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75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精品课件 中图版必修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复习总结,高考真题赏析,章末综合检测,知识体系构建,章末复习总结,知识体系构建,高考真题赏析,分析近三年课改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章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本章重点考查以下知识点:水土流失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环境问题及危害、综合治理的措施。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措施。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发展条件与可持续发展。,2从命题角度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以某区域的相关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最常见的命题方式,如2009年广东卷等。以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相关图

2、表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为最常见的命题方式,如2009年山东卷,2008年广东卷、江苏卷等。以区域等高线地图、坐标统计图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以饼状统计图、数据表考查区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以某工业区域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工业区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以区域示意图、坐标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相关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3从考查能力来看:以各种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对各种统计图表的解读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年高考广东卷)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

3、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1:见下图。,命题视角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材料2:见下图。,材料3:见下图。,(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 (多选)()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

4、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1)长江上游流域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等资源丰富。(2)结合材料2分析可知,水土流失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结合材料3分析可知,在525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3)长江上游为河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水土流失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土壤肥,力降低。(4)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从降水、坡度、土质和植被状况等方面分析。(5)治理水土流失须从保护和

5、增加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及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2)旱地增大(3)BCD (4)自然因素: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5)治理对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命题视角二: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存在的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 (2)

6、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 【解析】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田纳西河流域与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中均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洪灾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丰富)、地形(上游落差大,来水快;下游地势平坦,水流不畅)。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后者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

7、产业) (2)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 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季节分配均匀乙,(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命题视角三: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地理位置的确定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结合图中信息可具体分析如下:,【答案】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

8、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命题视角四: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及改造,(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解析】第(1)题,沿海滩涂由于距海近,地势低平,常受海水浸泡,因而盐度高,可采用种植耐盐植物等生物措施进行改造。第(2)题,因为沿海滩涂具有盐度

9、高的特点,要想缩短改造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降低盐度。 【答案】(1)C(2)D,命题视角五:区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1)题,对比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远远大于平原

10、的比重,说明该地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开垦现象。第(2)题,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江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可以扬长避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A(2)D,(200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2: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命题视角六:工业区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材料3: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

11、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可以总结出湖南省有色金属分布的特点是种类多,储量丰富,分布不均的特点。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湘西和湘南的山区,这是因为山区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第(3)题,湘东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技术优势、交通优势、社会协作条件

12、优势,湘南地区则具有资源和能源优势。第(4)题,读图可知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都要从减少人为酸性气候的排放入手。,【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任答2个)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13、完成(1)(2)题。,命题视角七: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与可持续发展,(1)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2)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解析】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掌握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图示信息表明,走廊沿长江分布,水运便利。第(2)题,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内部竞争;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

14、重化工业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 【答案】(1)B(2)C,命题视角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007年高考广东卷)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多选)()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其产生的原因是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正确分析图表中的

15、数据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由图甲知酸雨在1998年以后出现的频率总体上升,但有波动。第(2)题,赤潮是由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的水体污染;过多的氮、磷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和养殖业投放过多的饲料、肥料。第(3)题,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结合题目所给的两幅图,在该地区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第(4)题,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可针对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逐条回答,难度不大。,【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BDE (3)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