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73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7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 修 部 分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指导】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共同背景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而局部不适应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变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

2、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切身利益,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核心自查】 一、梭伦改革 1.历史背景: (1)内忧: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氏族贵族的矛盾尖锐。 (2)外患:民族危机加剧。 (3)前提: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2.主要措施: (1)经济领域: 颁布“解负令”,同时废除“六一汉”制度。 规定了占用土地的最高限额,制定“遗嘱法”。 鼓励发展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3、 (2)政治领域: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进行机构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设“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3.改革特点: (1)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措施:很多措施带有“折中”的色彩,持中立立场。 4.改革结果:梭伦被逼出走,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 5.改革影响: (1)进步性: 经济: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政治: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2)局限性: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 【特别提醒】梭伦改革的实质

4、是在雅典社会文明体制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对雅典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根本改造的革新运动,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虽然它并没有解决当时雅典的所有问题,但它却为雅典社会后来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二、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大变革: 经济:铁器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业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思想文化: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面

5、,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依据。 (2)秦国的历史机遇:秦国面临内在的有利条件和外部的历史 机遇。,2.改革措施: (1)经济: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 (2)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 (3)政治:建立户籍制度,普遍推行县制。 (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 (5)社会习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3.改革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2)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是打击旧贵族最有效的变革。 (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是为期最长久的改

6、革。 (4)严厉性:采取严厉的手段,打击旧贵族,严刑峻法,保证新法得以推行。,4.历史影响: (1)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特别提醒】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一是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二是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三是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四是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必要性:北魏阶级

7、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北魏统治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2)可能性: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积极推动政治改革。 2.改革措施: (1)前期: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 (2)后期:以移风易俗为中心,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3.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2)加快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深化拓展】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条件下进行的。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特别是均田制的实

8、行、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等,都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四、王安石变法 1.改革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2)由于君主集权,北宋形成“三冗”局面,造成积贫积弱。 (3)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2.改革措施: (1)富国之法: 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既保证了灌溉,又具有防洪抗灾的作用。 免(募)役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收入。 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的垄断,减

9、少了政府开支。,(2)强兵之法: 保甲法:维护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节省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武器产量、质量提高。 (3)取士之法: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改革和扩大统治基础。,3.改革结果:由于守旧派官僚地主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4.历史作用: (1)进步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初步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局限性:青苗法和免役法,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特别提醒】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

10、坏。二是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三是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四是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1.改革背景: (1)必要性: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欧洲社会进步。 (2)可能性: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改革主张: (1)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反对教皇权威; 坚持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 简化宗教仪式; 认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 (2)加尔文: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提出“先定论”和“财富论”,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亨利八世改革: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通过“

11、至尊法案”。,3.改革结果:改革后欧洲出现了路德新教、加尔文新教及英国国教。 4.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提醒】宗教改革从其发动背景看,14、15世纪,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天主教会的特权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其内容看,它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奢侈腐化,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从其结果看,它沉重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

12、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内忧:马木路克的经济掠夺、政治统治引起农民和平民的不断反抗,阶级矛盾激化。 (2)外患: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入侵和争夺埃及,埃及民族危机严重。 (3)条件:阿里利用开罗人民起义之机掌握了政权。,2.改革措施: (1)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废除包税制;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2)政治:确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 (3)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4)教育:实行开放政策,创办学校,选派留学生等。,3.历史作用: (1)政治: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

13、族国家的基础。 (2)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社会进步。 (3)文化军事:推动了埃及文化繁荣和军事实力的增强,提高了埃及的国力。 (4)对外: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特别提醒】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阿里对外战争激起被征服地区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也引起了欧洲列强的干涉,这是失败的外部原因。阿里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未能对现有的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 (1)经济:俄国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地主

14、与农奴主的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3)思想:新思潮的涌动,社会各阶层展开激烈讨论。 (4)对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危机。,2.改革措施: (1)“二一九法令”: 政治:废除农奴制,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组织: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2)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3)司法制度:废除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 (4)军事教育: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3.历史作用: (1)进步性: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

15、式的过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特别提醒】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农民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掠夺,影响了俄国的发展,但就改革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两千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上层建筑作出局部调整,这些改革都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八、日本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农民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2)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剥削掠夺。 (3)统治阶级内部中下级武士产生了反抗思想。 (4)“黑船事件”使日本面临严峻的民族危

16、机。,2.历史进程: (1)“尊王攘夷”:中下级武士要求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2)倒幕运动:倒幕派推翻封建幕府,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3.主要内容: (1)政治: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 (2)经济:改革币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3)文化教育: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4.历史影响: (1)进步性: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强国。 (2)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特别提醒】明治维新结束了幕府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日本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并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也使日本进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九、戊戌变法 1.背景条件: (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使阶级矛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