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92683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WPS Office(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权威解析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重点考查了哪些内容?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了,今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重点考查了哪些内容?北京教育考试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专家们对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权威解析,一起来看吧语文试卷整体分析变中求稳,正面导向,发挥育人功能。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特点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体现以“考”育人的自觉1、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激发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当今时代,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考不仅

2、是为国选才的重要途径,也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引导考生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培养家国情怀。例题分析多文本阅读的考查,选择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取得了“人无我有”重大成就的相关材料。大作文第1题以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的最新消息为素材,以此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选取一则“扶贫攻坚”的新闻报道材料,引导考生了解和关注国家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

3、了世界的运行节奏,也改变了这一届考生原本紧张而不失规律的备考生活,但他们也因此见证了全体中国人携手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收获。高考语文积极正面引导考生从这场“特殊”的人生经历,认知责任与使命。2、注重选材的思想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突出素材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关注个体生命成长,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考生对语文学科内容及现实生活的思考与体验。古代诗歌考查,选取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一诗,诗人借“桃树”这一形象,构造了优美的意境,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的怜爱、思念之情。散文阅读考查,选取了沈从文具有独特的美感的从音乐和美术中认识生命一文。作者通过对自然万物及

4、人世间的种种细节的观察与叙写,表达出对音乐与美术的独特理解,提醒人们重视具体事实与感官经验,去发现蕴含在平凡生活中的美与诗意。文章语言简净醇厚,韵味悠长。3、阐发经典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营养试卷选择论语和红楼梦的部分内容进行考查,发挥文化经典的育人价值。论语的考查,所选三章内容,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积极主张,提出了增广见闻、择善而从、注重实践等学习途径。红楼梦的考查,以小说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词为切入点,考查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和对人物的理解水平。二、考虑疫情下考生实际,注重基础考查,落实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今年的考生经历了因高考推迟而带来的高温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考虑到2

5、020年高三备考的实际,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中,适当增加基础性题目,但保持一定数量的中档难度题目,以利于选拔。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增加了“语言基础运用”板块,试题从虚词用法、近义词辨析、句子基本结构、语篇衔接等角度设问,较为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基础运用能力。它与后面的微写作和大写作,从不同层面完成对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增加此板块,可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注意提高考生正确、规范使用母语的能力,注意帮助考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长篇小说红楼梦是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必考内容。试题既要科学区分不同考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引

6、导语文教学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阅读红楼梦,人物和情节是“枢纽”部分,由此既能延展到对具体细节、主要方法和语言运用的把握,也能上升为对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等的理解。晴雯是贯穿小说的重要人物之一,对其性格命运和有关情节内容进行考查,能够较好地检测考生是否真正地阅读了全书,阅读过程中是否理解了文本内涵。试题让真正读书的考生有获得感,由此引导中学语文遵循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方法,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作文第2题“一条信息”,体现了提高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理解、辨析、评判能力培养等学习内容和要求,是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积极落实。三、充分发挥作文题目功能,引导考生在写作中升华精神境界写作题是语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

7、分,重点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由两道题目构成,一道题是“微写作”,三选一,一道题是“大作文”,二选一。1、微写作“微写作”是北京卷的的特色之一,以考查小篇幅写作和片段写作为主,以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为重点,密切联系考生生活实际,三选一,与大作文有机配合,有效实现写作考查的目标。2020年的三道微写作题目,内容分别为对名著阅读认识的议论,介绍自己的一项生活技能和抒发对疫情期间快递小哥的赞扬之情。2、大作文大作文题二选一;以小切口,大主题的命题思路,引发考生认识个人如何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认识“每一个人”在抗击疫情以及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

8、认识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大作文第1题第1题侧重考查论述能力、理性思考水平。试题以最新的材料,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的报道为素材,选取“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句作为写作考查的切口,引发考生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写作,例如强调“每一个”的重要:“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抗击疫情期间,每一个人都是取得这场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都具有责任和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自身价值只有在与他人协作配合、共同担当中才更具有意义;每一个生命都是

