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9644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氏将伐颛臾》精品课件mm(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了解孔子及此文的背景。 2、把握关键的文言词及文言句式。 3、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孔子的思想。,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简介孔子:,论语是记录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篇,为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将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

2、称为“”。,春秋,语录,儒,四书,论:纂辑,应读ln; 语:言谈。,论语,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 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靠近自己封地,对自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自学指导一:,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认识字音 2、把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3、翻译以下特殊的文言句式及重要语段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 是社稷之臣也。 学

3、生自学 教师巡视 自学检测,论语(ln) 颛臾(zhuny) 社稷(j) 虎兕(s) 出于柙(xi) 焉用彼相矣(xing) 干戈(g) 冉有( rn ) 椟( d ),检测字音:,“与”通“欤”,语气词,用在句末表推测,可译为“吧”、“吗” 表疑问,可译为“呢”,检测关键词: 1、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2是谁之过与,1、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而不能来(之)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2、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安定。,3、后世必为子孙忧 吾恐季孙之忧,指忧患的事。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古

4、义:诸侯的封地叫国 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义:国家,家庭。,王的封地叫朝,是,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自以为是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代词,这,复指“尔”,用作代词,提宾标志,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安定,形容词,使生活安定,4、一词多义,对的,正确的,形容词,与“故”连用,构成“是故”,表结果,翻译成“所以、因此”,是以、由是,过,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过犹不及 过故人庄,责备,动词,责备,动词,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停止,阻止,4、一词多义,错误,形容词,经过,超过,拜访,仅仅,相,则将焉用彼

5、相矣 相夫子,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辅佐,动词,引出对象,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对,从,在,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君有疾在腠理,痛恨,讨厌,快,急速引申为“洪亮”,快,急速引申为“猛烈”,病,5、特殊句式,是社稷之臣也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 无乃尔是过与 何以伐为,判断句,省略句,以(之)为,状语后置,【 】,【 】,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用法,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恐怕吧,宾语前置,固定用法,何为,表示反问语气,为什么呢,6、翻译句子,夫颛臾,昔

6、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颛臾,过去先代的国君让他做主管祭祀蒙山的人,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君子厌恶那些回避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依照这个,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整治文教和德政来使他们前来。,虎兕出柙: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指使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大动干戈:发生战争,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分崩离析:指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

7、祸乱。,5)成语积累,自学指导二:,1、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孔子与冉求有几次对话?每次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引导更正,力伐争利,文德治国,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一次对话: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 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 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责,第二次对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 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 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 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

8、玉毁于椟中,是谁之 过与?”,驳,第三次对话: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 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领会孔子“仁”思想。 2、学习孔子的治国主张。,自学指导一:,朗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体现他怎样的思想理念? 2、在第二次对话中,孔子是怎样责备冉求的? 3、文中孔子具体论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并依此指责了冉求的几点错?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引导更正,教师引导更正:,1.对于“将伐颛臾”一事,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体现他怎样的思想理念?,孔子态度:坚决反

9、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 反对理由: 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 ,依礼治国,反对战争的和之思想,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2、在第二次对话中,孔子是怎样责备冉求的?,引证: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类比:危而不持,颠而不 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喻证: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3、文中孔子具体论述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并依此指责了冉求的几点错?,孔子的治国主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指责了冉求三点错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无德)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无能)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行乱),自学指导二:,1、孔子与冉求的每次对话,体现了一个老师怎样育人的思想理念?,2、想想本文的主题应当是什么?,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引导更正,无乃尔是过与,先王以为东蒙 主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矣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不当伐,引用名言,设比喻,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揭穿阴谋,晓之以礼,晓之以理,晓之以德,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第三次对话,冉 有,孔子,教师引导更正:孔子育人的思想理念,育人理念,1、晓之以礼 2、晓之以理 3、晓之以德,本文的主题:,反对战争, 坚持礼治, 施行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