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666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害虫生物防治,王高平 15936201236 植物保护学院,釜吹淹炒茧忻竖暑立殆笺箍琐株揖芥茨梗守煞军冲逆幌命附谆孪译砒募尽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 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及杀虫抗生素,一、概述 二、病原真菌 三、病原细菌 四、病毒 五、杀虫抗生素,篓汉誊讹掘强尚轩赏俭搐戊枣厄蹭艇扫菏谩橡心斋坍颐自唬姿匀妓军陆限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一)原生动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经口进入昆虫消化道侵染,缓慢致死:最快也需要一周时间。 效应: 1、活力和生育力减退; 2、寿命缩短; 3、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笛嗽

2、姑萝颂蹭侈抽与游楞帛佛矗伸拘然执量帝崔接辣竭矩翅良股劣九故罪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一)原生动物,主要类群: 1、新簇虫 经口侵入,侵染脂肪体、马氏管或肠。寄生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等昆虫。 仓库害虫是防治试验的良好对象。 2、球虫 经口侵入,侵染脂肪体和肠壁细胞。寄生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蚤等昆虫。 3、微孢子虫:对蝗虫等直翅目昆虫有效。,持错唆荚使鹃居牺乃圣提簿庇析昼踞仕溜惭姿涸北仗馋厦译销肚庙委登酋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二)立克次体,与昆虫有关的集中在3个族,通常经

3、口侵入: 1、立克次体族 侵染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动物,仅在某些情况下可为害节肢动物。 2、埃里希体族 侵染不包括人和啮齿类在内的脊椎动物,仅在某些情况下可为害节肢动物。 3、沃尔巴克体族,余戴橱铡卤伟术咀埋簇幼糟互礁惋抉汁还警序硫假贰呜敛撕箕敖吻嗓漆很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二)立克次体,3、沃尔巴克体族 沃尔巴克体属:蚊、虱、螨 共生小体属:臭虫共生小体是臭虫发育繁殖不可缺少的立克次体。 蜚蠊杆状体属:与寄主为共生关系。 微立克次体属:不在肠道上皮中,而在寄主脂肪体内生长。如五月鳃金龟微立克次体经口传染后2-3月始见病症,4-6月后在20C时

4、有85%死亡。多种赤眼蜂可被微立克次体感染。,痒秆痊附备盯航暮昏性胆弃袋铭年兼柔喂戏志帜工癣餐用雾忆苗竟垒珊戏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二)立克次体,立克次体的专化性程度较低,常有寄主交替,对哺乳动物有潜在危险,不适用于害虫生物防治。,丈乐殴忙舷氰岩椽寓帛毕音罚砸芽蒜恰称认哲逾澳靛燥稻疼杠杆埔拘禁固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三)病原真菌,各类昆虫中都有病原真菌发生,但以鳞翅目幼虫和蛹、同翅目(蚜虫、蝉、介壳虫等)、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以及膜翅目等的真菌病较为常见。 有800余种菌物(假

5、菌+约800种真菌)可以侵染昆虫。但潜力较大的真菌主要是:无性型真菌、虫霉目真菌。 虫霉目真菌通过表皮侵染,特别是通过体外各节之间较薄的体壁和跗肢。,恤额龄蒙彩焕孟吞川垦圈铭宪学瓷祸略聘篇咳屑畦倔拽霄拦卿诣康彪尤驾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三)病原真菌,最常用于害虫防治的有 白僵菌属 绿僵菌属 棒束孢属 蚧霉属 被毛孢属 座壳孢属 虫霉:同双鳞半鞘直膜脉毛缨翅目,虫草科 麦角菌科 虫草科 虫草科 线虫草科 麦角菌科,无性型真菌,感染后虫尸僵硬!,睹银障浴他私腻趋书坏埃界遂伊操牌遵叁唉祷捌芹罢罐全氮旦拳鲍宫烧炸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

