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1775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纳米界牛人及其group简介姓名:李亚栋所在单位: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方向: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主要贡献:最新主要贡献提出了液体固体溶液”相转移、相分离(Liquid-solid-solution phas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的机制,成功实现了贵金属、半导体、磁性、介电、荧光纳米晶与有机光电半导体、导电高分子及羟基磷灰石等生物医学材料等系列尺寸均一、单分散功能纳米晶的合成制备,突破了现有合成方法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些单一或有限种类纳米材料的局限。姓名:齐利民所在单位:北京大学研究方向:胶体与界面化学; 纳米材料与仿生材料化学主要贡献:利用

2、胶体化学方法和仿生合成原理来实现各种无机或有机微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高级有序组装,探索具有特定大小、形貌与构造的新型功能材料的简单有效、环境友好的合成途径。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胶体化学法合成大小、形貌和结构可控的无机粒子2有机分子/生物分子/聚合物及其有序聚集体诱导下的仿生合成3新奇微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高级有序组装姓名:张立德所在单位:中科院固体物理所研究方向:纳米结构组装体系的设计合成主要贡献:中国首席纳米科学家,1994年撰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纳米材料专著:纳米材料学,2001年又出版专著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2002年又出版了专著部,编著了纳米新星和纳米材料;主编了超微粉体材料制备和应

3、用技术。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纳米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在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同时,白春礼院士积极推动着我国纳米科技事业的发展,参与国家纳米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并积极推进国内外纳米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作为纳米科技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积极推动社会对纳米科技内涵的全面理解,促进纳米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获国家专利5项。2002年度评为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由于其在纳米科技领域研究和推动国际合作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英国SCI授予国际奖章;2003年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授予第三世界

4、科学院化学讲演奖。姓名:俞书宏所在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划”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无机化学、材料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生物材料等。研究兴趣包括无机合成与制备、先进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应用、生物模拟矿化与受生物启发合成科学, 光、电、磁微纳器件构筑,用于组织工程的特种生物材料等。主要贡献:自1998年以来, 在无机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性能、模拟生物矿化与仿生合成科学等研究领域已有丰富的工作积累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85篇, 如Nature Materials, Angew.Chem.Int.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5、 Adv. Funct. Mater., Small, Nano Letters, Chem. Commun., Chem.Eur.J., Chem. Mater. J. Phys. Chem. B等, 被SCI检索他人引用700余次。受邀在MRS. Bull., J. Mater. Chem., Adv. Funct. Mater.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和特征文章5篇; 受邀在美国科学出版社、Kluwer/Plenum、CRC Press出版社等六部英文专著中各撰写一章。曾获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承担中国科学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

6、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德伙伴小组“纳米结构组件材料”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主要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姓名:钱逸泰 贡献:溶剂热合成的发明者之一 单位:科技大学 贡献:钱先生是溶剂热合成的发明者之一,是溶剂相合成纳米材料 的国际级专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合成金刚石和立方氮化镓方面 的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姓名:卢柯 贡献: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始创者 单位:沈阳金属所 贡献:卢先生是当今国际上公认的三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之一的非 晶晶化法的创造者,从出道以来一直工作在纳米研究的国际前沿, 而且研究方向自始至终很专一,因而很有深度。近年来在Science 和PRL

7、上发表的工作引起国际反响。王广厚单位:南京大学 贡献:王先生是早期中国团蔟物理研究的代表人之一, 在团蔟和纳米颗粒结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 为中国团簇和纳米小颗粒结构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奠定了 基础。姓名:赵东元所在单位:复旦大学研究方向:新型有序多孔性材料的微观组装和宏观控制,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组装、生长及物化性质研究,新型微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合成设计,新型有序排列的纳米材料的合成。直从事沸石分子筛、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致力于由分子自组装、模板导向化学、表面活性剂、超分子组装、溶胶凝胶化学控制多孔性、纳米材料的结构、排列、形貌,进而建立分子构筑与有序排列、功能组装之间的桥梁,实

