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2389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当前高校征兵形势分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要性摘 要:本文从当前高校征兵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出现“征兵难”问题的原因。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参军为民、报效祖国的意识。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国防教育,使得大学生参军不仅仅是为了经济补偿、升学复学优待、就业优待等各项优惠政策,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发展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大学生;征兵;爱国情怀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现代战争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性的对抗。军队现代化建设正朝着信息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征召高校学生参军入伍,有利于优化部队

2、知识结构,提高军队官兵文化素质,加强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因此选拔政治素养高、身体条件好的大学生进部队是新形势下提高兵源质量、提高国防建设能力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一些高校,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参军入伍携笔从戎的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方面包括政策宣传不到位、家长支持度不高等,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爱国情怀的缺失而导致学生自身入伍积极性不高。一、大学生爱国情怀缺失的原因1.西方多元文化的侵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更带来了西方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

3、朽文化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改变。在长期的和平环境里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利己主义观念较重,服兵役报效祖国的意识较为淡薄。一些大学生认为在部队锻炼两年,如果之后不能留在部队成为职业军人,感觉时间被耽误了,相反如果用这两年的时间学习或工作更能提升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选择是参军报效祖国还是学习提升自我体现的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从一份针对北京高校学生参军原因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只有少量的学生参军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更多的学生参军是为了享受国家经济补助或是退役后升学就业的优待政策。2.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大学教育更注

4、重学生知识的累积和专业技能的习得,而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获得。但是否必须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参加何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一些院校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由于“学生专业技能好,就业渠道较多,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找到薪水丰富的工作,对于清苦的军营生活没有向往。”大学的本质在于育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今后踏上社会生存的本领以外,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精神。二、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1.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利用大学新生

5、军训的时间开展军事理论课程,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军事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入学教育的时间为学生们开展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国的国防教育需要大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关心。可以组织学生走入军营,参观军队训练,参加军事理论学习。同时在军队严格的管理模式和艰苦的训练模式的影响下,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当前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并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同时利用好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月等特定的时间节点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可以组织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组成军事爱好者协会等“宣传部队的与人特色优势、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利用

6、所学知识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形成对投身国防事业的巨大热情,形成对军人职业和部队生活的热切向往”。学校的征兵工作部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经常性的发布有关国防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国防知识讲座、国防知识竞赛、国防微电影大赛等各种形式使得国防教育深入人心。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教育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了解保卫祖国的重要意义。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要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解放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高校教育

7、除了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如组织学生看望退伍老兵、看望留守兒童、义务支教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在毕业时不是简简单单掌握是专业技能,而是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就业时不仅仅考虑自身利益,而更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祖国回报社会。征召大学生参军是军队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参军能有效的改善军队官兵的结构,推动军队像高科技化、信息化转型。大学生“征兵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是主观原因,是影响大学生参军的主要方面。但仅仅靠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高校征兵部门要和军队做好沟通,加强宣传;各级政府要将大学生退伍后的升学优惠政策和安置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只有全社会共同配合才能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高学历有特长的大学生参军入伍,当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参考文献:1苗东林,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对策研究J,科教论坛,2020.4,131.2齐建立,从家长和学生两个视角看如何调动高校大学生征兵入伍积极性J,考试周刊,2020年第22期.(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