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289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社团视阙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摘要: 在政治社会化的五个机构中,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力最大。学生社团在同侪群体的政治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学生社团政治社会化功能却被忽视,导致其应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没有实现。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描述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社团政治社会化功能缺位现象,并对大学生社团提出优化建议。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同侪群体 学生社团 大学生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完成初级教育阶段的政治社会化后,进入到高等院校继续进行政治社会化,形成相对固定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并获得对应的政治知识、政治能力的过程。宏观层面上,政治社会化作为社会肌体再生产合格的

2、社会成员、延续政权与社会形态存续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对于国家与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任何政治体系要维护并巩固其政治秩序就必须设法提高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在微观层面上,个体不仅形成特有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的行为取向,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在政治系统中担任特定政治角色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进行方向恰当的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学生社团(包括学生会、团委、学生兴趣组织等)视阙一般纳入到同侪群体中不做特异性分析。但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地位不容小觑,值得研究者关注。一般而言,政治社会化的机构可分为五个,分别为家庭、政府

3、、学校、大众媒体与同侪群体。这五个机构共同作用,在自然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给予自然人个体以政治社会化的规范与影响。自然人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教导并向影响源进行模仿,最终获得政治知识、政治能力、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与政治信仰。对于不同生活阶段的社会人而言,由于身处不同生活阶段,生活的环境与生活的元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受到不同机构的规范强度与影响强度是不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身处的特殊环境导致同侪群体在发挥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上会比其他四个机构更加有力。家庭家庭是自然人最早接触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在家庭中接受政治社会化是非正式的,潜移默化的,一般而言是通过与父母互动以及观察父母行为进行模仿与表演而习得

4、。在家庭中获得的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获得其他政治社会化机构规范与影响的基础。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阶段,大学生大多离家求学,大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远不如年幼时的互动强度与互动频率高,自然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也相应会减弱。所以家庭对于大学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稍弱。2.政府政府所代表的政权有意识地会对国民进行政治社会化。这是社会整合的一个手段与方式,也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与延续。一般而言,政府会操纵国家符号、展现国家尊严以对国民进行政治态度的控制。因为政府进行政治态度的控制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所以政府控制政治态度的能力与效果始终是有限的。由于这些关于政治态度表达的信息与经验都要通过与亲属、伙

5、伴等小群体的谈话才能到达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附加了其他人的态度。对于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政府对于大学阶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限。学校学校的政治社会化更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进行的政治社会化教育是政府政治社会化的延伸与拓展。学校按照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显性的与隐性的意识形态灌输。在中国,高校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显性意识形态灌输。这种带有一刀切味道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极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很好地动员起大学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所以往往会遭到大学生的抗拒与逆反,收效并不如人意。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的传统定义包括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等可以大范围传

6、播信息的载体与工具。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体对于新生一代的主要着力点不再在于传统的大众媒体,而转向了新生的互联网络以及社交媒体。大众媒体让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与迅速,在信息传递中形成互动,从而形成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与政治情感的持续影响。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取向因其开放性与多元性而难以严格统一。虽然大学生能够由此获得政治社会化的素材,但并不能有方向性地进行政治社会化。同侪群体同侪群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都在与同侪群体互动。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同侪群体间的互动相比前网络时代的互动强度与互动频率,都有了飞跃性的增长。持续不断地互动把大学生从单个的陌生人

7、,嵌套于整个大学群体中,从而获得安全感与满足感。对于身处陌生社会的大学新生而言,这种依靠感让同侪群体的互动更有功能性和有效性。同侪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由相近年龄、地位、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的人所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现有研究证实,同侪群体对于个体政治社会化有重要作用:通过在集团内模拟政治角色,个体得以熟悉正式的政治价值观,掌握政治行为规则,形成群体观念,以及从众心理。学生社团给予了大学生形成与组建同侪群体所需要的一切物料,丰富了大学生的交际网络与互动节点。在同侪群体的互动中,学生社团担当着重要的功能与角色。1.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政治角色模拟提供绝佳平台与场所学生社团虽然表面上是

8、拥有一定规章制度、人员编制、组织目标的正式群体,但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规章制度的强制性不强、人员可以随进随出、组织目标模糊等,职务与责任的界定多为口头约定或传统沿袭。所以学生社团在一般意义上是一个或多个同侪群体的集合,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是一个单纯的正式群体。学生社团是一个容器,里面容纳了大大小小的同侪群体。同侪群体内的成员不仅在同侪群体内进行相互的政治社会化,而且在学生社团这个介乎正式与非正式的组织里对科层结构进行模拟。在学生社团中,学生社团设置“会长”、“部长”、“秘书长”、“干事”等职务,从社团关系上,年龄相近兴趣相仿的大学生就有了名义上的上下级关系。此外,学生在学生社团内进行的政治角色模拟是二重叠加的,学生社团内的成员一方面需要扮演职务名义上的角色,另一方面需要依照同侪群体中的地位在群体中作恰当的互动,这样才能在社团内部获得稳固的地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