8、现功能材料的合成设计和宏观控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 Nature 4篇,Nature Materials 1篇,J. Am. Chem. Soc. 8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有13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被同行引用次数28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800余次;申请美国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20项;曾被邀为国际知名杂志撰写综评文章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国内外许多著名学术单位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邀请讲学;1998年荣获美国化学会(ACS)最佳博士后奖;1999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9年获国家

9、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9月获批准教育部“奖励计划”国家特聘教授称号;2000年获得教育部陈香梅教育基金第二届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得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奖;2002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正在主持包括“973”、“863”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内的重大、重点、面上基金等15项科研课题。姓名:俞大鹏所在单位:北京大学研究方向:一、 功能纳米结构制备与纳米加工:主要涉及各种功能准一维纳米结构(如纳米管、半导体纳米线)制备,可控制生长与掺杂研究;纳米结构的显微结构、生长机理与生长动力

10、学研究;利用纳米加工技术(离子束、电子束)和扫描探针技术(SPM)制备纳米结构、纳米器件;二、低维物理与纳米器件研究: 探索与低维尺度相关联的基本物理问题:研究单根半导体纳米线(管)的量子输运性能;尺寸限制效应;场发射特性;发光谱特性;掺杂对纳米结构物理性能的影响;利用这些功能纳米管、纳米线制备纳米器件等。三、电子显微学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物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低维材料(薄膜、量子阱、纳米结构)研究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本实验室利用现代电子显微学的各种手段,如衍射术(高空间分辨,及各种分析方法,如EDS、PEELs)等,对低维材料,如纳米材料、半导体量子阱

11、、超导薄膜、发光薄膜材料等进行解剖,研究其微观结构,揭示其生长机制,并探索材料显微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主要贡献:主要从事功能准一维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课题等研究项目,对半导体纳米线制备与物性研究有原创性贡献,尤其是利用简单热蒸发方法制备硅纳米线、氧化物纳米线方面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形成较广泛的影响。在国际著名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100多篇论文,论文他人引用2000余次,最高单篇他引超过200次,H 因子(H Factor)为28。收到多个国际刊物关于撰写综述文章的邀请。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60余名,目前大都

12、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单位、公司任职、继续深造。姓 名:彭笑刚 教授所在单位:美国 University of Arkansas 终身教授研究方向: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quantum dots)主要贡献:彭笑刚教授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University of Arkansas终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化学, 在Nature,J. Am. Chem. Soc.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献N篇。姓名:车顺爱所在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方向及成果:1)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新型介孔氧化硅材料;2)不同结构和管状纳米孔碳材

13、料的合成;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导向机理的研究; 4)具有多维手性结构的无机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5)二维手性介孔材料的方向性控制及其应用;6)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非氧化硅介孔材料;7)介孔材料在药物上应用基础研究;8)有序晶体骨架结构介孔材料的合成车顺爱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位在世界高水平学术刊物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者,2003年8月回国后到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 Nature Materials; Angew.Chem.Int.Ed.;J.Am.Chem.Soc.; J.Chem.Phys.;Chem. Mater.等化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2004年获

14、得“特聘教授”称号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侯建国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利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电子碰撞谱学技术和激光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层次研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基本问题,如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实验验证与新效应,化学反应本质和化学键的选控。近期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局域模振动与选键化学基础单分子化学物理分子和自由基的光解及其反应动力学电子碰撞谱学复杂环境中的分子静态和动态行为中长期目标:继续保持在分子局域模振动态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单原子、单分子选控与探测技术,完善选键化学方法和技术。姓名:胡钧所在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5、(副所长)研究方向:单分子纳米生物学(A)链状生物大分子的物理操纵与探测及其在蛋白分子与DNA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 (B)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SPM探测研究 (C)纳米水平DNA分子的物理加工及其DNA分子器件研究 (D)水的纳米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1964年9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批“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土;1989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获理学硕士;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理学和生物物理系,获理学博士。1993年5月1995年10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L)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物理、纳米科技研究。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科院“九五”基础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1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二项。发表论文37篇。获得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内专利2项。 胡钧教授从1987年起开始从事物理和生物的交叉研究,研制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作为主要参加者获199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赴美访问期间,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