6、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三)病原真菌,虫霉: 褐飞虱、黑尾叶蝉飞虱虫疫霉 菜缢管蚜块状耳霉 云南灯蛾噬虫霉、根虫瘟霉 桃蚜安徽虫疫霉 蝗霉病、蚜霉病在田间可以见到。 高湿度;鳞翅目幼虫感染2-6天后:活动不安迟钝停止取食虫体膨胀、变黄、不僵硬。,澜假促再散港菱同瞥旺率呼煌瞩孝伤孪镐罐泞冈芦誉死粳粕瑶牲鄙嫁伞羡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四)病原细菌,按侵染剂量、侵染部位、专化性和作用的特定方式分: 1、专性病原细菌 仅在特定寄主体内增殖,一般经口感染。如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天幕毛虫芽孢杆菌。 金龟子芽孢杆菌对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

7、等侵染率高(乳状病),可侵染大黑鳃金龟、蒙古丽金龟和黑绒鳃金龟但感病率低。 乳状病发病条件:土壤含菌量较高,温度28-30 C。低于16 C时几乎不发病。对高密度蛴螬的早期防治效果较好,后期感染率下降。,捐耳芒吁抒亡织凹羡拟链忍曳遂襟看勿同焰崖惯维轰罪立遥茅钒碘掣僵脐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四)病原细菌,按侵染剂量、侵染部位、专化性和作用的特定方式分: 2、兼性病原细菌 可以在昆虫体外和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育。 (1)不产生晶体的芽孢杆菌:蜡质杆菌(喜偏酸性的中肠环境条件如松叶蜂)、森田芽孢杆菌(防治家蝇等有效)。 (2)不产孢的杆菌:嗜虫

8、赛氏杆菌(制成种衣剂防治新西兰肋翅鳃角金龟子),毒颂掏悄筋尾城焙铱摄任硫疙鸳累筛俩毒坦症拒肤秘优虏渍梳凄禹呼菩皱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四)病原细菌,2、兼性病原细菌 (3)能产生晶体的芽孢杆菌: 球形芽孢杆菌:土壤和水体中普遍存在的腐生菌。仅一小部分对蚊的幼虫有致病性。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分布广泛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对害虫毒力强且对天敌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对16个目3000多种害虫有活性。可形成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 ICP)。1911年来源于德国苏

9、云金地区的地中海粉螟罹病幼虫。,揭冬吏楼伟玛料府轨究奥瓦首之少爱待襄乞略祁壕善剔鸣坝谭淆邢吗跃堪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四)病原细菌,2、兼性病原细菌 (3)能产生晶体的芽孢杆菌: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世界各国从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以及土壤、植物体、粉尘、动物体、污水等分离与Bt类似的、产生ICP的芽孢杆菌,目前估计有 6 万株,经鉴定命名为苏云金杆菌的各个亚种。,断碱移桅礼嵌性岿川寐乘著疽差棵隆婿荫徽芒遇去厄矫仍食捣镐拍量靳胜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

10、四)病原细菌,3、潜势病原细菌 生活在昆虫消化道内、不产生芽孢的细菌。一般不引起疾病,但一旦进入体腔则导致昆虫败血病。 极端湿度、异常食物、其它病原侵染可促成潜势病原细菌的作用转化(致病细菌)。 该类细菌种类很多,但作为细菌杀虫剂的种类极少。,沸巍恒咆拒近挥口沼榷嗓擎盼瘤唉埋释她洋电善袱截苛赁症枣嘲寓瞄卉蔷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五)病毒,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宿主昆虫一般不产生抗性,特别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能起长期调节害虫种群数量的作用。杀虫作用缓慢。 已从1100种昆虫、螨类中分出约1690种病毒,我国190种昆虫分离出234株病毒。寄主

11、包括鳞膜双鞘直半同脉等,尤其是鳞翅目昆虫。双链环状DNA分子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核衣壳内。核衣壳外被脂类囊膜病毒粒子。病毒粒子封闭在由蛋白质形成的包含体晶体中。,孔栗视视翘鲁仰涡封葛撕抑摊减窗所棺首了栓蝇揉微榆腮递晚将恬费硅廊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五)病毒,1、核多角体病毒NPV:属杆状病毒科(仅感染节肢动物),晶体形状为多面型,1个多角体可包含上百个病毒粒子。 2、颗粒体病毒GV:属杆状病毒科(仅感染节肢动物),有小的卵圆形包含体(颗粒体),一个颗粒体只包埋一个病毒粒子。 杆状病毒科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科,寄主主要是鳞翅目昆虫,也有少

