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06924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河外星系D. 总星系【答案】B【解析】【详解】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B正确。地月系比银河系低二级,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总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选B。2.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A. 色球层B. 日冕层C. 光球层D. 耀斑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详解】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人类肉眼可见的为光球层,当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被挡住了,无法观测到,此时

2、是观察色球层和日冕层的最佳时机,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所以不能观测到的是光球层,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D. 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条件。【详解】地球公转方向对生命存在没有影响,与生命存在无关,B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与存在生命有关,A错;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不至于过冷过热,与存在生命有关,C错;附近大小行星

3、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地球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与存在生命有关,D错。故本题选B。【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是: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4.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A.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B. 使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减少C. 对地球磁场毫无影响D. 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干扰【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会区分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干扰短波通讯,影响地面对人

4、造卫星指挥信号的传播,从而影响人造卫星运行,同时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引起磁暴现象,A正确,C、D错误;太阳活动是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形式,不会改变太阳辐射,B错误;故选A。5.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 四季更替B.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知识性试题,简单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影响和公转影响的区别。【详解】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地转偏向力和昼夜交替,而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所以选A。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6. 当太

5、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 D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 北京昼长夜短C. 是6月22日前后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7. 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6. A 7. C【解析】【6题详解】读图, A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 C太阳直射赤道,为秋分日; 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不断靠近近日点附近。据此判断,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7题详解】侧视图上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A不符合题意。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故B不符合题意。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C正确。结合图中90W和0,根据经度的变化,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各种角度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能够熟练地进行判断。从赤道上空侧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8.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在(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答案】C【解析】【详

7、解】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过后的一个月为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 季节相同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 昼夜长短相同D. 地方时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详解】同一经线跨越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A错误;相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错误;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C错误;相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相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 夏季白天天

8、空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主要原因是A. 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B. 云层散射了太阳辐射C. 云层吸收了太阳辐射D. 云层逆辐射弱【答案】A【解析】【详解】云层由水汽等组成,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水分子相对比较于空气分子,粒径较大,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较弱;厚厚的云层能反射太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云层能较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温度变高,故不是白天温度低的原因。答案选A。11.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 晴天时水汽多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 晴天时尘埃多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晴天夜晚云层

9、薄,故而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低,水汽易凝结,从而形成大雾天气。故选D。1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 地球引力B. 太阳辐射能C. 水平气压梯度力D. 地转偏向力【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风的形成。【详解】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3.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季风性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详解】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对。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

10、0之间的大陆西岸,A错。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B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D错。14.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它能A. 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 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红外线长波辐射C. 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D. 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作用。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详解】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其具有保温作用,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所以选择B选项。15. 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下垫面D. 人类活动【答案】A【

11、解析】【详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太阳辐射的差异奠定了气候分布的基本格局,因此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选A。16.如图中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南半球反气旋,气压中高周低,气流逆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读图可知,D项正确。17.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描写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B. 暖锋C. 准静止锋D. 气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详解】夏初,江淮地区由于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常

12、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梅雨的生动写照。据此判断C正确。18.暖流的流向是( )A. 由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B. 由高纬流向低纬C. 由南向北流D. 由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流的分类,暖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且一般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寒流由水温较低的较高纬度流向水温较高的

13、较低纬度,A正确,B、D错误;南半球寒流由南向北,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C错误。综上分析故选A。19. 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形成于A. 风海流处B. 下降补偿流处C. 寒暖流交汇处D. 寒暖流分离处【答案】C【解析】【详解】渔场分布地区一般是营养物质丰富,饵料丰富地区,如寒暖流交汇处、上升补偿流地区等。盛行风吹拂形成的洋流为风海流,不一定有渔场分布;上升补偿流能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上层,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易搅动,营养物质丰富。故答案为C。20.目前世界上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不是由于 ( )A. 世界上水资源总量不足B.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C. 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生活用水增加D. 环境

14、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据此进行判断,BCD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而A目前世界水资源总量实际丰富的,A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2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 )A. 暖流能增温减湿B. 寒流能降温增湿C. 寒流能降温减湿D. 暖流能降温增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

15、作用,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22.地球陆地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 )A. 地下水B. 大气水C. 河流水D. 冰川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分布。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9%,因此地球上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