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60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 人民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解读,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罗塔戈拉 (1)思想内容:“是万物的尺度”。 (2)意义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是人类 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是西方第一次的先驱。,人,中心,自我意识,智者运动,普罗塔戈拉,思想解放运动,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苏格拉底 (1)主张 反对智者忽视、追求的主张。 强调人类的、否认。 凡是为一个人的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 (2)评价 第一次在意义上发现了“”。 尊崇,追求,被18世纪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道德,功利,理性,绝对权威,理智,哲学,理性,思想自由,自我,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二、文艺复

2、兴 1.背景 (1)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2)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发展,兴起和 提高,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3)14世纪,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但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 2.时间:世纪。 3.发源地:意大利。 4.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是欧洲的第二次。 5.旗帜:,肯定人的,歌颂自然的。,基督教,城市,生活水平,意大利,14,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欲望,人性,知识研读,知识梳理,6.成就,十日谈,基督教会,等级观念,人类平等,内心世界,人性,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

3、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

4、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特别提醒】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一】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知识研读

5、,考点整合,【解析】从文明史观角度命题将成为高考命题新视角。本题是一道文字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关键信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其主张不能表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中论述的是“人”,不是“人类社会”,B、C两项错误。“人”与“宗教神学”相对,重视人,即是对原始宗教的否定,故选D项。本题对学生的文史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复习中应加强对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 【答案】D,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误区警示】本类题目常犯的错误是不顾材料内容,机械照搬所学知识。易错选A,原因是错误地认为智者学派强调

6、人的作用是当时民主政治充分尊重保护个人利益的反映,没有认识到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中注意加强对材料选择题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方法。,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一】普罗塔戈拉说,“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暂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对神的敬畏,感到人的渺小 B.怀疑神的权威,开始注重人的研究 C.在当时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D.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答案】A,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二】(2008江苏)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的两位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

7、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本题考查横向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以德治民”,重视教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由此判断A、C两项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孔子提出“仁”就是“爱人”,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B项也是共同之处。孔子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苏格拉底推崇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因此D项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D,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规律总结】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涉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大的方面。横向比较经常涉及的时间阶段有: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罗马;1519世纪的东西方世

8、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与西方。在涉及这一类问题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或国际背景来分析共同或差异之处。,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二】下图两人分别是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知识研读,考点整合,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 D都强调知识的作用,并致力于传授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孔子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教育领域。 【答案】C,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二 全面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1.

9、含义 (1)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10、。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达了乐观主义精神。,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的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在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其宣扬的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进取的精神,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思想条件。 (2)消极作用:它只是起到反封建斗争的作用,却没有彻底摒弃宗教欺骗,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三】(2008

11、山东文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准确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欧洲整个思想解放的始终,属于核心知识内容,此题既考查了主干知识,又考查了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重视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

12、和尊严。据此对比选项,A项反映的是人类对知识的追求,B项说明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C项从人的角度和人的价值否定神的力量,D项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显然C项符合题意。 【答案】C,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三】下列哪一种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 ) A.人是罪恶、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B.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后天修成的 【解析】B、C、D三项都强调了人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价值。而A项则强调了上帝的地位和上帝的尊严,无视人的价值,故A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A,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