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5416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OPSIS_综合评价法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 综合评价,(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要求 1.掌握评价方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2.熟练掌握层次分析法 3.了解TOPSIS法,第一节 综合评价概述,一.基本概念 1.综合评价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综合评价: 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观测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过程。 意义: 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促进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任务及内容,2.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原则按统计工作的一般步骤: (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评价),(1) 筛选制定指标评价体

2、系 (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3) 确定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及界限 (4) 选定适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 (5) 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作出评价等级(结果),A p g a r 新生儿缺氧状况评价方法,1.指标: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皮肤颜色 2.权重相等 3.评分等级:0、1、2 4.累计评分法模型 5.评价等级:810分正常;47分轻度缺氧;03分严重缺氧。,出生后1分钟内评分,二.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估计,指标对评价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对指标的作用大小赋给一定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主观定权法和客观定权法。主观定权法包

3、括:专家评分法、成对比较法、Saaty权重法等;客观法包括:模糊定权法、秩和比法、熵权法、相关系数法等。 选择哪种权重方法应取决于较为合理的专业解释。下面介绍专家评分法、Saaty法、客观法。,1.专家评分法( specialist-scored method ),(1)评分方式 个人判断: 分别征求专家个人意见(个人打分)汇总按某种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专家会议: 召开专家集体会议(讨论)汇总按某种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常见有100分制、10分制、等差评分、等比评分,例21-1 选定6个专家对4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评估,得分如下:,分析:若不考虑专家权威程度,则各评价指标

4、权重比例为 A:B:C:D=75:57:33:18 (归一化) A:B:C:D=0.41:0.31:0.18:0.10,擅长系数与一致性系数,1.擅长系数q 表示某一专家对所提问题作出正确应答的概率,通常在选择专 家时, q 不应低于0.80。q的表达式为 q=1-2p p:为答错概率 2.专家意见一致性系数w 反映专家组对指标权重评估的一致性程度。 0w1, w0.75 表明专家对各指标评分的一致性较好。,举例,以上题为例,介绍方法:设有m个专家,n个评价指标,2.Saaty权重法,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依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按各级评价子目标的优劣等级确定权重。其详细方法见

5、第二节。 3.客观法 在指标筛选的辅助方法中,某些指标权重可由客观信息提供: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自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主成分分析的指标贡献率,或根据专业知识及要达到的目标,自行设计权重公式。 4.组合权重 当指标可分层时,则次层指标的权重既要考虑在本层的分配,又要考虑指标对高层作用的权重分配,这就是组合权重。方法有两种。,(1)代数和法,上表中,第一层5个指标是:声音、图象、经济性、安全性、造型; 第二层3个指标是:声像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 则第二层指标组合权重为: 声像系统组合权重=0.180.4+0.32 0.6+0.28 0.3+0.12 0.2+0.10 0.1=0.382 控制

6、系统组合权重=0.180.3+0.32 0.3+0.28 0.4+0.12 0.2+0.10 0.5=0.336 驱动系统组合权重=0.180.3+0.32 0.1+0.28 0.3+0.12 0.6+0.10 0.4=0.282,(2)乘积法,第二节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广义地来讲,医学统计方法都可用于综合评价。因为任何统计指标都综合了一定的医学信息。随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多元回归、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方面得到成功应用。 此外,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人们还采用了一些较为简单、快速、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如: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

7、法、Topsis法。其它还有:灰色模型法、优序法、秩和比法、密切值法等。,一.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synthetic scored method) 是建立在专家评价法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评价指标,逐个指标订出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然后以恰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并选定累计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以此为准则,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决定优劣取舍。,1.指标各等级分值的确定方法,(1)专家评分法 由专家按评价等级的优劣顺序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取值原则。多用于定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 (2)离差法 采用均数

