝试-做区别自信拥有-思3、师生合作理清本文作者的论证逻辑三、拓展延伸:1、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2、仿造下列例句,用“1+1=1”这一创造性思维写一句话,要求写得富有语文味点。例句:一次不应该的冲动加上一点不成熟的思想等于一个不小的错误。四、结束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谭义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