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4502031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57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老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老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老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老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津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专题讲座: 语文教师的使命与专业成长 江津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袁义星,讲座纲要: 一、明确一个命题“语文”是什么 二、解读两个素养教师素养和语文素养 三、解析三种专业境界,四、跨越四级阶梯 新手熟手能手(骨干) 师能 *(就业、职业、事业、使命) 五、五项特殊专业修炼: *1、师德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语言素养(文字、文本)的修炼 *3、文学创作、作文范文的写作素养 *4、中华文脉的全息洞洞察能力、国学素养修炼 *5、审美判断和创造能力修炼,专家(名师),大,一、反思一个概念“语文”是什么 讨论: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师是神马?, 形而上三大追问

2、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解读“语文”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音、是文字,是语法,是修辞,是写作 ; 是语言文章;语言文学作品,语言文化,语言文明 是横竖撇捺,是甲骨文,是王羲之,是凝固的写意 是听、说、读、写,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信息输入和输 出! 是交流,是沟通,是表达,是展示,是纵横捭阖! 是课文,是教材,是文本,是课程 是知识,是能力,是素养;是过程是方法 是情感、价值观, 是理念, 语文生活,是生存,是成长,是生命的颂歌 是文明的密码,是民族的基因,是文化的软实力 语文是职业,是事业,是使命,是语文教师华彩人生的生命乐 章!,语文教师是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

3、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文教师的角色 (一)有关论述 1、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 其失者也。 2、马融:师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也。 3、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郑玄,4、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5、赞科夫:教师不应当只限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还要教育学生,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教师的谈话 6、苏霍姆林斯基:我们普通中学教师首先应当关心的是,必须使知识永远进入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转化为他们的情操和志向。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语文教师是什么? 从科学的意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

4、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语文教师就是具有语文素养和教师 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 1、语文教师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2、语文教师应该是教学改革的探索者 3、语文教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4、语文教师应该是母语学习的促进者 5、语文教师应该是课程文化的建设者 6、语文教师应该是国家软实力的,二、语文教师的素养 语文素养 1、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语文教师的职业思想,面向未来的人才观,教书育人的素质观,基础教育的终身观,现代教育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语文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崇高的人格形象,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品质,鲜明的个性

5、特点, (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1、文学素养2、语言素养, 3、书法素养4、写作素养, 5、审美素养6、思维素养, 7、知识素养8、教育素养,(三)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 1、音乐素养 2、美术素养 3、体育素养 4、多方面的劳动技能 5、评价鉴赏艺术品的技能,2、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2、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看,它应该是指语文本学科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是“人文素养”,但区别于其他人文

6、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素养,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个性修养”,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包括语感能力)、语文思维、语文情感、语文习惯与方法、语文态度、语文审美等等。如赵福祺、王尚文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素质)。,从广义上看,语文素养包括狭义上的语文素养,以及与其有关联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品位、智力水平、人格个性、审美情趣、知识视野和言语社会环境等方面。,2、语文素养 我个人认为,“语文素养”可以把它分为四个层面: 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程序性知识。 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 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

7、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 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三、教师专业成长三种境界, A-好之爱之乐之, B-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C-“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

8、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四、跨越四级阶梯,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级阶梯 1、第一阶梯:新手,熟手,就业, 2、第二阶梯:熟手 职业,能手(骨干), 3、第三阶梯:能手(骨干) )事业,专家(名师, 4、第四阶梯:专家(名师)大师使命,跨越四级阶梯职业 生存型教师无奈的苦熬 (一)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 (二)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三)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前的跳 板,跨越四级阶梯事业 享受型教师吃苦也是享受 (一)

9、把学生成长看成是教师最大的乐趣 (二)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 (三)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跨越四级阶梯使命 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幸福 (一)把教师看成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 者 (二)以终身自我教育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 (三)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意 义活动,职业(教书匠) 木匠和木头的关系“木头的具体样子”。这类教师的专业境界就如同“木头的具体样子”。譬如,“木桌”、门、“窗户”、“木棍”,等等。他们存在的依据是具体、明确的,能力相当有限。例如,门与窗户的功用,他们之间本质上并无“价值”大小之分,“境界”无高低之别,互为平行与 “对等”。教书匠的

10、特点是:循规蹈矩,惯于接受,死扣教材,生搬硬套,远离变革,思想贫困,亦步亦趋,周而复始,庸庸碌碌。他们的专业发展态势,程序性强,发展张力小,创造潜质极其有限,犹如一幅已涂满字与图画的纸已无可添加。因而,教书匠多深陷“此山中的禁锢与迷绕,常自我设限,自我框死。 ,教学观 对于教学,教书匠多唯上唯书唯教参唯教条,“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容易将涌动着生命气息,千姿百态的教学固定化、模式化、脸谱化,沦变为千篇一律的“操作流程”,从而制造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他们无 心探索教学,无意追索人生,不愿学习改变,不敢大胆革新,不善扣问反思。“十年教书”对于教书匠而言,“肚里只剩几册可怜的教科书”。难怪

