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493075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87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精编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与变动成本法,1,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一、成本的一般分类 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2、成本按与受益对象的密切关系分类 3、成本按发生时间分类 4、成本按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 5、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2,(一)生产成本 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也就是我国企 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八条中所称的“生产经营成本”。制造成本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 为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制造费用三类。,1、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3,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进对上述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的划分或三者 的构成有直接的影响。如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上述意义上的制造

2、费用在生产成本 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再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会导致制造费用的形象更加“直接 化”。,4,(二)非生产成本 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通常可分为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其共同特点是其成本支出可以使企业整体受益,但难以描述这项支出与 特定产品之间的关系。,5,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总额对业务总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一 )固定成本 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二、成本按性态的分类,6,固定成本总额虽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

3、寡的角度来考察,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关系,即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的下降,反之亦然。,7,总额,单位产品,8,固定成本通常又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者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教育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这些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绝对额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判断。,9,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 本。例如厂房及机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照明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维持正常生

4、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正由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因而又被称作“经营能力成本”,又由于企业的经营能力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即使经营暂时中断,该项固定成本仍将维持不变,因而也被称为“能量成本”。,10,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前面在给固定成本下定义时曾冠以“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 围内”这样一个定语,也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定条件的,或 者说是有范围的。这种限定条件或者说范围在管理会计中叫作“相关范围”,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一定的空间范

5、围。,11,正确理解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还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原有的相关范围被打破,固 定成本是否还表现为某种固定性,答案是肯定的。,12,(二)变动成本 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工资、推销佣金以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属于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13,总额,单位产品,14,变动成本也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约束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

6、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 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算的销售佣金等。 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表 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以直接材料成本最为典型。,15,需要说明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可以将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描述为绝对 线性关系的事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假设它们之间存在这种线性关 系,并以此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确定上述相关范围,那么将变动 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为线性关系,同样不妨碍我们为相关的预测和决策 行为提供数据支持。这样一来,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的适用面

7、也就广了。,16,第二节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一、混合成本的种类 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混合成本项目繁多,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型的变动成本,17,混合成本的定义,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18,半变动成本,又称标准式混合成本,它是由明显的固定和变动两部 分成本合成的。如电话费、公用事业费、机器设 备维修保养费等。,x业务量,y成本,y=a+b x,a,b x,19,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又称阶梯式混合成本。 特点是

8、: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 量的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 破这一范围,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 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 的跳跃为止。 内容有:化验员、保养工、质检员、运货员等,20,半固定成本性态模型,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 的成本就相当于变动成本。,x业务量,y成本,曲线型混合成本,曲线型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 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 随业务量变动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平面直角 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递减型混合成本,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

9、量的增长幅 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减,反映在平面直 角坐标图上是一条凸型曲线。,x业务量,y成本,递增型混合成本,特点是:成本的增长幅度随业务量的增长而呈 更大幅度变化,成本的斜率呈递增趋势,在平 面直角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凹形曲线。,x业务量,y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只是经济生活中诸多成本性 态的两种极端类型,多数成本是以混合成本的形式存在的,需要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 和变动成本两部分。,二、混合成本的分解,26,1.合同确认法,合同确认法是指根据企业与供应单位签订的合同、契约或者规定的管理和核算制度,来确认、测算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方法。,27,2.技术测定法,也称为“工程

10、法”,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影响各有关成本项目数额大小的每个因素,并 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的成本项目;(2)对导致成本形成的生产过 程进行观察和分析;(3)确定生产过程的最佳操作方法;(4)以最佳操作方法为标准方法,测 定标准方法下成本项目的每一构成内容,并按成本性态分别确定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8,3高低点法,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高低点法,高低点法的具体步骤 (1

11、)确定高低点坐标 (2)计算b值 (3)计算a值 (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高低点法,a 高点成本b高点业务量=y高-bx高 低点成本b低点业务量=y低-bx低,高点?低点?,4散布图法,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是指 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坐 标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 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和 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散布图法的具体步骤 (1)标出散布点 (2)划线 (3)读出a值 (4)任选一点 (5)求b (6)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y=a+bx,y,x,a,b x,见例2-5,5一元直线回归法,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

12、 法,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 务量与成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 推算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 性态分析方法。,一元直线回归法,一元直线回归法的具体步骤 (1)列表求值 (2)计算相关系数r (3)计算回归系数a和b的值 (4)建立成本性态模型y=a+bx,一元直线回归法,【注】严格说,回归直线法应在相关系数r=+1或+1时才成立。其中,当0r时,表示x与y相关;,当 r 时,表示x与y无关;,当 r 时,表示x与y完全正相关;,当 r 时,表示x与y完全负无关;,见例2-6,40,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三种也常常统称为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的基本做法就是根

13、据以往若干时期(若干月或若干年)的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成 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成本的性态,并以此来确定决策所需要的未来成本数据。,41,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4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43,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44

14、,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1. 成本分类标准不同 变动成本法按成本性态划分,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变动成本又可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财务费用;固定成本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和固定财务费用。 完全成本法是按成本的经济用途将全部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大类。,45,2. 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和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两大类,将制造成本“完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46,变动成本

15、法则是先将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类,再 将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成本一起列为期间成本。,47,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产品 成本,期间 成本,完 全 成 本 法,产品 成本,期间 成本,变 动 成 本 法,4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成本构成差异分析比较,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49,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为期间成本,所以单位产品成本较之完全成本法下为 低。当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较之完全成本法下就高了。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上的区别,是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

16、法的主要区别,其他方面的区别均由此而生。,50,3、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不同,当然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成本 构成内容也就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也只是这一部分。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计价当然也包括了这一份额。 显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51,注意: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单位产品成本不同,52,举例:假定某公司2002年只产销一种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