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818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旧人教版(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的东西方世界 第48讲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 的社会主义建设 基础落实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历史条件 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 环节; 具有明显的 ; 对国外资本的依赖性很大; ; 俄国参加“一战”,促使各种社 会矛盾空前激化。,(1)客观条件,垄断组织,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成 熟的 领导;有革 命的同盟军 。 2.经过 对象: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 的特殊局面。 性质: 。目的是纲提出从 革 命过渡到 革命的任务。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时 机

2、成熟。 (4)十月革命胜利:1917年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5)苏维埃政府的措施 政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 接管 、 ,对企业先 , 后将大企业 ; 没收 的土地,分配给农 民耕种。 外交:同德国签订 ,退出大战。,经济,银行,铁路,实行工人监督,收归国有,地主、皇室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2)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中小 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 4.历史意义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为把俄 国改造成 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国家现代化,打破了 的局面, 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动是一个鼓舞和推 动。 (3)对人

3、类历史:使人类进入 ,是 的开端。,(2)对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世界现代史,路的新时期,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等国进行武装干涉。 2.措施 (1)军事:实行 ,组建业: 。 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 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强制劳动,实行“ ”的原则。,(2)经济,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不劳动者不,得食,3.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战斗,把白军全部击溃,并把外 国干涉军赶出俄国。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背景;苏俄国内出现严重的 和 。 2.措施 (1)新经济政策 农业:用 代替 ;有限度地允 许农

4、民租佃 和雇用 。,经济困难,政治危机,粮食税,余粮收集制,土地,劳工,工业:重要厂矿企业仍归 ;中小企业和国 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 和 资本家经营; 允许私人兴办 。 流通:允许 ;实行 。 (2)1922年底, 宣告 建立。 细节点拨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部分恢复了 资本主义,其基本做法是国有,本国,外国,小企业,自由贸易,按劳分配,苏 尔什维克党放弃了 的设想和实践,开 始从苏俄进一步巩固。 5.政治 (1)苏联建立: 年,通过苏联成立宣言和联 盟条约,宣告成立苏联。 (2)1924年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 国家。,1922,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

5、化 开始:1925年12月,联共(布)十 四大通过 的总方针。 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基本实现以 为中心的,(1)社会主 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重工业,开始:1927年12月,联共(布) 十五大确立了 的方针。 任务: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 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特点:采取行政手段和消灭富农 的政策。,(2)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 ,造成农业和轻,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早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俄就已经宣布全部成 (1)形位,苏联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性质: 。 经济基础: 。 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

6、苏维埃。 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标志着治体制,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 的形成。 经济:以 来管理经济,否 定 ,排斥商品和市场。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 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特点,行政命令,价值规律,在战争期间和 时期 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越来 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个领 域的发展。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国 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3)评价,国民经济恢复,(4)大清洗运动 时间:19351938年。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斯大林的错误观点和做法。 影响

7、:社会主义 和 遭到粗暴的破坏和 践踏;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 资源。 本质认识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严重的根源是俄国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民主,法制,随手一练 1.(2008北京文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 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 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 注意题干提示的时间概念“十月社会主 义革命进程中”“特殊局面”“结束”等关键 词和对“两个政权”概念的正确理解。“特殊 局面”“结束”应理解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 人列宁放弃政权的“和平”过渡,而明

8、确提出 “武装起义”的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列 宁的思想发生转变的历史事件就是“七月流血 周”。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数字所反映的信息有 ( ) 战争使俄国的农业遭到破坏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A. B. C. D. 解析 、并不能从材料中直接看出来。,A,3.影响下图曲线变化的因素. B. C. D.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注意时间,即1925年, 此时斯大林经济体制尚未确立,因此排除含有 的选项。其次要注意曲线变化的趋势。,A,重点精讲 1.如何认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推翻了统治俄国 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客观上社会主义国家,故为 社会主义革命

9、性质。 可见,区分历史事件的性质要从革命的任务(对 象)和结果(影响)两个方面去把握。,2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夺权武装起义 国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 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 来借此 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和壮大社 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了 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 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事实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 的正确探索。,4.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

10、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有这种不同? (1)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 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苏联经济落后,落后 就要挨打,为了避免落后挨打,必须完成国民经 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 的,而苏联则着重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采 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贷等 手段筹集的。,(3)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社会制度不 同。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 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起步的经 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 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 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 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5.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1)列宁的逐步过渡思想是唯一正确的过渡, 斯大林时期行消灭政策,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 加剧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3)以工业化为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