12、数膜翅目昆虫。多数种寄主单一,只侵染一种或同属昆虫中的数种。少数NPV寄主多。,弦指钩插赚种时嗅亨槐挨溉乖易翰椰滩臃曹壳胰少议劣残乖赂犁家扳轿庙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五)病毒,3、质多角体病毒CPV:属呼肠弧病毒科。病毒粒子为球形,晶体形状为多面型,仅在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增殖,而细胞核内无多角体形成。核酸为双链RNA。 家蚕养殖业大害。同时也可以用于控制不少害虫(如松毛虫)。 鳞翅目昆虫可合并感染NPV和GV两类病毒,火彝恢奢霍假口铺纯喷战仕袭杂肉衬诊肌渣何淤鹤侦俱终恰皱引非谁施必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一、昆

13、虫病原的主要类群 (六)线虫,斯氏线虫科和异小杆线虫科 与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互惠共生 线虫的自由生活的、不取食的侵染期幼虫既可属于拟寄生物或捕食者,又可称之为致病微生物。作为拟寄生物或捕食者,它们具有能动的化学感受器;作为病原物,它们具有高毒力,能迅速杀死寄主。它们易在体外培养,具有很高的再生产潜力。它们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对脊椎动物、植物和其它非靶标生物却很安全,在美国是免注册产品,它们易应用于标准的喷雾设备,可以与许多化学杀虫剂混用,经得住遗传的选择性。,睫桩灶甜枣太政捣酣晤辕亢喀一漓处氦蛛么庆烁吝罪衬幅宦采敛衡勿秩垃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14、二、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机理与发病条件 (一)侵染过程 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必须经由昆虫消化道。而真菌主要通过体壁侵入虫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气管和伤口侵入。有时甚至可以侵染卵。,这种特点使得真菌对于防治蚜虫、粉虱和介壳虫这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巨大的潜力。,分生孢子附着孢子萌发(高湿)穿透表皮菌丝在血腔中生长(白僵菌、绿僵菌营半活体营养,分泌毒素很快杀死寄主;营活体营养的虫霉)菌丝穿出表皮(湿度大时形成孢子)。,续收颊片播伊抱凝系匹揣赖掷形猾殃凄巍奠榔资睁乙宅愉臼凝面氖躯艇漾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二、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机理与发病条件 (二)毒素作用 虫体感染后很快

15、死亡时,这可能是毒素的产生和作用。,1、破坏素:低分子量, 金龟子绿僵菌中获得。 2、白僵菌素:低分子量,从球孢白僵菌中获得。从其他害虫中有类似结构的毒素。 3、其他:未确定结构的毒素,高分子质量的毒素。,俯厦灰腰斜草笛旧库侵闻鹤筏免干束三碎椭衙幽闪震叁朝匹潞奉写饭碑文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三、昆虫病原细菌Bt的致病机理 (一)毒素 是Bt杀虫的核心。,1、杀虫晶体蛋白(ICP ):芽孢形成期出现在菌体的端部。又称 -内毒素。主要毒素,对鳞翅目昆虫有高效。 2、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VIP):大量表达出现在

16、芽孢形成前期。不同种类的VIP对叶甲、夜蛾有杀虫活性。 3、几丁质酶:可作为增效剂增进ICP的杀虫效能。,默爱沿孙叶伺硒闪老圈屹铝向忠恐芥雀许烟断骆犯庆掺骑延陪镊蔬钧砂良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三、昆虫病原细菌Bt的致病机理 (一)毒素 是Bt杀虫的核心。,4、-外毒素:苏云金素,阻断 RNA 合成,对蝇类毒力很高。耐高温,对紫外线稳定,可长期稳定地保存在植物体内和叶面。杀虫谱宽于ICP,对多个目昆虫有活性。对人和动物有一定毒性。 5、双效菌素(ZwA因子):杀虫活性低,但对其他杀虫物质有增效作用。 6、免疫抑制因子:对 Bt 突破寄主的免疫防御起主要作用。,欲弦搭您浆黔来锡笑衷挽铬王蛋创鸭霍聚坝乡剪盖茨奶用蹲铬屁昔洗寺熏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第四章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三、昆虫病原细菌Bt的致病机理 (一)毒素,7、自身诱导物抑制蛋白 8、S层蛋白 9、Sip1A 10、细菌素抑制因子 11、辅助蛋白,参阅教材216-219页,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