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084770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3.2新陈代谢与ATP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高中生物 3.2 新陈代谢与 ATP教案人教版一、知识结构ATP 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ATP 的结构简式与 ATP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对于动物和人来说,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ATP 的形成途径对绿色植物来说 , 所需能量来自有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1.ATP 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简式(C: 理解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以及ATP 的形成途径 (C: 理解 )。(二 )能力训练通过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理解 ATP 生理功能。(2)ATP 与 A

2、DP 相互转化, ATP 形成途径。2.难点(1)能源物质糖类、脂肪与ATP 能源的差别。(2)理解 ATP 为生命活动直接来源。3.疑点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和条件。4.解决方法通过化学中可逆反应概念的回忆学习。对 ATP 、ADP 之间转化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它们相互转化参与催化酶和生理条件不同。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提问、讲述相结合。六、教具准备课文 P53有关插图、挂图。七、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课文,列出提纲。2.要求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的可逆反应去评判 ATP 与ADP 之间转化是否也为可逆反应,以复习旧知识,接受新知识。八、教学程序(一 )明确目标1名校名

3、 推荐掌握 ATP 生理功能,理解ATP 为“能量货币”的含义,理解ATP 与新陈代谢关系。本节教学主要是ATP 结构简式,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 ATP 形成过程三个途径。(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归纳)(二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生命活动必须依靠物质和能量来维持,那么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什么,怎样获取?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但是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 它们只有在细胞内随着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来,并转移储存在 ATP中才能被生物体利用。一、 ATP 的结构简式教师把临床 ATP 注剂发给同学们传看,让同学感觉ATP 真实存在;教师

4、接着讲述ATP 药剂在临床较广泛应用,它可以为病人直接提供生命活动能量,增强病人抵抗疾病能力,提高病人康复能力,由此可以知道ATP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l.ATP 的结构简式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符号,它普遍存在于各种活细胞中。ATP 的结构简式如下:A-P PP式中 A 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 ,代表一种特殊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2.ATP 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1摩尔该物质能释放20.92千焦以上能量的化合物,而ATP 水解时所释放能量高达30.54千焦 /摩尔。从上述分子结构可以看出,ATP 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每 1摩尔 AT

5、P中包含 2摩尔高能磷酸键和1摩尔普通化学键。ATP 水解的本质是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也就是高能磷酸键断裂后释放出大量的能量。问 : 从ATP 简式看出它包含二个高能磷酸键。在ATP 水解时是否两个高能磷酸键会同时断裂水解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二、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1.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科学实践证明, ATP 分子中远离 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性质的酶催化作用下很容易水解断裂 ,水解时伴有能量释放,该键必易于形成,当重新形成时又伴有能量储存。ATP 水解时,分子中远离 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远离 A 的那个磷酸基团脱离, 形成 (Pi) ,

6、同时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三磷酸腺苷就转化成二磷酸腺苷即为ADP 。而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ADP 可以接受能量,同时结合一个磷酸,从而又转化为三磷酸腺苷 (ATP) 。此过程可用下式表达:ATP 在活细胞虽然普遍存在 ,含量也相对稳定, 但 ATP 在细胞内含量是很少的。 因此 ,就需要 ATP 与 ADP 之间相互转化来实现的储能 (合成 ATP) 、放能 (水解 ATP) 的酶促反应顺利而迅速地进行着, 需要它不停顿地进行着, 为生命活动及时不断地提供着能量。 (请大家阅读课文 P53 小资料 )ATP 在细胞内形成后不到 1分钟的时间就要发生转化。 如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状态

7、下 24h2名校名 推荐内竟有 40kg的 ATP 发生变化,可见,生物体内ATP 转化总量是很可观的。问 : 从这段小资料的阅读有什么启示?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补充:资料提供的数据证明 ATP 与 ADP 转化真实性 ,也可以看出之后转化十分迅速 ,这些数据也验证前面我们所学习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2.ATP 与 ADP 之间转化生理意义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只有ATP 在细胞内转化十分迅速,才能使细胞内ATP 的含量总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能环境及其重要。ATP 水解释放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元素,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等生命活动所

8、需能量的直接来源。问 :ATP 在细胞内可以再形成?不同生物 ATP 形成途径是否完全相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并思考。3.ATP 的形成途径人和动物体细胞中ATP 形成 :动物和人体内细胞中ATP 合成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 转化成 ATP 能量有两个来源。(1) 来自绿色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 除上述外,还可以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ATP 形成可以用下式来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有关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初中 ),归纳本节所学生物知识。在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能量变化即有能量释

9、放和能量的储存。由于 ATP 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能储存大量能量,同时在酶的催化下高能磷酸键易断裂又能释放能量,所以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是由细胞里ATP 所提供的, ATP 被形象比喻成细胞内流动着的的“能量货币”,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应强调的是 ATP 与 ADP 之间相互转化决不同于化学课中所学的可逆反应。这可以从可逆反应概念去认识它。所谓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概念中的相同条件是指反应条件相同如催化剂、温度等条件相同。面ATP 与 ADP之间转化有以下不同点。(1) 反应条件不同,它们所需的酶不同体现了酶催化

10、专一性。(2) 从能量代谢角度看,吸收和释放能量值虽相等,但能量来源和用途有很大差异。(三 )总结扩展新陈代谢不仅需要酶催化,而且还需要能量的供应。这个能量并不是指储存在细胞里的能源物质糖类、脂类等物质,而是这些物质所储存的能量在酶催化下氧化分解被释放出来后再用以合成 ATP 。因为 ATP 才是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货币”,ATP 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这一系列化学过程均离不开酶。3名校名 推荐(四 )布置作业1.课文 P52一、二、三。2.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存在着能量释放和储存B. 该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C.所有生物,细胞内ADP 转化为 ATP 所需的能量均采自

11、呼吸作用D. 演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3.下列关于 ATP 生理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内各种能量转化,都是以ATP 为中心环节的B. 生物体内所有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理活动,都由ATP 水解提供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生成 ATP 都用于生物的耗能反应D.ATP 是惟一的直接供给可利用能量的物质4.人和动物体内发生 :ADP+ 磷酸肌酸酶ATP + 肌酸的反应条件是()A. 肌肉组织缺氧B.机体消耗 ATP 过多C.机体进行有氧呼吸D.机体进行厌氧呼吸5.下列关于新陈代谢叙述,不正确的()A. 能量代谢是伴随着物质代谢而进行的B. 有机物合成时贮存能量,分解时释放能量C.同化作用贮存 ATP ,异化作用释放ATPD.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是不分先后,同时进行的参考答案 :1.(略 )2.C3.D4.B5.C(五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2 新陈代谢与ATP一、 ATP 的生理功能二、 ATP 的结构简式三、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四、 ATP 与其它能源关系、ATP 形成途径1.动物和人 :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2.绿色植物 : 所需能量来自有氧呼吸作用(主要来源 )和光合作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