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5017023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 中国的地形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中国的地形,本节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地形特征 二、中国的主要山脉 三、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四、中国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中国的地质灾害,一、中国地形、地势的特征,第2节 中国的地形,地形地势的区别,(一)中国的地势特征,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32N,(一)中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 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一)中国的地势特征,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第一二级阶

2、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一)中国的地势特征,(二)中国的地形特征,2、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的2/3。,(二)五种基本地形,(三)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例如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纬度相当,当时青藏高原气温低得多。 影响降水: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形对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具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导致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影响气流运动:我国许多山脉的两侧气候差异大。,2、对河流的影响: 制约河流流向: “水往低处流”,

3、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本流入海。 使水能丰富: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三)中国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交通的影响: 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4、对农业的影响:多种的地形是我国具有多种的农业生产类型,5、对植被的影响:我国在北半球,山的南坡是阳坡,植被长势更好;北坡是阴坡,长势更不好。,(四)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地势起伏状况(起伏大小,哪里高哪里低),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局部地

4、区特殊地貌(比如喀斯特地貌),二、中国的主要山脉,第2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图,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框架。,(一)中国的山脉走向,山脉的走向:即山脉的延伸方向。,(一)中国的山脉走向,中国山脉走向可划分为五种类型:东西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弧形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秦岭,南岭,东西走向(5),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南北走向(2),贺 兰 山,横断山脉,北列:贺兰山 中列:横断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3),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北列:阿尔泰山脉

5、 中列:祁连山脉 南列:巴颜喀拉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东北西南走向(7),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玉山山脉,东列:玉山山脉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中国的主要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弧形走向,喜马来雅山脉,(三)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具有分解意义的山脉,中国山脉的界线作用,地形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地形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

6、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三、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第2节 中国的地形,(一)中国的地形特征,(一)中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一)中国的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点,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有绿洲分布。,(一)中国的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中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中国的四大盆地,2、准噶尔盆地,是内部有戈壁沙漠;西部有山口,有来自西北气流,降水稍多于塔里木盆地;边缘有绿洲。,(一)

7、中国的四大盆地,2、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一)中国的四大盆地,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四周高山环绕;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一)中国的四大盆地,3、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一)中国的四大盆地,4、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水热丰富,有“紫色盆地”“天府之国”,(一)中国的四大盆地,4、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二)中国的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平行、高大山脉,但相对高度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二)中国的四大高

8、原,2、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10001500m 东部多草原,西部多戈壁荒漠。,(二)中国的四大高原,3、黄土高原,10002000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二)中国的四大高原,4、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2000米下降到1000米;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形典型,地表崎岖,峰岭众多;有许多“坝子”(小盆地)。,(二)中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地面坦荡,戈壁、沙漠广布,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三)中国的三大平原,

9、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平原带。,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大;地势坦荡,海拔200米以下;黑土广布。,较低平、完整;海拔50米以下。,地势最低平;河湖众多,典型鱼米之乡;呈串珠状分布。,(三)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10、,(三)中国的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三)中国的三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中国的三大丘陵,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米500米;少数挺拔峻秀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耸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两广丘陵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形发育较好 ;一些地区有独特的地表地貌。,(四)中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中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四)中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四)中国的三大丘陵,山东丘陵,(四)中国的三大丘陵,东南丘陵,(五)中国的主要地形,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11、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五)中国的主要地形,河北,山西,福建,江西,湖北,重庆,山西,陕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陕西,青海,甘肃,五、中国的地质灾害,第2节 中国的地形,(一)中国的地质灾害,1、中国地震频发,(1)成因: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 (2)分布:东南沿海台湾福建地震带,华北太行山与京津塘地震带,西北新甘宁地震带,西南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带。,(一)中国的地质灾害,2、中国火山众多,(1)成因: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 (2)分布:活火山有新疆于田附近的昆仑山中的火山与台湾大屯火山群的

12、七星山;休眠火山有长白山的白头山和黑龙江五大莲池;死火山主要有山西大同附近的火山。,(一)中国的地质灾害,3、滑坡泥石流,成因:降雨集中;植被破坏;地势起伏大,随堂练习,1、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它三列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台湾山脉 C天山 D长白山,C,2、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 ) A丘陵、平原 B高原、盆地 C高原 D山地、高原,A,课堂小结,中国地形,地形的特征,地形的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地形评价,地势评价,山区评价,地质灾害,作业布置,1、报纸第32期 2、中国的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练习 3、复习、预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