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5613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脏象五脏脾肝肾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脾,脾位于中焦。,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与胃为相表里。五行属土。阴中之至阴,喜燥而恶湿。,“仓廪之官”,(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运输;化,消化、吸收。,指脾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功能体现于两方面: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1)运化水谷:,是指脾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 化:化生水谷精微; 运:运送转输至全身.,脾运化水谷的过程: 食物胃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食 糜 中央土 水谷精微 灌四旁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地点)小肠脾 食 为胃行 物 其津液 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残 渣 肾受脏腑

2、之精而藏之 大肠 粪 便 体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纳差、腹胀、便溏,以及倦怠乏力、消瘦、头晕目眩等气血化生不足等病变。,(2)运化水液:吸收、转输水液, 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运化水液与运化水谷是密不可分的。,脾运化水液的过程: 游溢精气 清中之清 水饮胃 头面诸窍 宣发 全身皮毛 散精(津液) 肌肉腠理 小肠 脾 肺 清 浊 清中之浊肃降 大肠 其它脏腑 肃降 浊中之清 肾 之浊尿 膀胱,若脾虚,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就会出现水液代谢的失常:,湿、痰、饮,甚至水肿等病变。,健脾利水,主统血:即指脾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2.主统血,统、统摄,

3、控制。,生理:,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能摄血,故脾可统血。,病理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肌衄,阴道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出血特点:慢性,少量,肌衄:血从毛孔而出,又称汗血,补气摄血,3.主升清,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动特点。,脾“主升”功能有两层含义: 1)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发挥濡养的作用。 2)升提:脾气充足,固摄某些内脏于恒定的位置,防止内脏下垂。,“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 清叶桂,病理脾不升清,清气不升,便溏,精气下泄,腹胀,眩晕、乏力,病理(脾不升提)中气下陷,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又名“阴挺”,脱肛,又名“直肠脱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补中益气、升阳

4、举陷,(二)生理特性,.脾宜升则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3.脾之气与长夏相应,(三)生理联系,.脾合胃,.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病理: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 甚至痿废不用。,中医称之为“痿证”,生理:脾之运化与四肢、肌肉充养 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脾虚,四肢失养消瘦,.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光泽;,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 口唇淡白不泽。,.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伤脾,使脾胃气机阻滞、郁结,脾失健运,出现纳呆,脘腹胀满,甚至头目眩晕、健忘等。,思则气结:,.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为涎。,脾虚流涎,脾阴不足,

5、涎不化生,口干舌燥。,四、肝,肝的位置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肝与胆为相表里。五行属木。,“将军之官”。,(一)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疏”:疏通、畅达; “泄”:发散、升散。,“气机调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调畅气机: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 促进脾胃运化 调畅情志 调节生殖,(1)调畅气机:,调畅全身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升降出入运动,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气血运行正常,

6、生命活动正常,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2)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能行血及津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津行失常: (气滞水停),瘀血,癥积,女子经行不畅、经迟、痛经、经闭,舌质暗,有瘀斑,痰、湿、饮、水肿,“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病理,(3)促进脾胃的运化:,调畅脾胃气机,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促进饮食物的 消化吸收,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脾不升清 (肝脾不和),上:头目眩晕,下:腹胀腹泻,胃不降浊 (肝气犯胃),上:呕逆,中:腹胀痛,下:便秘,胆汁分

7、泌 排泄不畅,右胁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黄疸,(4) 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密切相关。“肝主谋虑” 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五脏功能正常正常情志活动。,病理上: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善太息 。,疏泄不及:,疏肝解郁,可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烦躁不安。,平肝潜阳,疏泄太过,(5) 调节生殖功能:,调节冲、任二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隶属于肝,肝为血海。女性经带胎产,与肝之疏泄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疏泄 调节精室 司精关之开合 肾封藏,“司疏泄者,肝也;司闭藏者,肾也”(朱丹溪),女子月经紊乱,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男子排精不畅,遗精,滑精,