9、可贵的,都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等。也可反向思考,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整体性特点出发,从“系统”或“结构”的角度展开阐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要打好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需要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作用,形成合力以取得胜利。每一个部门、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每个区等,都要各负其责,担当自己的责任,只有把个体纳入到整体中才能发挥作用。如此,考生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次责任担当、个人与集体、家与国等角度的思想认识上的洗礼和教育。大作文第2题第2题侧重考查记叙能力、形象思维水平。试题以“一条信息”为题,引导考生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自己从“一条信息”中获得的感

10、悟,受到的影响,学到的东西等内容,从而深入思考信息时代如何面对、处理每天从手机、音视频和纸面、口头等方面,纷至沓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汲取好营养,提高辨别力,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软环境。例如,抗击疫情期间老师的一条微信传递了温暖,小区电梯里的一张通知启发自己意识到防疫责任,一条信息化解了二人之间的误解,橱窗里宣传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了谣言等。考生可以记叙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小小说或散文。试卷总结总之,202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考生学习的特殊性,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加强素材情境与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学科特点密切贴合,注重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试题的基础性、

11、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拓展考生个性化、创造性表达的空间,切实发挥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积极作用。语文试卷试题解析多文本阅读2020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以考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命制服务选材,具有正面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本题选取了一组关于“嫦娥四号登月”的材料。这一科技类话题,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科技创新动向的教育意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了解当代文化,理解复杂事理,这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2020年高考多重文本阅读的选材形式,材料减为两则,总

12、分继续减少,减至18分。题目数量,继2018年减少为7题、2019年减少为6题之后,继续减少到5题。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答题负担。该大题起步平易,有利于考生后面的正常发挥。2020年的多重文本试题与往年相比,从试题考查题型看,仍然是客观题加主观题,5道题目中共有客观题4道,主观题1道。客观选择题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稳定,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需要学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因此,日常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信息的辨析、评价、感悟能力

13、要有所加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2020年多文本第5题,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试题情境真实、具体、丰富。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要求,确定“嫦娥四号发射前我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中,有两项对玉兔二号的成功产生了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写出这两项成就取得的时间、内容及其对玉兔二号的作用。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对题目中多项关键要求予以理解、确认,并以此为根据再对文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筛选概括,突出考查了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要求。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既保持了测试材料与内容的稳定性、基础性,又在测试形式上展现了一定的创新性。测试材

14、料体现稳定性、育人性。第一个测试材料选择了考生较为熟悉的史传文章,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的文字,叙事平易,描写生动,寓理于事,微言大义。材料中涉及的“三家分晋”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事实,其对于从春秋到战国的时代分野具有重要意义;“唇亡齿寒”的典故蕴含古人思考,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第二个测试材料选择的是论语的经典章节,内容涉及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内容,潜移默化引导考生思考学习、学会学习,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测试内容具有稳定性、基础性。6道试题的考查均指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第6题和第7题考查“志”“绝”“以”等常用词汇,第9题考查对文本整体思路的梳理概括

15、和对文章重要细节的分析、推断,第10题考查文言文阅读的常见句式和词语的重要用法,这些试题全面覆盖了文言词汇语句理解、文本内容概括、文化经典作品基本内容整体把握等考查内容。测试形式稳定中有创新,凸显应用性、综合性。第7题考查文言虚词“以”,使用了对虚词解释进行判断的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语法意义。第11题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韩、魏二子“我心知其然也”的动作描写,考生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从前文中找出与心理描写相对应的动作细节。本题需要考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运用较长的思维链思考问题,体现了新高考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这样的测试形式回归文体特征,突出对思维的考查,不但提高了区分度,而且对一线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第12题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论语原文的基础上,就孔子获取知识途径中的一点谈启示。论语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保留着积极的思想价值。本题强调对经典文本意义的解读,渗透着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结合经典名著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自己对学习、对人生的理解,展示语文才华,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导向。文言文阅读试题启示中学语文教学,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知识层面准确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