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85297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3课《背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父子深情2. 使用批注的方法,从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中体会父爱的深沉3. 真正触动学生心灵,让他们学会感悟身边的爱,学会感恩【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情感,感受父子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 触动学生心灵,让他们能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动。第一课时1.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秦淮河。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

2、里 。他五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这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课文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1917年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1917年,父亲朱鸿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朱家“祸不单行”,祖母又去世,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事后,又变卖典质还债。丧事完毕,父

3、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然而父亲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却没有怨人尤天,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自己的儿子。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

4、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2. 扫除生字词障碍,学生熟读课文。交卸():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

5、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奔丧(),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丢掉,失去。动词。踌躇(),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迂腐(),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颓唐(),精神委靡,意气消沉。琐屑(),指细小繁杂的事。晶莹(),光洁透明。3. 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 浅谈阅读感受。5. 把令人感动的句子或词语标注出来,并批注出令你感动的原因。第二课时一 激趣导入: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营造氛围,导入新课。二 学习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父子深情2. 运用批注法,品味字词句

6、,推敲其妙处3. 感受亲情,学会感恩三 自学指导1 找感动快速跳读全文,划出一两处句子或关键词,并思考令你感动的原因。自学提示:先划出句子或关键词,并把令你感动的原因批注在侧。(自学时间:三分钟) 课堂预设:学生可以通过品味父亲的几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或“踌躇”“蹒跚”等词体会细腻的父爱。四 自学指导2 品感动有感情朗读父亲买橘子的文段,注意把握语速、重音及节奏,读出味道,读出感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7、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找学生有感情朗读,后学生评价。五 出示“望父买橘”的细节,来赏析这段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自学提示:可以从用词、写作手法地运用、情感等角度进行批注,也可以写出你的阅读感受。)此时,他的背影已深深地嵌入作者的脑海里,那么你认为这是一个_ 的背影? (找生回答,解释原因后写在黑板上)作者为什么流泪呢?可刚开始作

8、者理解父亲吗?(找生回答)补充介绍:朱自清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因为生活拮据,他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工资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认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次年,朱自清回家,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但父亲却对他们不理不睬。有一天,漂泊在外的朱自清意外地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封信为什么使作者泪如泉涌呢?设计目的:使学生

9、体会出作为儿子的愧疚、悲痛及对父亲深沉的怀念。是啊,作者想到自己的父亲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像祖母一样,撒手西去,从此阴阳两隔,悲恸的情感喷薄而出,昔日年少轻狂的他在那一刻真正读懂了父爱的含义。六 自学指导4 说感动孩子们,当你与父母闹矛盾时,当你不听话时,有没有猛然发现父亲的头上已有了点点白发,母亲的眼角已爬上了皱纹,他们老了,忙碌了一天的他们也需要你的关爱,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可你们做到了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努力想想他们的样子,想想你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回忆父母亲对你的关爱,捕捉最动情的一幕,说出你心中的感动吧! 课堂预设:短暂的回忆后说出令你感动的事情。七 当堂检测:赞父爱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对父爱的赞颂。 父爱是一泓清泉,滋润着你干涸的灵魂;父爱是 , 。八 布置作业: 回忆亲人朋友对你的关爱,捕捉最动情的一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细节描写地运用及字词的锤炼)九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这是一个 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