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5824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安徽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文言实词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文言实词,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 君人:人君,国君。涓人:国君的近侍。,答案1.派遣通“返”,回来从事,做,引申为“买”一周年 2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近臣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

2、,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近臣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很快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解析D项度:揣度,推测。根据具体语境“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来看,应是人们“推测”许曾裕将来能被朝廷任用,而不是“打算”。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以”“则”“于”“为”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两句中的“以”,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B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C项第一个“于”,

3、介词,相当于“向”;第二个“于”,介词,相当于“从”。D项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给。 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希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

4、章内容的把握。B项“公船私用”错,应是监修船只牟利的不法行为。 答案B,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_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介词结构后置句。第(1)题中“咸”,都;两个“以”意义不同,前者为“认为”,后者为“连词,来”;“因”是连词,于是,就。第(2)题中“虽然”古今异义,译为“即使这样”;“岂其有歉于彼邪”,注意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翻译。,答案(1)老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事,于是

5、就在河边立碑来记下这件事。 (2)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功绩)难道比他们少吗?,【参考译文】 许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是桐城人。(他)年少时卓越不凡,胸怀大志,年龄刚到六岁,恰逢母亲病重,就知道在祖庙前长时间跪拜,祈求达到十多天也不倦怠。年龄稍大些,他就到私塾跟从老师学习,聪慧异常超出同龄人,遍览群书。但是他的父亲因为耿直信诚被同族人怨恨,发生了官司,十多年冤屈不能昭雪,许曾裕于是决心把官司打到底。,他在病中,再向官府控告,又过去十多年,冤屈才得以昭雪。但是许曾裕的精力壮志已消耗了大半。不得已,于是就缴纳钱财补受官职,任职

6、松江水利船政通判。松江地处海边,过去设置巡海的船只,名叫乌船。先前,通判监修船只,上下官员勾结侵吞钱款牟利。那些船只遇到大风就被毁坏了。 唯独许曾裕亲自检验船只修造,那些弊病才被革除。在这之前,远方的商人贩运货物到松江,松江狡诈的百姓取走货物却欠账不还。许曾裕到任后,惩戒了几个特别奸诈狡猾的百姓,那些商贩都对他感激涕零。,松江河道细长狭窄,容易被淤泥堵塞。河道堵塞船只就无法通行,老百姓的田地也不能灌溉。因此,冬季河道干涸,官府征用疏通河道的挑夫,所消耗的费用都来自民间,耗资上万。官府粗疏修筑,虚耗大半费用。唯独许曾裕认为满足个人有限的利益而浪费百姓的血汗钱,于心不忍。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深度宽度

7、,让工程不能有细微尺寸差错。老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边立碑来记下这件事。海滨的无业百姓大多通过海上非法运输来谋求利益,官府屡禁不止。,许曾裕奉命巡查,发现除去贩运粮食之外的违法贩运的货船到了一百多艘。许曾裕想到穷困的百姓并非有极大犯法作乱的罪行,只不过因无知贪图利益而致使自己遭受法律的惩罚。假如一定要详细地向上司汇报,自己虽然有抓获贼人的声誉,但被诛杀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他于是暗地里向布政使辰公恳求宽大处理这些百姓。辰公体察到许曾裕发自内心爱民的诚意,深深被打动并赏识他。打算提拔重用他,而这一年许曾裕生病,在六月十八日死在松江官署,享年五十八岁。当初许曾裕年少时

8、,胸怀远大的志向,想在天下建立功勋。,了解许曾裕的士大夫都揣度他必定为朝廷重用。但是他的家庭遭遇变故,不能够伸展他的志向。等到他出仕做官,官居闲散之职,奔走于生活困苦烦闷的百姓之中。已经被布政使了解,差不多有伸展志向的机会,却死去了。难道相信这是命吗?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功绩)难道比他们少吗?唉,太可悲了。,限定时间: 你应该在20分钟内完成题目。 方法指导: 做题前,你应关注两个细节: 1阅读文言文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不要停顿,可以跳跃过去继续读后文。,【示例】 (2012天

9、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薛寿鱼书 清袁枚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注】 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若:和,同。不禄:死的委婉说法。夭札:因病而早死。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解析本题考查

10、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意”,在文中是“意料,想到”的意思;B项中的“执”和C项中的“袭”的解释是正确的;D项中的“寿”考查的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寿”。 答案A,【命题揭秘】 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文言文中的词语也是以单音节词为主。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不是个个都考,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当然,高考命题时也不局限于这120个实词。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11、的考查。 4考查形式依然以选择题为主,在翻译题目中也会涉及对实词的考查。,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法 1双音词推断法 古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推断某个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以将其扩充为双音词,再依据语境取舍。如:朝早晨、朝廷、朝见、朝代,辞言辞、文辞、推辞、辞让、告辞,等等。而命题者又常常利用这一点设置迷局。,【演示题1】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

12、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解析A项,了:明白,了解。D项,面:当面,名词作状语。A、D两项都可以用双音词推断法。B项,戚:忧伤。但C项“怪”解释为“责怪”错误,文中县吏没有“责怪”自新,而是善意地“止杖”(阻止施行杖刑),另外,“怪”是形容词,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句中应是活用,因此,“怪”是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答案C,【参考译文】 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代经书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

13、佛平常时就已经很清楚的样子。他和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晒得很黑。夜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为贫贱事而忧伤了。,他的哥哥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的兄长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的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县吏对他的神情气概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县吏就阻止了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对方下不来台。大庭广众之下,他说话从不看人家的脸色。,2词性推断法 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

14、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演示题2】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解析根据加点词的词性来推断,A项“禀至行”是主谓结构,“禀”作主语,应是名词,解释为动词“赐予”错误,应理解为“生性”“禀性”。B项“性闲木功”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闲”在句中作谓语,应为动词,通“娴”,解释为“熟习”正确。C项“受直”是动宾结

15、构,“受”,动词,意为“接受”,“直”解释为名词“报酬”正确。D项为主语省略的主谓句,“买籴”“举爨”为顺承的两件事,“爨”解释为“做饭”正确。其实,这道题如能准确判别“禀”在句中的词性,就可以轻松解答。 答案A,【参考译文】 郭原平,字长泰,他生性孝顺,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熟悉木工技艺,常靠给人做工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常给人做工,收取短工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到市场买点米,然后烧火做饭。,3结构推断法 古人为文讲究对称,常常

16、使用一些结构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解析A项,“逾远”和“弥存”是对称结构,“逾”是越过(经历)的意思,“逾远”就是经历久远的年代,“弥存”就应该理解为“长久存在”的意思,“弥”是长久的意思。把“弥”理解为“更加”错误,可能是错把“逾”当作“愈”来理解而致错。B项,“周穷振乏”是“家无余财”的原因。“周穷”与“振乏”是对称结构,意思相同(近)。“周穷”即周济穷人,由此可知,“振乏”为救济穷人。振,通“赈”,救济。理解为“振作”错误。D项,“任目”和“恶镜”是对称结构,“恶镜”就是讨厌镜子,可以推测,“任”和“恶”是反义词,把“任”解释为“放纵”错,应该是“相信、信任”的意思。 答案C,4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它在文中的含义。,解析C项“鄙”是个古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