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665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保平,2011年3月,现代化管理,强调了对人的管理,即如何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管理心理学研究个性心理,主要旨在帮助管理者在了解人们心理行为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个性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从提高人的工作满意感及动机入手,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组织激励手段来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本章主要内容,个性心理过程与管理; 个性与管理;,本章的学习目的,掌握与管理有关的个体心理过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与管理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三个基本概念:气质、性格、能力; 学会应用这些基本概念于管理实践中。,一、个性心

2、理过程与管理,1、社会知觉与管理,知觉和社会知觉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1)知觉,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 性的反映,包括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它是苹果,它是红的、圆的,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是对感觉的解释和组织。,物体知觉:以物或事为对象的知觉,成为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人的知觉带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产生错觉,如人们对下面几幅图的知觉结果。,物体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

3、性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长短错觉:米勒莱尔错觉,眼见为实吗?,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他们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大小错觉,方向错觉,运动错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他人或自己)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社会角色的知觉。,个体(I) 群体(G),知觉者,被知觉者,个体(I) 群体(G), 社会知觉的概念, 影响

4、社会知觉的因素,知觉者的特征 被知觉者的特征 情景因素的影响,知觉者的特征,知觉者是洞察和注视别人的个体或群体。 人们在观察他人时,总习惯于以自己的为准则,从而对他人作出某种判断。,乐观的人,会更倾向于去观察别人的积极方面,而疑虑过多的人,总是会从别人身上观察到许多消极的问题。,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管理者,在对下属的判断前,要提醒自己,是否客观,是否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被知觉者的特征,被知觉者是被观察的个体或群体。,被知觉者的某些特征如社会地位、相貌、穿着打扮等也会影响知觉者的判断结果。,如同事的问候与领导的问候,你讨厌的人的握手与你喜欢的人的握手等等给人的感觉都会

5、不一样。,宰相肚里能撑船,头发长、见识短,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情景因素的影响,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会影响到知觉的结果。 例如,在友好合作且无竞争的环境中,人们相互之间会变得更融洽;在外地见到自己的老乡时,会觉得特别亲切等等。,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作出的对被知觉者对象的整体印象与评价,产生以点概面的后果。,晕轮效应根源在于人们在进行观察时,往往倾向于抓住人的某一特征,进而推论其它特征。晕轮会使得人们对知觉对象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失真,所以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注意认清晕轮下的真实情况,保持客观的认识。,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首因效应

6、,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例如:新官上任三把火,下马威、大学生求职前的美容等等,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作用,同时,也要克服第一印象有消极影响,要从全面、客观、变化发展中考察被知觉对象,最终获得正确的人际关系。,苏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1965年的实验:向大学生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1)提示是杀人犯;2)提示是一位科学家。结果大学生的对该人的评价是:,杀人犯,科学家,深陷的眼睛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投射效

7、应,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克服第一印象有消极影响,要从全面、客观、变化发展中考察被知觉对象,最终获得正确的人际关系。,定势效应,也叫定型效应或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头脑中存在有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比较固定的看法。,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往往将聚在一起的人们赋予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产生刻板印象。

8、,例如:年轻人都激进,老年人都保守;教师都像蜡烛一样奉献自己,商人都是奸诈的等等,对各国人也有一种定型认识。,定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体的人做概括的了解,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但定势效应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2、自我认知与角色知觉,认识自己,就要打开自己的窗子,(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身心及行为状态和特点的认知。 一般说来,自我认知的信息要比他人认知多一些,容易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由于自我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因此也需要“

9、以人为镜”。在自我认知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了解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认知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这三种要素都伴有自我认识评价的感情(满意与否)和自我追求的行为。,(2)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指人对于自己或他人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的知觉。, 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 概念,角色认知 指个人对自己应该在社会与组织中所处地位的认识。(管理者的角色),角色行为 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子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角色期望 指他人对一个人所应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

10、托。,角色评价 指他人对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评论与估价。人们自然而然地由角色期望开始,最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进行“评头品足”,做出应有的评估。, 影响角色知觉的因素,对角色认知的影响因素 自我评价的客观度、个人的文化背景初家庭社会环境。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客观、清醒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对角色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人对角色认知的程度、自己的个性持征。 作为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并按角色塑造合适的形象。,对角色期望的影响因素 角色的职务、平时的了解程度。 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深刻分析所处职务的权力、义务及该职务的职能标准并时刻以此来约束自己。,对角色评价的影响因素 对该

11、角色的期望与该角色实际上的角色行为的差距、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 作为管理者,不应该提前给别人过高的期望,同时还要考察纵向、横向的同级别的角色扮演者的业绩。, 角色知觉的的实践过程,综合角色认识和角色期望,将主观可以与客观需要相结合以寻找明确的自我角色形象,从角色评价中吸收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结合角色认知,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充分检验自己的角色,并根据角色评价,确立自己固定的角色行为模式 。,成功的角色扮演,二、个性与管理,(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一个人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人的行为并使他和别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特征,(二)个性的特征,差异性/独特性 稳定性 整

12、体性 倾向性 社会性,(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形成个性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遗传和环境。,个性,遗传 (50-55%),环境 文化 饮食习惯 家庭 团队 生活经验 (45-50%),个性与基因的关系,(四)个性与管理,1、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区分各种类型个性的个体,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2、通过管理活动,形成与发展人的积极的个性。,3、在管理活动中,了解人的个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矛盾 和冲突。,4、个性研究是管理活动中人员选择、配备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五)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

13、方式。,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1、气质与管理,(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等。例如,知觉的速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强弱,人们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内部世界。,心理学中气质的概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气质”概念,类似于平时常说的一个人的“脾气”、“性情”。,(2)气质的类型及其行为特征,四根说,四液说,气根(热) 火根(干) 水根(冷) 土根(温),黄胆汁(肝) 血液(心脏) 黏液(脑) 黑胆汁(胃),四气质,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14、,希波克拉特 格林,恩培多克勒,胆汁质 又称兴奋型、不可遏止型,属于战斗型。 特点: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弱的抑制过程;这种人情绪易于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言语上、表情上、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的表现;此外,还表现出性急,易于爆发狂热,而不能自制等。,多血质 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特点: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能很快同人接近,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且效率高;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但是,这种人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粘液质 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 特点:由于神经过程平静

15、而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但是,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平衡。这种人在生活中是一种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这种人的不足之处是有些惰性和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注意力。,抑郁质 又称易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 特点:由于神经过程薄弱,在生理上不能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抑郁质的人行动上表现非常迟缓、忸怩、腼腆、怯懦、迟疑、有些孤僻。但是,这种人感情细腻,作事小心谨慎,观察敏锐,善于察觉别人观察不到的细小事情。,“看戏迟到” ,四个人不同的反映,请判别其气质类型:,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明白检票

16、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胆汁质的人,黏液质的人,多血质的人,抑郁质的人,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主要根据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来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以此来解释气质。 强度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标志。兴奋过程的强度表现在“忍受”强烈刺激物的能力上,抑制过程的强度表现在“忍受”持续的抑制状态的能力上。 平衡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 灵活性指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 据此,巴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见下表。,总之,气质类型的特征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上四个方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这四种典型气质特征类型的人极少,而大多数人是混合型或中间类型的。,气质类型自测,(3)气质差异与管理,依据气质特点,合理安排工作 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