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8923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CP 2011.7.14,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XXX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ZCP 2011.7.14,2,主要内容,起草的背景 基本思路 主要特点 办法的要点,ZCP 2011.7.14,3,一、起草的背景,ZCP 2011.7.14,4,(一)NI世界关注的问题(1),USA:医院感染(NI)发病率为 56%; 现患率为 515%; 由NI所致的病死率为 3.6% 。,ZCP 2011.7

2、.14,5,(一)NI世界关注的问题(2),EU:NI现患率为 3.514.8% UK:估计每年导致 5,000 病人的死亡 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 2550% 来自于低收入国家的资料有限: Malaysia:现患率为 29.2% Mexico:现患率为 23.3%,Haley 1986; Weinstein 1998; Institute of Medicine, USA, 2003; Plowman 2000; Ponce de Leon 2000; Lim 2001; Pittet, 2005,ZCP 2011.7.14,6,(一)NI世界关注的问题(3),全国NI监控系统监测资料

3、显示,我国NI的发病率在6%8%,每年大约有5000万的住院病人,椐此估算我国每年有300400万病人发生NI,这里尚不包括门诊病人。 众所周知,NI直接与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全、病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等密切相关。,ZCP 2011.7.14,7,(二)预防和控制NI全球病人安全联盟活动的主题,WHO创议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病菌人的安全性。 2004年5月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关于病人安全工作的进展报告,成立“病人安全国际联盟”。提出的挑战是5个清洁。,ZCP 2011.7.14,8,(三)我国NI管理工作发展迅速,ZCP 2011.7.14,9,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逐步建立,医

4、院管理评价指南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ZCP 2011.7.14,10,2、组织机构逐步完善(1),卫生行政部门: 医院感染(NI)管理专家委员会 NI管理标准专家委员会 全国NI监控网。目前全国134所医院共约120万住院病人处于NI综合性监测之下 全国NI管理培训基地,每年开展NI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ZCP 2011.7.14,11,2、组织机构逐步完善(2),医疗机构: NI管理委员会 感染管理科 临床NI 管理小组,ZCP 2011.7.14,12,3、有了一支较稳定的专业队伍,ZCP 20

5、11.7.14,13,4、专业人员素质和结构发生变化,90年代初主要以护士为主体,以初级技术职称人员为多,98年据对97家医院调查,医师、检验人员和高级职称人数明显增加。,ZCP 2011.7.14,14,5、学术交流,NI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专业性书籍、刊物不断增多; 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 学术团体建设日益壮大。,ZCP 2011.7.14,15,6、科学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等病原菌的判断、耐药性监测和药物选择性研究; 内源性感染机理的研究、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微生物学研究;等等。,ZCP 201

6、1.7.14,16,7、NI管理规范的实施,为办法的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组织机构 专业队伍 全员NI意识 预防和控制NI制度与措施,ZCP 2011.7.14,17,8.政府及社会公众对NI高度关注(1),传染病防治法21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NI。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NI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该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加强NI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责任。,ZCP 201

7、1.7.14,18,8.政府及社会公众对NI高度关注(2),社会和公众对医疗安全、费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ZCP 2011.7.14,19,9、NI管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管理方面: 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效果不佳 医院的重视程度不够 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ZCP 2011.7.14,20,9、NI管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技术方面: 基础性工作薄弱 医务人员的全员参与不够 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力 专业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队伍欠稳定。,ZCP 2011.7.14,21,二、办法的基本思路,科学性: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先进性:与国际发达国际接轨 可操作性:适合我国国情 提高了NI管

8、理的层面,对我国今后的NI管理工作能起到重要的规范和促进作用。,ZCP 2011.7.14,22,三、主要特点,1、延伸了NI工作的内涵 NI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NI、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ZCP 2011.7.14,23,2、加强全国、省级和医疗机构各 级的组织管理。 3、强调医务人员的防护。 4、加强了监督管理。 5、增加了罚则。,ZCP 2011.7.14,24,四、办法的要点,ZCP 2011.7.14,25,办法的主要内容,总则:4条 组织管理:6条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2条 人员培训:4条 监督管理:4

9、条 罚则:4条 附则:4条,ZCP 2011.7.14,26,第一章 总则,为加强NI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NI,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ZCP 2011.7.14,27,第二章 组织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NI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NI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NI,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NI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NI管理部门。,ZCP 2011.7.14,28,

10、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应当按照有关NI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NI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应当建立NI监测系统,通过有效的监测,分析NI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应当及时发现NI病例和NI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ZCP 2011.7.14,29,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NI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ZCP 2011.7.14,30,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 医疗机

11、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ZCP 2011.7.14,31,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ZCP 2011.7.14,32,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ZCP 2011.7.14,33,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发生NI暴发的报告、控制和处理措施。 普通情况:医院12小时内上报

12、, 卫生行政部门24小时内逐级上报。 应急情况: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报告。 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报告。,ZCP 2011.7.14,34,第四章 人员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NI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NI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NI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NI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NI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NI专业人员应当具备NI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NI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ZCP 2011.7.14,35,第四章 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NI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NI管理

13、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NI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ZCP 2011.7.14,36,我国NI管理工作发展趋势,医院感染管理的起始阶段 起步于1986年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探索阶段 始于1994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颁布 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阶段 2000年以后,ZCP 2011.7.14,37,1、NI与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的重点,NI影响医疗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全,随着医改、医保的深入,NI越来越重要。 NI与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ZCP 2011.7.14,38,2、NI的预

14、防与控制将更加受到重视,标准预防与额外预防的真正落实。 重视基本的NI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操作技术等。 NI的预防与控制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与科学化。,ZCP 2011.7.14,39,3、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 应用的管理成为IC的重要内容,多重耐药性细菌的控制: MRSA、VRE、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ESBL菌等感染的控制。 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研究等已成为IC的重要内容。,ZCP 2011.7.14,40,4、新病原体涌现面临的挑战,近30年来,新出现了数十种传染病,这些病原体的消毒与灭菌,以及他们所致的NI的控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

15、战。,ZCP 2011.7.14,41,5、NI的控制将是多学科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投入到NI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来。,ZCP 2011.7.14,42,6、循证医学在NI控制中的广泛应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国外的法规与指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系列NI管理法规与指南,如“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将循证医学的理论应用到NI的监测、控制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 更加重视NI控制的过程监控,也即过程监控比结果监控更重要。,ZCP 2011.7.14,43,7、学科建设会更加受到重视, 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人才的培

16、养,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NI管理工作将向纵深方向、专题方向、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疑难问题方向发展,不再是一般性的简单问题。,ZCP 2011.7.14,44,7、学科建设会更加受到重视, 挑战与发展机遇并存,NI的研究尤其是在NI的控制方法、发病机理和新问题如新病原体、新耐药菌株和新易感人群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引进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技术。,ZCP 2011.7.14,45,8、将更加注意NI成本效益 与成本效果的分析,成本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形象 成本效益:医院的生存与发展,ZCP 2011.7.14,46,9、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组织,如WHO、国际医院感染联合会。 与发达国家与地区,如美国、英国、香港等。 采取的形式:互访、论坛、学术会、科学研究等。 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网,达到资源共享,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ZCP 2011.7.14,47,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Z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