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16489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1213课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 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1页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变迁编写者 孙芳 审核者 贝艳 高秀泉 2011年3月【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梳理】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有哪些?2、为什么社会生活的变迁往往发端于通商口岸?3、在近代社会,报刊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起

2、到了哪些影响?4、近代饮食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5、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有何影响?【重点诠释】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方法点拨:1520世纪初的近代时期,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工业化。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于鸦片战争之后。目标落实: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

3、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转化为近代社会。【难点突破】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首先是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结果。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 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2页【课堂探究】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概述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并以史实

4、加以说明。【走进高考】例1 (2007广东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解析:本题考查饮食文化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题干情景出现于晚清时期。答案:B例2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人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A、B两项只是局限在某一领域,而设问的角度是对中国的影响,近代化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答案:D【课时训练】1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穿西装一民间服饰变革一官定服饰

5、变革 B民间服饰变革一穿西装一官定服饰变革C官定服饰变革一民间服饰变革一穿西装 D官定服饰变革一穿西装一民间服饰变革2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帝制,而且是一场社会革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 )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走向社会中下层辛亥革命后,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 提倡“自由、平等文明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不缠足运动的开展 A B C D3在清末民初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民国成立时人们对孙中山行三跪九叩大礼 B张三穿着西装祭拜孔子 C李四在照相馆拍了一张

6、全家福 D王五在上海吃到了“中西大菜”4下图(略)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在(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5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 D辛亥革命发生之后6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见下图),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 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 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3页 煤炭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炼钢技术的突破 石油的广泛运用 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炼铁

7、技术的进步 A B C D7、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8、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

8、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0、 观察图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图二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图一农政全书书影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人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人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泰山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二 第1213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4页【选做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

9、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曰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考,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在秉烛里谈材料二 穿西装带领结的男子 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 西式点心开始出现在街头摊柜里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材料四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

10、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五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怎样?如何看待这种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三,你得到了什么认识?(3)依据材料四,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12、13课答案【课堂探究】答案: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对经济的冲击: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

11、岸,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近代化开始艰难起步,但发展艰难曲折;对社会生活的冲击:衣、食、住、行的变化; 礼仪、习俗、文化生活的变化。【课堂训练】16 BBABCC7、C8B9A10D【选做题】11、(1)社会生活出现西化和“媚外”的特征。舶来的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况的动力。崇洋之风已在衣、食、住、行及日用杂品诸方面显露出来。社会现象和近代文明一样,有污染社会的消极面,但更有失去近代中国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实质上它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人”认识和利用近代文明的初步实践,带有相当成分的盲目性。但其中的大多数不是拜倒

12、在洋人洋事物前的“洋奴”,而是参于挑选、接受和实践新事物的好事者。晚清时期崇洋风气与近代文明的传播相表里,二者发展的进程是同步的。(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涌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调拨,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外来文明的传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社会,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3)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4)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12、13课答案【课堂探究】答案: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对经济的冲击: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小农经济开始解

13、体,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近代化开始艰难起步,但发展艰难曲折;对社会生活的冲击:衣、食、住、行的变化; 礼仪、习俗、文化生活的变化。【课堂训练】16 BBABCC7、C8B9A10D【选做题】11、(1)社会生活出现西化和“媚外”的特征。舶来的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况的动力。崇洋之风已在衣、食、住、行及日用杂品诸方面显露出来。社会现象和近代文明一样,有污染社会的消极面,但更有失去近代中国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实质上它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人”认识和利用近代文明的初步实践,带有相当成分的盲目性。但其中的大多数不是拜倒在洋人洋事物前的“

14、洋奴”,而是参于挑选、接受和实践新事物的好事者。晚清时期崇洋风气与近代文明的传播相表里,二者发展的进程是同步的。(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涌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调拨,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外来文明的传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社会,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3)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4)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12、13课答案【课堂探究】答案: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对经济的冲击: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