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卷(二)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01684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卷(二)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卷(二)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卷(二)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3高二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历 史 (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甲(某人)有完城旦(筑城)罪,未断,今甲

2、疠(麻风病)问甲何以论?当迁病所处之”。西汉平帝曾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东汉延熹五年,军队疾病,名将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这表明,秦汉时期( )A疫病频发危及民众的安全 B注重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C统治者重视民间疾病防治 D中国传统中医学成就突出2.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这本书:“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可见,该书的翻译( )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科技 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批判了清初的社会现实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 B C D3.古

3、籍记载了古代中国诸多的技术与发明,以下选项不属于同一古籍出处的是( )4.明代成书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与玉皇大帝轮流做皇帝,宣称其花果山“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学艺术领域承古萌新 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 D反专制思想的暗流涌动5.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6.苏轼是北宋中

4、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下列有关苏轼叙述正确的是(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说理 以诗入画,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行书名世 概括山水画“诗画本一律”的特点A B C D7.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尤其注重( )A描绘人物形象 B表达意境神韵 C渲染环境色彩 D勾画布局构图8.甲骨文的美术性格使书写者和读者都能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新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境界,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正好弥补了中国地大、方言甚多这种语音上的缺陷。”该观点意在说明甲骨文( )A有利于统一文化

5、的形成 B加速了周边民族的汉化C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D消除了区域交流的障碍9.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7次,只设进士一科,后16次仅登科进士1135人,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极端悬殊,但名额却一样。据此可推知,元代的科举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 )A戏曲艺术的发展 B民族凝聚力增强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元朝统治的强化10.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B社会结构的变化C皇室贵族的审美追求 D商品经济的发展11.

6、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 )A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C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12.下图是南宋李嵩货郎图,该画作体现了( )A文人追求意境 B商品经济的繁荣C高超写实手法 D市坊界线被打破13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材料反映出( )A政府的文人歧视阻碍了元曲发展 B社会环境对元曲特色有重要影响C元

7、曲旨在反抗政府对文人的歧视D元曲沉重打击了元代的阶层歧视14在元杂剧中,“女角多用小画扇,大臣儒士帮闲多用中型扇,武臣大面黑头等则用白竹骨大扇”。材料反映出“扇”( )A在元朝时风格逐渐定型 B成为元杂剧的主要道具C改变了元杂剧发展方向 D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1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还经历了宝象、乌鸡等九个人间国家的妖怪横行,这里“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但这些妖怪一一都孙悟空降服。由材料可知,该小说所蕴含的政治理想是( )A正本清源,匡国救民 B趋利避害,顺势而为C超然物外,消极避世 D严刑峻法,惩恶扬善16从诗经“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到元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到小说西

8、游记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语言表述。由此可以推知古代中国文学( )A日益呈现通俗化趋势 B平民渐称为阅读主体C推动了民间教育普及 D更注重创作的娱乐性17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A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B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D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18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秦书有八体,曰: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秦朝书法八体的出现

9、( )A实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变迁 B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C反映了政府对书同文的关切 D助推了不同书法流派的发展19北宋米芾在点评怀素的书法时指出,其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即中正)由此可知怀素的书法( )A形态自如,用笔细腻 B形式婉约,意境悠远C张扬个性,兼顾法度 D章法自然,笔法随心20唐代韩晃田家风俗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妇图、南宋朱光普村田乐事图南宋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对以上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风俗画出现于唐朝 B唐宋绘画趋于世俗C经济突破市坊限制 D商品经济走向农村21唐代画家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

10、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们二人共同关注的是A浓妆淡抹的山水画 B入木三分的人物画C注重民俗的风俗画 D意境深远的文人画22戏台上有一副对联是:你一枪、我一刀,杀人不死;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材料可用来说明戏剧表演具有( )A程式性 B虚拟性 C逼真性 D夸张性23徐州地方戏曲初称“太平歌”。明清时期,微山湖一带的铜山、利国、季堡、厉湾等经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运粮食的船只,船上有很多会唱南方小调的人,当地农民耳濡目染渐渐地学会哼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戏曲形式“丁丁腔”。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政府

11、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 B文化融合须借助经济交流C丁丁腔适应了市民文化需求 D商运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24清廷首先从政治标准出发,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为了禁唱词曲,清廷曾颁布过无数次法令;同时,清政府尤其是在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朝对宫廷音乐的犹豫不决的态度( )A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B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D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两宋时期历改频繁,应天历为太祖称帝次年下诏所制,以“改正朔,应天道”;仪天历因真宗笃

12、信神道而制;明天历因测日食不准三年即罢。孝宗时,金国“妄称其国历”,不愿按照宋历如期遣使来朝祝寿,于是朝廷“益重历事”,其后又颁行新历。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忽必烈决定改历,以“使民知时”。郭守敬主持制作精度更高的天文仪器、实施规模空前的“四海测验”、创新历算方法,于1280年编成古代历法的优秀典范授时历。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材料二 明代大统历实即授时历,沿用至明末,因年久失修,推测天象屡有失误。1629年,崇祯皇帝令徐光启主持修历。徐光启认为西法“密合天行”,且“尚理之所据,能明其所以然”,主张“尽用西法”。因反对西法之声甚巨,他引周易“会通”一词,以“会通归一”之名召请传教士参与

13、历改。1633年,崇祯历书编成,几经验证“俱密合”,其中“法原”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古典天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崇祯历书因“未几国变”无法颁行,后由汤若望删补呈献清政府,其历法体系成为官方正统长达两百余年。 摘编自江晓原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宋元时期历改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徐光启以“会通”为名“尽用西法”的原因,并简析崇祯改历的意义。(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宋仁宗时,北宋经济文化出现全面发展的兴盛期。这一时期,即使是“奉旨填词”极具反叛意识的柳永词其实也是在抒写觉醒的市民意识的同时并为“盛世之黼藻(修饰,使臻完美)”。羁旅行役及被贬远放的题材在宋词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这些词中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士子们对帝京的恋恋不能忘情。随着儒家诗教地位的巩固,直白的感情流露被视为淫荡和粗鄙,词人动辄受到志为情役、有失雅正的訾议,但从这种抨击的反面,可以看到宋词的主流倾向,仍然是如词论家谭献所说:“惩一而劝百”、“曲终而奏雅”。 摘编自孙虹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以宋词为例 材料二 宋代在商品经济浪潮的推动之下,城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共娱乐空间得到了巨大的拓展。城市格局与商业经济互为因果的发展给士人心态带来了深刻影响。宋代词人对园池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