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1558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1203年64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2、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百年来江山依然如故,却无处寻找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那时的歌舞楼台,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斜阳照着荒草古树,以及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过。,想当年,他大举北伐时,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势如同猛虎一样,能吞下中原一带万里江山。,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功业,结果只落得仓皇南逃,时而还掉头北顾。,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还 记得

3、战火一直烧到扬州。,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异族皇帝佛狸祠下,竟是一片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问题展示,1、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 有什么作用?,2、概括上下阕的内容。,4、本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辛弃疾这首北固亭怀古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1、找典故 .词中有几个典故? .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它们分别与谁有关?,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2.人道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复中原,气势如虎)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

4、击败宋文帝刘义隆)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找典故,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明确: 1、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2、“舞榭歌台”体现的是东吴歌舞生平的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 3、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

5、南的不满。,赞美英雄业绩,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 1、刘裕有何表现?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帝的不同表现! 2、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 1、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2、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上片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

6、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 他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思考: 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 寄托了什么情怀?(典故用意),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收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苟安求和的无耻行径。,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南宋无能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北伐结果如何? 2、作者对刘义隆北伐

7、持何态度?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1、刘义隆好大喜功,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2、刘义隆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还记得43年前自己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

8、金斗争,后来渡江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想南宋小朝廷昏聩无能,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43年过去了,自己壮志未酬,追思往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 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 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

9、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佛狸祠 北魏太武帝的庙。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如不迅速恢复失地,百姓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令人痛心。表达了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 更添词人之悲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10、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典故五: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廉颇的处境如何?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凭谁问,-?”的“凭”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悲愤) 明确:“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

11、,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早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比,虽66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孙权、刘裕 仰慕英雄 慨叹难觅 报国抱负 讽刺朝廷 刘义隆 借古讽今 批评告诫豪迈激越 佛狸祠

12、 今昔对照 隐忧愤懑深沉悲壮 廉 颇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总结,词中用典,孙权 刘裕 刘义隆 佛狸祠 廉颇,抗金北伐的雄心,应打有准备的仗,中原沦陷的痛心,不被重用的激愤, 为国效忠的热望,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社会现实”,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廉颇遭馋上有赵

13、王派人聘问”与“自己冷落的处境”,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打有准备的仗,善用人才,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的民族感情很淡,报国无门的愤懑,借赞扬孙权、刘裕,借古讽今,指责南宋统治者 苟安江南。,借讽刺刘义隆,影射宋孝宗用张浚北伐而以失败告终一事,并以此警告韩侂胄北伐。,借感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影射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以对此表示不满。,借廉颇以自比,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和对朝廷不重视贤能的愤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赏析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

14、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分)(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答案】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2)【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3)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

15、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1至3题。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3)作者在词中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如“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风雨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