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49731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第一章 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1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景观特征、神韵气质及经济文化水平的综合表达。为保持与延续池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征,形成良好的城市外在物质形象特征,突出池州地方 特色,特制定本规划。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 划是池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城市景观和风貌方面进行的深化与细化。 1-2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目标为“山水池州、特色池州、文化池州” 。 “山水池州”强化池州自然景观特征,突 显山水城市格局,将山、水、绿、城融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城市。 “特色池州”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景观建设,合理保护城市历

2、史景观,发展城市现代景观,焕发城市生机与活力。 “文化池州”通过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特 色街道整治与文化设施建设展现池州人文景观神韵,保护、继承与发展池州文化传统特色与文脉。 1-3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原则: ( 1)保育自然风景,尊重环境特征 规划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 完整性,突显山水城市风貌特征。尊重 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使得自然形态和人工建设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组合并相互衬托。 ( 2)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保护池州历史城区的历史遗存和整体格局,按 照划定的范围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控制要求对历史风貌加以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倡建筑设计的

3、创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3)体现以人为本和景观可持续性 按照人的活动规律合理规划,致力于建设一个 舒适的城市。协调现实与标准的矛盾,使城市居民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满足完成自我的要求。注重景观的永续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规划的层面与结构 2-1 根据池州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需求和建设问题,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城市景观与风貌加以控制。 2-2 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的提炼总结,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和城市色彩规划。在对城市整体山水环境与景观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景观分区和景 观结构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高度分区,对城 市主色调和

4、色彩分区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3 中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特色片区规划、特色街道规划和景观视廊规划。特色片区是城市中具有特殊风貌特征和景观价值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包括老城历史文 化风貌区、湖滨新中心区、站前区等;特色街 道规划包括分析街道节点景观,街道尺度与界面,确定不同类型的特色街道布局;景观视廊规划包括确定城市天际线和视线通廊,提出对眺望景观的控制要求。 2-4 微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涉及地标建筑的布局,重要景观地段,开放空间、节点和界面规划。在现状古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标志性建筑物;合理引 导重要景观地段设计;完善开放空间、界面布 局;进行城市雕塑、环境小品等节点的规划。

5、第三章 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3-1 池州城市风貌特色为“两河一湖双塔秀,山水名城杏花村”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池州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环境相融合的城市风貌特征。 3-2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的城市功能布局与结构, 将城市划分为若干景观片区。 池州城市景观分区包括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湖滨新中心风貌区、杏花村田园风光区、站前综合商贸风貌区、城北临港风貌区、生态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南生活居住风貌区、齐山风景区、平天湖水景区、乡村风貌景观区、白鹭湿地景观区、滨湖植被生态景观区、山野林涛自然景观区、生态教育园区、东部经济园区。 3-3 通过景观结构确定城市景观要素的类型和位置

6、,建立要素之间的区位逻辑和空间秩序,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池州城市景观结构由自然环境基底、生态景观廊道、人工景观组团等景观要素组成。 ( 1)自然环境基底是由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构成的范围较大,生态关联较强的背景结构,包括平天湖、齐山、长江湿地、秋浦河湿地等,是城市重要的山水背景环境 ( 2)生态景观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具有生态功能的绿化、水系,是城市景观中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多样性集中或汇集的地方,起到空气流通、卫生防护、改善景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维护作用 ( 3)人工景观斑块包括中心城区风貌区、杏花村田园风光区、站前综合商贸区、齐山平天湖风景区、东部经济园区和生

7、态教育园区等人工景观斑块。 3-4 池州市建筑高度分区分为五个层次,包括低层建筑区、多层建筑区 1、多层建筑区 2、小高层建筑区、高层建筑区。低层建筑区建筑不超过 2 层,建筑高度 68m,围绕滨水空间分布。多层建筑区 1 建筑不超过 4 层,建筑高度 1215m。多层建筑区 2 建筑不超过 6 层,建筑高度 1821m。小高层建筑区建筑不超过 10 层,建筑高度 3035m,形成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的空间过渡。高层建筑区建筑在 10 层以上,建筑高度 35m 以上。该区域内可建设 100m 左右的高层建筑,形成城市新的地标。 3-5 池州城市建筑基本色调定为白色系、暖灰色系、冷灰色系和红褐

8、系的色彩体系。根据各景观片区的区位、功能、环境与建筑特征,在城市基本色调范围内,选用不同的主色调引导。 第四章 中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4-1 特色片区应突出设计主题,重点强调其体现城市地区文化的特色,同时应提出相应的设计导则和控制手段。池州特色片区包括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湖滨新中心区等。 4-2 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通过环城历史景观带的组织,串联池州府学和孝肃街两个历史地段,以及古城墙遗址、兴济桥等众多文物古迹。整治历史地段环境,拆除对历 史风貌影响较大的现代建筑,营造历史环境氛 围。通过绿化、铺地、小品等环境设计将历史城区环线上的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加以整合,重塑古城风貌。 4-3 湖滨新中心

9、风貌区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段,由于其区位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该区的发展应综合考虑开发的经济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湖滨新中心风貌区沿政 府形成城市中轴线,结合基地原有水面和环境 特征,在中轴线上布置以水为主题的景观序列。中轴线上包括行政办公区、文化 设施区、商务办公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分区 ,根据功能的差别在不同地块采用不同的空间模式,形成轴线上的空间变化。结 合城市高度分区规划,该区整体高度中部偏北 端最高,向南北两侧逐步降低。在文化设施区和商务办公区适当位置布置高层建筑,形成新中心的地标。 4-4 池州特色街道分为绿色林荫大道、滨水特色街道、现代商业特色街道、古文化特色街巷和特色商品街巷五种