8、阳痿或不射精等,病理上:,肝失疏泄,肝主疏泄,气机,气机,血行,津液,胃肠,胆,精神,排精,月经,2.肝藏血,是指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王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病理上: 1)肝血虚:可见头昏、目眩、乏力等症,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至经闭等。 2)肝不藏血:可见吐血、衄血,月经量多、崩漏等出血病症。,1. 肝为刚脏:其性刚强急暴,易亢易逆,2.肝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肝气易升易散,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二)生理特性,3.肝与春气相通,(三)系统联系,.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筋的功能有赖于肝血的

9、充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有力,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运动失灵,不耐疲劳,甚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其华在爪: 爪,爪甲,“爪为筋之余”. 爪亦赖肝养,可反映肝血之盈亏。 肝血充足:爪甲坚韧而有光泽。 肝血不足:爪甲薄而软,易变形脆裂, 色白、无光泽。,3.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主要与肝密切相关。 “肝受血能视”:目得肝血滋养方能发挥正常视觉。,*中医:眼科疾病多从肝论治,有良效。,目赤肿痛,病理上:肝病可反映于目,如:肝血不足:目干涩、视物不清,肝经风热: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肝肾精血不足:眼目昏花、视力

10、减退,4.在志为怒,过怒伤肝 怒则气上,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人易怒,.在液为泪,泪为肝之液,肝经风热:目赤流泪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少泪,五、肾,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肾与膀胱相表里,五行属水;“作强之官”,(一)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精:,(1)主管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中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

11、。,肾中精气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根本。,“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

12、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主生长发育,儿童:先天不足,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的呆小症与保儒症,成人:未老先衰,病理:,(2)主生殖,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中精气和阴阳密切相关。,“天癸”:由肾中精气产生,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及生殖机能的物质或功能。,肾精-天癸,男子精气溢泻,女子月事时下,肾阴不足:阴不制阳,虚阳偏亢,虚热证。 临床可见:腰酸,腿软,阳事易兴,遗精,早泄等症状。 还可见到潮热,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一般阴虚的症状。,肾阳不足:阳不制阴,虚寒证。 临床可见:腰酸,腿软,阴部清冷,生殖功能减退(阳

13、萎、早泄、不孕不育),五更泻、水液停聚. 还可见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无力迟,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一般阳虚症状。,2.主水,肾能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并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肾的气化作用.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逆调论,景岳全书肿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病理: 肾阳虚弱,气化失常,固摄不力,可发生小便量多、遗尿、小便失禁等; 推动无力,可发生尿少、水肿等。,3.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

14、的具体体现。,肺呼吸功能正常,肾才有足量的清气受藏。 肾气充足,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 “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景岳全书),病理: “肾不纳气”:肾气虚弱,纳气功能减退,就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二)生理特性,.肾为封藏之本,五行属水,与冬气相应 肾精宜藏不宜泄,肾病多虚少实. 与肝的疏泄相反相成。,.肾为水火之宅,3.肾恶燥. 指肾不喜燥。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耗伤肾阴,导致肾精枯竭。,(三)生理联系,.肾合膀胱,.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肾精是生化骨髓的物质基础。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髓聚上通于脑,故有“脑为髓海”之说

15、。 骨、髓、脑三者赖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骨骼坚韧,四肢轻捷有力,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记忆力强。 肾精不足:骨软无力,行动迟缓,智力迟钝,眩晕、健忘,老年易骨折,且不易愈合。,肾与齿(“齿为骨之余”) 牙齿和生长坚固,有赖于肾精的充足。 肾精充足: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肾精不足:牙齿松动,易脱落;小儿生牙过晚。,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精血同源、互化,精足则血旺,故发的生长、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关。 肾精充足:毛发乌黑、有光泽,不易脱落。 肾精不足:毛发变白,稀疏脱落。,头发稀疏、早秃、 枯萎无光泽、早白,3.开窍于耳与二阴,(1)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 肾精充足:听觉灵敏。 肾精不足;耳呜、耳聋或听力减退(如老年人) 一般虚证的耳呜都与肾有关。,(2)二阴:指前阴和后阴 前阴主排尿、生殖 后阴主排便。 如:肾阴不足:便秘。 肾阳虚:阳虚便秘或五更泄泻 肾失封藏:久泄滑脱 故有“肾主二便”之说,4.肾在志为恐,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恐伤肾”,“恐则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