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9601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227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7页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7页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7页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7页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心理学〉-(14.7.6)课件(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咨询心理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2,第 六 章,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3,本章的宗旨 为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提供最基本的相关知识。 其中所介绍的心理咨询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心理学;2、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3、行为心理学;4、认知心理学等。 这些理论为心理咨询实践提供了所需要的理论指导。,4,第一节 概 述,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 (一)学术背景 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1879年)的分支学科,在其

2、形成之前,已具备了以下充分和必要的学术条件:,5,1.1882年高尔顿FGalt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 2. 1890年卡特尔(JMCattell)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 31896年韦特默(L,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41904年比内一西蒙(ABinetTS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 51907年大卫(Davis)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 61908年帕森斯(FParsons)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6,(二)社会需求背景,在强烈的社会需求之下,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实践活动很早便开始了。那

3、时他们并不是自觉的临床心理学家或咨询心理学家,而是自发的、为实现某一种具体目标去工作。尽管当时还没有“咨询心理”这一概念,心理咨询还称不上是一种专门职业,但心理咨询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可能性,已经孕育在这类实际活动之中了。,7,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一)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韦特默的临床心理学。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他当时肩负着废止童工的社会职责,所以提出了就业之前必须经过心理测量的建议。这为咨询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阵地。,8,(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促使咨询心理学大踏步前进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

4、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对该学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人物是威尔森。 1953年美国APA制定了培养标准,1954年创办咨询心理学杂志。,9,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 第一,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第二,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 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

5、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10,随着科技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心理咨询在我国已发展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明确职业标准的专业学科,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在面临职业规划、恋爱交友、夫妻关系、亲子教育等困惑和压力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期解决心中的疑虑,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咨询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极具潜力的一门学科。,11,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12,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并在该标准中,对心里咨询师的

6、职业给出定义:“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这一定义涵盖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13,1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操作技能。 2心理咨询师只能使用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但不包括药物的使用。,14,3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 (1)“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之一: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不管哪种理论指导的咨询,咨询关系都是“求”和“帮”的关系。 (2)“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

7、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躯体症状。,15,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中、外不同学者将心理咨询解释为各种不同的说法。 1.罗杰斯(1942) :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2.威尔森等(1949) :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3.陈仲庚(1989) ,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16,4.心理学大词典 “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

8、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的心理失常为范围。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5.李维 6.张人俊等 7.马建青(1992) 8.赵耕源(1987) 上述各位作者“同一事实,不同表述”,17,吸纳上述各作者见解的合理内函,心理咨询的定义: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至于这种协助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咨询最终达到什么目标等等,都是对该定义的解释和说明。,18,定义中的“心理咨询”是一个广义概念,是指一种“职业性的活动”,而不是狭义的、单指一种具体操作措施的“心理

9、咨询”。 涵盖了持不同理论见解的咨询师; 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各类求助者; 咨询目标中涵盖了轻、重不同,性质各异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19,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20,心理咨询师除了专业知识外,尚需具备唯物主义观点和普遍联系观点。,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21,(一)唯物主义观点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 迷信、巫术活动 是独裁、武断的, 不具有丝毫理性的思辨和实验的根据。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细心观察思考和实验研究才能通晓,而只有这些客观规律,才是

10、判断各类事物性质与发展的依据。,22,(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所谓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整体观念。 无论在资料整理、形成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以及实施咨询方案时,都必须把握各类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23,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多重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咨询人员理解心理问题,应立足于这二者的结合。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即把心理问题表达为各种躯体不适。有时候,又可以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 如,躯体疾病带来的焦虑不安、情绪抑郁

11、,或者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自卑、苦恼等。这就需要咨询人员善于分辨,辩证地分析和,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24,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综复杂。 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不仅有横向的交叉,也还有纵向的联系。这就要求咨询人员既能够分析同一时间内各种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又能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的各类事件对当前心理问题的影响。,25,3整体性观点 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决不是孤立的,他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整体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便可“牵一动全身”。认知、

12、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如一个中学生,因成绩急剧下降,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孩子在咨询师面前表现的可能是学习能力问题,但是当仔细了解之后,发现除了学习能力障碍而外,他还有自信不足、情绪低落等问题。按整体性的观点咨询更好。,26,(三)限制性观点 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27,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 如,求助者带领自己的孩子前来咨询,他表示对自己小孩无法管理,同时认定咨询师应对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负全部责任时。这就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职责产生了误解。 咨询师的责任仅仅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与孩子的关

13、系有了麻烦,提醒求助者立刻调整亲子关系。而最终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责任,是在求助者本身。最终促使孩子行为的改变 ,是求助者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咨询师的。,28,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说,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29,2时间上的限制。 有规律的咨询设定,有助于打破求助者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形成新的视角。如依赖性较强的求助者,遇到问题就会要求立即进行咨询,而求助者一旦懂的暂时容忍不良情绪,便会发现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获得成长。 但根据求助者心理特点、年龄大小和时间问题的性质,也可以适当调整,

14、,30,3感情限制。 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因为双重关系的建立会阻碍咨询的进展,不利于求助者的问题解决和个人成长。,31,心理咨询必须以有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目的和前提,不能掺杂个人的情感因素。 特别在异性之间的咨询,超越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形式的个人关系都在限制之列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时刻体察自身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咨询顺利进行。 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32,4咨询目标限制。 心理咨询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性质、咨询的复杂程度、咨询师

15、个人实际能力来决定,它不是任意的。就这层意义上,咨询目标的限制,包括两方面内容:,33,(1)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如果求助者既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那么心理咨询的目标只能锁定在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上。 在同一时间段里,只能锁定一个(或一种)心理问题作为局部的咨询目标。,34,(2)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 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估。,35,(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16、。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至少在两种情况下,应使用这种思维方法: 1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开始时,应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36,(五)中立性态度 个体心理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表示理解,同时不予评价,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37,中立态度是咨询师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方面,既不固执己见,又不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 中性的话:“你有这样的情绪(或想法),我可以理解”。 “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38,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39,从事任何职业,都需具备一定条件。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从事这个工作,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如,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个人品格等等,都有一定要求。,40,(一)品 格 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