10、类型。绿色林荫大道包括九华山大道、秋浦路、建设路 、清风路、西北外环南段、森林大道、齐山路 等;滨水特色街道包括东湖路、平天湖大道、长江南路、人民东路、齐山大道、 南外环、西北外环北段等;现代商业特色街道 包括长江路、平天湖大道等;古文化特色街巷包括孝肃街、池阳路、牌坊街、永 胜巷;特色商品街巷包括杏村路、建设路步行 街、青阳路、池阳路步行街、胜利路。 4-5 池州城市天际线规划应综合考虑自然地形、现状建筑高度布局和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池州高层建筑应结合用地适当集中建设,而不应散布在城市各处。规划确定中 心城区两片高层集中区,一片位于清风路与长 江路路口东侧地块,结合商务办公功能建设高层建筑。另

11、一片位于湖滨生态城区北部,成为湖滨新的地标。站前区可少量布置高层。 4-6 通过对眺望点和眺望对象间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保证视线通廊的通视要求。控制齐山、百牙山、三台山之间的视线通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廊,保证三座山主要眺望点之间的通视要求, 对百牙山塔和清溪塔之间以及不同眺望点远眺 百牙山塔、清溪塔的视线通廊加以控制,确保清溪塔与百牙山塔之间地段及邻近各公园、广场均能观赏塔景。 4-7 划定清溪塔和百牙山塔连线两侧各 100m 范围内为历史地标视线通廊控制区,视线通廊内清风路南侧建筑高度 12m,清风路北侧建筑物高度 6m;划定百牙山塔与齐山翠微亭连线两侧 50m 范围内为视线通廊控制区,视

12、线通廊内人民路南侧建筑高度 12m,人民路北侧建筑高度 18m;划定百牙山塔与三台山眺 望点连线两侧各 50m 范围为视线通廊控制区,建筑高度 18m;划定三台山眺望点与齐山翠微亭连线两侧各 50m 范围为视线通廊控制区,建筑高度 18m。 4-8 对百牙山塔、清溪塔周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清溪塔周边 200m 建筑高度 3m, 200350m 范围内建筑高度 6m;百牙山塔周边 100m 建筑高度 3m, 100200m 范围内建筑高度 6m;三台山眺望点周边 200m 建筑高度 3m;齐山翠微亭周边200m 建筑高度 3m。 第五章 微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5-1 标志性建筑应与城市景观结构

13、和城市特色塑造相协调,池州的标志性建筑可分为三类:古建筑、高层建筑与重要建筑。古建筑包括清溪塔、百牙山塔、兴济桥等;规 划高层建筑分布在湖滨新中心风貌区高层集中 区、城北临港风貌区高层集中区和站前区;重要建筑包括市委大楼、市中级人民 法院、清溪河畔建筑群、池州火车站(在建) 、市政府大楼(规划) 、体育馆(规划)等公共建筑和齐山观景台、三台山观景台、平天湖观景台、碧山观景台等景观建筑。 5-2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中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由平天湖、齐山湖等自然环境 ,市委广场等公共广场,清溪河公园等公园以 及一批开放式绿地

14、,规划形成完整的开放空间体系。 5-3 池州景观界面包括历史景观界面、滨水景观界面和绿化景观界面三种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城市设计导则加以引导。通过对界面的处理,突出不同景观片区的特征。 历史景观界面主要指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与其 他景观分区交接的界面,包括建设路、东湖路、翠微路、秀山路和虎泉路。滨水 景观界面包括城市东部的平天湖大堤岸线和北 部的秋浦河故道及沿江岸线。绿化景观界面主要指由清风路、九华山大道、南外环和西北外环形成的环线界面。 5-4 池州景观节点包括城市雕塑与环境小品,是现代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根据池州城市发展总体要求和空间景观总体意向,确定城市雕塑和环境小品的总 体布局,

15、突出文化脉络与地域特色。通过城市 雕塑和环境小品建设,发挥其审美引导与文化标志作用。 第六章 规划设计实施措施 6-1 抢救保护城区孝肃街与池州府学 2 处历史地段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并与城市风貌塑造、旅游开发、传统文化发掘等事业充分结合、稳步推进。整治牌坊街、池阳 路等传统商业街,通过环境设计重塑历史氛围 ;建设九华山大道、平天湖大道、青阳路、池阳步行街、杏村东路步行街等一批特色街道。 6-2 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与历史内涵的发掘需要长期艰 苦的努力,也是一个公众参与规划管理实践的 过程。和谐的城市风貌是政策引导、控制管理和公众参与的综合结果。 6-3 在城市建设、新区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

16、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强化地方文化特征,在城乡 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找准特色塑造和景观设计方向,切实保护和积极培育具有池州地方个性的城市风貌。 6-4 尽快制定城市景观风貌相关法规办法,依法管理城市景观和空间环境,积极塑造地域特色风貌。 6-5 尽快建立相关规划管理部门,强化对城市风貌、雕 塑小品和户外广告的管理执法,借助规划管理 将设计控制的原则和条目落实到建设项目中。实行景观建设工程招 投标管理制度,公开设计人、审批机关、建设 单位、监理单位,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有效实施对城市风貌的控制和城市特色的保育。 6-6 对于重点地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应采取特定的专家评审机制。通过城市管理的相关专家对重点建设项目加以评估和审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 查,确保方案设计的品质与水准。提高景观规划设计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公开设计审批的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7 城市风貌控制作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