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于树滨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95525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44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4页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4页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4页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4页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于树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于树滨版(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会计,GUAN LI KUAI JI,课程结构: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三章 成本-业务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 第四章 预测分析 第五章 决策分析的相关指标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第八章 全面预算 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章 责任会计,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一、管理会计的形成过程 二、管理会计的概念 美国人约瑟夫G路德巴克等人所说:“管理会计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下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合理简明的表述可以概括它所有的方面”。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

2、理科学和会计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方法。,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同源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报表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 (二)主体不同 (三)计算依据不同 (四)资料时效不同 (五)计量单位不同 (六)信息特征不同 (七)数据特征不同 (八)精确程度不同 (九)核算程序不同 (十)方法体系不同 (十一)编表时间不同 (十二)成本结构和计算方法不同

3、,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特点,三、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一)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 (二)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三)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与局部两个方面 (四)面向未来 (五)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 四、管理会计的目标 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规划未来 (二)有效控制现在 (三)合理考核评价业绩,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一是在成本方面,着重介绍标准成本制度,这是管理会计最基本的方法。它既是计划目标,又是成本控制、分析的依据。其他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几乎都跟成本有关,所以有时也称为核心部分。 第二是在决策方面,主要介绍预测方法、经营决策方法以及投资决策。决策

4、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决策基本因素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在预算控制方面,主要介绍经过决策确定目标的全面预算和存货控制。 第四是责任会计和内部转移价格,在一个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会计方法,称为责任会计,与责任会计执行关系最密切的是内部转移价格。,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 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 (一)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它由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即: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5、 (1)间接材料 (2)间接人工 (3)其它制造费用,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二)非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是指销售与行政管理方面发生的费用。一般可以细分为行销或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两类。 行销或销售成本包括:广告费、展销费、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 管理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邮电费和保险费等。在我国财务会计中,非制造成本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不变

6、的有关成本。如厂房、建筑物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机器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其主要特点是: .在一定时期、一定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 .在一定时期、一定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变动,单位固定成本反比例变动。,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1 固定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1)约束性固定成本也称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能力确定的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总额,它一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的影响。 (2)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可调整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者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第一

7、节 成本的分类,(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其成本总额成正比例变动的有关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其主要特点是: .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产量变动影响,固定不变。,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2 变动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可进一步划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定、数额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不受客观因素决定、企业管理者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变动成本。,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

8、是指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是区别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即变又不成正比例。 混合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的,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其发生额跳跃式增加,并在新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图2-3 半固定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量的情况下仍发生一定的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生时,其发生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图2-4 半变动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延期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

9、变,但若突破该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增加按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图2-5 延期变动成本性态,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曲线式成本。曲线式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量的情况下有一个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生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成直线关系,而是成曲线关系。,图2-6 曲线式成本性态,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成本函数模型: YX 或: yx 其中:Y表示成本总额 ; 表示固定成本总额; X表示业务量; 表示单位变动成本;,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高低点法 高

10、低点法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成本与相应业务量资料,通过最高点业务量和最低点业务量资料,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 计算单位平均变动成本: 2、 计算固定成本: Y高X高 或 aY低X低 3、将求得的、代入直线方程 YX便得到成本性态分析模型。,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例23已知某企业今年上半年某项混合成本资料如表21所示,要求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固定成本Y高X高120-7957(元) 或Y低X低85-7457(元) 则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为:Y577X 注意:高点和低点的选择以x为准,第二节 成本

11、性态分析,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指在坐标纸上,分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X)以及与之相应的混合成本(Y)的坐标点,通过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映所有坐标点的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图2-7,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三、直线回归法 直线回归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量与相应混合成本之间历史资料,利用微分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回归直线,从而确定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 直线回归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对已知资料进行加工,计算X,Y,XY,X2 ,Y2。 、计算相关系数,判断业务量X与成本Y之间的线性关系。,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第二节 成本性

12、态分析,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2)相关系数 r接近于1,X,Y具有线性关系。 (3)将加工的资料代入公式得: (4)将加工的资料代入公式得: 除此以外还有技术测定法和个别确认法等。,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一、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 (一)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图28 固定成本相关范围,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图29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二、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一)单步骤分析程序 单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将总成本一次直接分解为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成本模型。 (二)多步骤分析程序 多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将总成本按

13、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然后再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分别汇集于原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建立总成本性态模型。,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多步骤分析程序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将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个部分,分别用,X,Y1表示。 、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Y1=a1+b1X 、 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汇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总成本性态模型: Y=(a+a1)+(b+b1)X,3.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单步骤分析程序 多步骤分析程序,总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4、,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三、成本性态分析应用的范围 (一)对计划期总成本进行预测 (二)成本性态分析是运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 变动成本法是区别于传统会计中全部成本法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此方法下,产品成本只包含变动生产成本。 (三)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前提,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本量利分析即总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关系分析,它的基本公式是: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总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 (四)简化预算编制 (五)用于成本控制,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一、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及其理论根据 变动成本计算法就

15、是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入收益表内,并用“期间成本”的名称,作为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除项目。,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理论根据是: 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同产品的实际产量没有直接联系。它们实质上是与会计期间相联系所发生的费用,并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丧失,故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而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当期损益。,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 (一)就成本划分的标准与类别,以及产品成本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变动成本法

16、的成本构成,总成本,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变动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二)就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的存货计价来看例210仍依前例所列数据要求按两种成本计算法分别对期末产成品存货进行计价。 (1)变动成本计算法: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量 6020012000(元) (2)全部成本计算法: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期末存货量 7520015000(元),第四节 变动成本计算法,(三)就盈亏计算的公式来看 例211仍依前例资料,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全部成本计算法来计算该公司的税前净利 (1)变动成本计算法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1001800)(601800)10000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