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5954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两千五百年前,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这是一个神秘的年代。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各个文明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代印度的释加牟尼;中国的百家争鸣.,轴心时代,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慷慨悲歌的人生历程,1.孔子生平介绍,3岁丧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17岁丧母,基层工作,委吏,管理仓库仓库保管员,乘田,管理牛羊畜牧场场长,吹鼓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思考:“鄙”、“贱”对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周游列国图,探究问题: 1.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2.

2、孔子曾非常自信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他周游列国是否达到目的? 3.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5岁时,自学礼乐,30岁时,创办私学,收徒讲学,55岁时,周游列国,60多岁献身文教 从教:继续教授弟子 ;从学:整理古代文献,.追求礼乐的一生,51岁至54岁从政失败,孔子73岁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69岁时,儿子孔鲤卒。,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

3、,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论语为政,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人生难免有些无可奈何的命定条件,但是只要立定志向就可以从自我认识走向自我成长的路途,亦即随着岁月而登上人生的更高境界。,二、开创儒家思想,1.产生背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 (经济、政治、思想) 违背周礼行为很多,人际关系紧张。,3.内容:,礼、仁、中庸,.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 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克己复礼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4、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的思想,含义: 地位: 实践方法: 评价:,“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国立身的基础 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积极: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消极:孔子推崇、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规范制度。他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5、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仁”的思想,含义: 地位: 方法:,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忠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忠”,表现:,对于统治者:,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意义(积极、消极),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为政以德”、“苛政猛于虎”,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互为表里”,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礼中有仁,仁中有礼”,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有礼无仁 有仁无礼,矛盾激化 模糊上下尊卑,(3)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

7、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来!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最高的吧!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互为表里”,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礼中有仁,仁中有礼”, 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有礼无仁 有仁无礼,矛盾激化 模糊上下尊卑,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3)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三、古代大教育家 万世师表,1创办私学,2教育思想,(1).教育对象: (2).教育目的: (3).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有教无类

8、“成人”、成“君子”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六经,3教育成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1.对中国:,政治: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渗入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日本、朝鲜、越南),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3.对欧洲:,四、对后世的影响,孔子虽非帝王,但

9、历代帝王皆以孔子的思想治国,故敬奉为先帝,特做帝王像,山东曲阜祭孔仪式,“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对当今世界,2019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知识结构,孔子,理想追求,开创儒家思想,原因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内容,礼,仁,中庸,影响奠定,成为,产生,教育成

10、就,开创私学,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后世影响(略),传承礼乐文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总结,思考讨论:追寻身边的孔子 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就会发现,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自己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论语来提高商人的道德,使商人明晓“取之有道”的道理;同时又要让其他人知道“求利”其实并不违背“至圣先师”的古训,尽可以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而不必以为与道德有亏。 日本近代“实业之父”涩泽荣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