11、一位美国教授发出这样的质问:“你们是教了30年书,还是教了1年,重复了30遍?!”一言以蔽之,教书匠的教学往往干瘪刻板,味同嚼 蜡,生气全无,是一种对一个人独立发展的致命捆绑与桎梏。这种生存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绝非是“像诗一样迷人的字眼”(康德),而是“已经变成令人厌烦的同义语,一堂课等于一种苦役”(杜威)。 ,学生观 对于学生,教书匠对其人生的感召,微乎其微,黯淡无光。不仅不能成全学生的完满发展,而且有意或无意间将学生也禁限于自己受制的“旧轨道”上,从而束缚学生的思想,窒息学生的创造,漠视学生的情感,关闭学生的心灵,直至彻底断送学生人生发展的宝贵“契机”。日本教育家东洋先生有言:“一个蕴藏可贵

12、才华的青年,只是由于他落到了某位半瓶醋的老教书匠之手,于是丧失了英才的光芒,结果以无名小卒告终。”因为“ 平庸的教师只能限制学生的智力,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的能力范围之内”(卢梭)。可以说,倘若一位教师的教学是在降低学生的心智,那么,这是一种莫大的“罪过”。教书匠的专业价值是令人堪忧的,专业境界可谓:浑浑噩噩,无一丝灵气与光芒!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事业名师 名师“树木。处于木头形态的这类教师,面对的是森林中的树木的“形态” 从量的意义上看,教书匠手中有的几张“木桌”或“椅子”是相对固定与有限的,减一把,则少一把。而名师则可依据自身的“木头形态”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桌椅”,带有强烈的生

13、长性,更能超越外界具体量的规定的局限。 从质的意义上看,具备“木头形态”的名师,可打破教书匠亦步亦趋的“单一质地”,通过自身形态的改变、转化、兼容并蓄发展,(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种具体木制工具)形成“综合质地”,可见名师与教书匠两者的“价值”存在高与低,大与小的天壤之别,境界更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名师的基本特质是:面对全体学生,思想深邃,大胆探索,执着求真,循循善诱,微言大义,指点迷津,品格高尚,沉心治学,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那么,名师具体的“专业形象”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名师是一个艺术家 教学不仅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更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名师深藏着让人哲服的艺术法宝,本领超

14、卓,有别于教书匠的一招半式,半瓶小醋,能够巧妙而又准确的拨动每位学生的心弦,从而和谐地演奏出师生教学相长的美妙乐章。 一是,名师具有语言的艺术。名师以其广博的学识与高远的站位,能够洞穿教材,超越教材,可以把深奥难懂的问题以一句深入浅出的言语,一语道破玄机,达到“ 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奇妙境界。名师的一句精辟话语,常使学生萦绕于心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了悟知识的关节而茅塞顿开;一句中肯的批评常使学生幡然省悟而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 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确实是名师高超语言艺术的真实写照。,二是,名师身怀绝招 绝招 是名师高于教书匠的

15、另一标志,也是“树木形态”区别于“木头”的分水岭。 名师常常本领高强,身怀绝招,手握杀手锏,胸藏百万兵。 绝 招是名师对教学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炉火纯青境界的见证,同时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三是,名师具有幽默的艺术 “幽默是人生的大境界”(林语堂),是形成力量的最高最佳层次”(特鲁赫 伯)。 名师常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懂得驾驭幽默的艺术。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的严肃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使人接受” (雷曼麦)。 幽默的艺术实质上是名师教学达到高度睿智境界的昭示。,其次,名师是一个思考者 “活着就要思考。”名师确实是一个善于思考,渴求思考,勇于思考的人。他们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

16、朝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可以说,名师终身秉持“ 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的精神,深悟“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的精义,坚守 “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信仰。进言之,“思考一切学生,一切思考学生,思考学生一切”是名师思考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终点。一言以蔽之,义无反顾的领受作为一位勇敢思考者所应担当的辛劳与福祉,是名师生命世界的热切企望。,大师森林 大师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大师级人物,是精英中的首席代表。大师的发展形态是木头的“本源”,因而既不是“ 圆”,也不是“方”,更不是“长”,但又包容着圆、方、长,是它们的“母体”,他能适应变化万千的“外界”,演化并创生出万事万物。如果说名师是对教书匠质的超越的话,那么,人师则是对名师这一高层更深的洞悉与超脱,是更为上位的“存在”。从教师的价值真谛而言,人师可谓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生命本义活生生的深刻诠释与彰显。 人师的基本特征是:独具慧眼,抉发幽微,含英咀华,揭示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