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060389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 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A 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和实践基础是(C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工人的罢工和起义C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3、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D)A 亚当斯密B大卫休谟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4、马恩把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称为(B)A 基本内核B合理内核C主要内核D正确内核5、马恩把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称为(A)A 基本内核B合理内核C主要内核D正确内核6、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C)为基础的科学性

2、和革命性的统一A 唯物论B辩证法C实践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 纳故吐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阶级和国家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B)的学风A 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认真学习马列原著10、下列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第一人都是(C)A 罗伯特欧文B 昂利圣西门C托马斯莫尔D沙尔傅立叶11、深刻分析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纪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人是(C)A 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

3、斯大林12、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从而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的是(C)A1848 年欧洲革命B 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3、在当代中国,坚持(D),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4、是否始终站在(C)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而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A 统治阶级B被统治阶级C最广大的人民D 全人类1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的共产主义社会A 生活富裕B社会和谐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D社会全面进步16、在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

4、,尤为重要的是其(A)A 彻底的科学性B 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 无私的奉献性17、 160 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是在于其具有(D )的理论品质。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18、大学生应该把追求(B)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A 真理B 真善美 C德智体全面发展D健全的人格二、双项选择题1、德国古典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BC)A 康德 B黑格尔C 费尔巴哈D费希特2、( AD)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A哲学的贫困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德意志意识形态D 共产党宣言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

5、CD)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论D唯物史观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实践基础上的(AD)的统一A 革命性B 实践性 C客观性D 科学性5、下列属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BD)A 托马斯莫尔B 昂利圣西门C罗伯特欧文D 沙尔傅立叶6、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B)A 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7、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C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A 生活富裕B 社会和谐C物质财富极大丰富D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8、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BD)A 发展马克思主义B否认马

6、克思主义的科学性C继承马克思主义D照搬马克思主义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除了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外,还要防止和反对( AD )态度。A 形式主义B主观主义C经验主义D实用主义1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逐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AC )A 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B)A 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12、( BC)的写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A哲学的贫困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德意志意识形态D 共产党宣言三、判断

7、题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Y2、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Y3、 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Y4、 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部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N5、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Y6、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Y7、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阻碍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Y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N9、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爆发于1825 年的英国。 Y10、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敌。N四、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理论来源。2、马

8、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表现。第一章一、单选题1.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就是对(C )问题的不同回答A. 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B. 物质本质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D. 意识本质2.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C)A. 实践和社会B.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运动C.时间和空间D. 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3、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D)的原理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B)的关系问题。A. 物质和运动B.思维和存在C. 存在和精神D.

9、主体和客体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A)A古希腊的“原子论”B中国古代的“五行说”C古印度的“四大说”D 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6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 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7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D)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10、B 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8哲学理论上的“两个对子”指的是(C)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92001 年 11 月 10 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整个谈判历时15 年,“黑发人谈成白发人”,几起几落。这表明(C)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1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时间的(D)A持续性B 间断性C 重复性D 一维性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1据介绍,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