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2383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据报道,20年前100万儿童失学在农村,今天100万失学在城市。中国经济起飞这么长时间,农民子弟还是继续失学,只是失学的地点有所变化而已。那些幸运的农民工子弟即使和城里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业上也至少落后两年。新建起的“新公民学校”,本是为解决农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但是,学校招九十个学生,政府“埋单”的只有三十位,三分之二的经费要靠捐助。也就是说,一旦没有捐助,那三分之二的孩子随时可能失学。保证公民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能否考虑出台一项政策:凡是能出示在本地区居住证明的居民(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其子女即有就近入学的权利,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政府根据学

2、校接收学生的人数,对其进行财政拨款。这样,不是每个孩子的教育权利就都得到保障了吗?有人会说:这太异想天开了。但我的切身经历证明这并非妄想,发达国家基本都有这样的规矩。我最近从波士顿近郊搬家到远郊,为的是给十岁的女儿找个一流学校。八十岁的老母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孩子入学的事情办好了吗?”我告诉她:这个事情几乎是不需要办的。你住下了,告诉学校你有个孩子。学校马上叫全家去学校见面介绍情况,殷勤得很。美国并非没有民工,而且他们的民工多是偷渡过去的非法移民。但是,这些人只要租个房子,拿着住址就可以就近入学。这不仅是出于人道,也有长远利益的考虑。非法移民的子弟,许多是在当地生的,已经是美国公民,有的即使

3、不是,日后肯定要在那个社会中度过一生。你不让人家入学,这些人素质就低,长大后百无一用,吃亏的还是社会。一位保守派人士甚至上电视抨击反移民的人:别一天到晚埋怨移民抢了我们的饭碗,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恐怕会发愁找不到人干活呢。最近出版的怎样做大国一书,论述的也是这一主题。在个人生活中,中国人都知道“养儿防老”;但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甚至有些城里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纳的税不该供养农民工子弟读书。殊不知没有这些农民工,城市经济几乎无法运转。更不用说,城市的出生率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现在的城里人以后将无法仅靠子女赡养。而农民工子弟如果日后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国家就有更多的资源在老龄化的时代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计和福利。如果这些农民工子弟多成了半文盲,他们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有余力供养退休人口。当一个父亲荒废了儿子的学业、老年后因为指望不上不成器的儿子而穷困潦倒时,别人就会拿另一培养出成功的儿子、如今享清福的老人与之对比,感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劝城里的中产阶级好好想想:你们现在种的是什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