8、加减标准差的方式划分评价等级并赋以分值。多用于正态分布资料的计量资料。 (3)百分位数法 采用以某些特定的百分位数值划分评价等级的方式来划分评价等级。多用于不明分布或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4)标准分法 其原理同于离差法,但评价等级可分得更多更细。,2.评价总分计算法,应用举例,(1) 8个指标 (2) 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 (3) 指标等级的评分由高到低为:1,0.75,0.50,0.25,0.00 (4)各指标的权重见最后一列 (5)评价总分 采用(加权)累加法 (6)评价等级划分采取高者为优,二.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synthetic index method) 是应用一种特定的相

9、对数指数,用来测定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特定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如环境质量指数、物价指数、股票指数等。 综合指数评价法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领域(如环境评价、营养评价、体质与体格发育评价)、社会医学领域、卫生管理学和临床医学领域。,1.分类,(1)个体指数-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变化的指数 (2)总指数-综合反映多种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数,综合指数,设有n组指标,共m个指标,综合指数I的计算公式:,2.基本步骤,(1)选择恰当的指标 (2)确定权重 (3)规定标准M (4)合理划分评价等级 (5)检验评价模型的可靠性,举例,结果,三.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sis hiera

10、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由美国科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对象依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得到各级(各层)评价子目标,并以最下层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综合评分指数对评价对象的总目标进行评价,依其大小来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 目前该法多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如医院工作质量评价、人事绩效评价等。,基本步骤,例21-3 对医院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 目标与指标体系,1.建立指标体系及层次,构造目标图 2.计算权重系数 3.计算综合评分指数GI,Saaty评分标准,目标树图各层次评分标

11、准,计算权重,权重计算步骤,(1)对目标数自上而下分层次一一打分,建立判断矩阵,(2)计算初始权重系数Wi,其它各层权重系数,(4)用连乘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最下层)的组合权重系数,计算综合评分指数GI,举例 某市6所医院工作质量综合评价,6所医院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表,注:在卫生部医院等级管理条例中,病床使用率为中性指标,范围70%90%,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目的:检验判断矩阵的逻辑性 方法:,本例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注: 理论上最大特征值=m,四.Topsis法,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

12、ution) 是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可用于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本法对资料无特殊要求,使用灵活简便,应用广泛。 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采用余弦法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基本步骤,设有n个评价对象,m个评价指标,原有数据形式为:,1.指标属性趋同化处理 可将低优指标和中性指标全转化为高优指标 xij,方法是:,并适当调整(扩大或缩小一定比例)转换数据,2.趋同化数据的归一化

13、 (与前面的归一化方式不同),由此得到归一化处理后的矩阵Z,3.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最优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大值构成:Z+=(maxZi1,maxZi2,maxZim),最劣方案Z-由Z中每列中的最小值构成:Z+=(minZi1,minZi2,minZim),4.计算每一个评价对象与Z+和Z-的距离D+i和D-i,5.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6.按Ci大小排序,给出评价结果,例21-4,例21-4 某防疫站拟对当地1997200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评价,选择的评价指标包含监督率%(x1)、体检率%(x2)、培训率%(x3)原始数据如下:,19972001年公

14、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对5年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归一化处理,转换指标值的Z矩阵,2.计算Z+、Z-,Z+ =( 0.4555,0.4588,0.4591 ) Z- =( 0.4327,0.4205,0.4359 ),3.计算距离D+和D-,4. D表和排序,1999年度最优,1998年度最差,例21-5,例21-5 按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和院内感染率等7个指标对儿童医院19941998年5个年度的医疗质量进行纵向综合评价。原始数据如下:,某儿童医院19941998年7项医疗质量指标,分析,1.对平均住院日、病死率、院内感染率三个低优指标做倒数变换后扩大100倍,出院 人数压缩100倍。转换后的数据如下:,转换指标值,2.归一化处理,归一化转换矩阵,3.计算Z+、Z-,Z+ =( 0.4833,0.4805,0.4634,0.8178,0.4776,0.4487,0.5612 ) Z- =( 0.4142,0.4081,0.4321,0.2024,0.3916,0.4455,0.3118 ),4.计算距离D+和D-,5.计算接近程度Ci,6.排序,1998年度最优,1996年度最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