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79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十课 新民主主主革命的胜利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教材新知,第 十课,第二单元,NO.1 教材全解读,晨背关键信息,应用创新演练,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NO.2 知识大迁移,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2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3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一、内战的爆发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 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美国,(2)重庆谈判: 目的:蒋介石为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中共为争取和平,制止内战

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结果:国共签署 。,双十协定,2内战爆发 (1)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进攻 解放区。 (2)经过8个月作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西北野战军在 、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中,歼敌3万多人。 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在 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主力3万余人。,中原,青化砭,孟良崮,二、三大战役 1背景 (1)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 发生重大变化。 (2)1947年夏,中共中央实行战略转变,向国民党统治区发起 。,力量对比,战略反攻,2三大战役 (1)概况:,中原,(2)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

3、,为中国革命的 奠定了基础。,最后胜利,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提示: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探究升华,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垮台。,南京,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背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2)召开: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 召开。 (3)内容:确定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

4、方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西柏坡,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各族人民历史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发展方向,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关键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

5、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例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 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 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 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6、而不是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故选A项。 答案A,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 (1)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但由于未准备就绪,就抛出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中国共产党重庆谈判。 (2)中国共产党为了揭穿国民党的阴谋,表达出和平的诚意参与谈判。 (3)抗战胜利初期以政治斗争为主,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1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与张澜对话时曾风趣地说: “民主也成了蒋介石的时髦货!他要演民主的假戏,我们就给他来一个假戏真演,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出是非,这场戏也就大有价值了!”从这段话可以判断,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本质目的是 () A希望蒋介石接受和平民主的要求 B让全国人民

7、认清局势 C与蒋介石一样以民主号召全国人民 D与蒋介石周旋争取备战时间,解析:毛泽东到重庆通过谈判让全国人民分出国共两党对待和平民主的真实态度,从而教育全国人民,这是谈判最有价值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 答案:B,例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 B改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改变了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内意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国际意义是壮大了

8、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为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树立了榜样,所以A、B、C三项均是正确的说法。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因而D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答案D,否定型(或逆向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否定型(或逆向型)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 “不是”“不属于”“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否定型选择题时要注意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找出与题干史实相符的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顺向思维直接找出答案。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两点:此类题目主要选择表述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习惯了选择表述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2有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电视剧,其中出现的镜头,你 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一个工作人员把中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上, 进行宣传 B刘伯承、邓小平指挥解放军渡过黄河 C杜聿明带残兵败将仓皇南逃 D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谈判,签署了会谈纪要,解析:A、B、C三项均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D项表述不正确,北平谈判达成的是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会谈纪要是重庆谈判时签署的。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