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1684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下图中M为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所示可能是()A.北大西洋中高纬大洋环流B.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D.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2.该海域()A.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B.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D.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解析:第1题,由M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图示洋流系统为南半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选项中只有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第2题,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洋流为南半球向南流的暖流,流经地区水温比两侧水温高,故等温线向南弯曲。答案:1.D2.B(20

2、15山东莱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区域海陆分布图,图中乙为纽芬兰岛,a、b是两支洋流。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a、b两支洋流分别属于()A.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寒流B.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暖流C.寒流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D.暖流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4.图中乙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A.牧场B.浴场C.渔场D.盐场解析:第3题,读图中经纬度和大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北美洲东部,a为拉布拉多寒流,位于40N以北,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为北大西洋暖流,故B正确。第4题,乙岛附近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答案:3.B4.C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

3、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56题。5.“邓肯号”经过麦哲伦海峡时()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6.“邓肯号”离开英国格拉斯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洋流是()A.赤道暖流B.秘鲁寒流C.西风漂流D.北太平洋暖流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邓肯号”由东向西经过麦哲伦海峡,该海峡盛行西风和西风漂流,故船只经过麦哲伦海峡时逆风逆水。第6题,从材料中可知,“邓肯号”从大西洋

4、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南部,不可能遇到北太平洋暖流。答案:5.B6.D导学号11690033(2015浙江宁波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读图,完成第78题。7.图中()A.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B.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南向北C.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寒流D.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8.有关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因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大渔场B.b洋流可以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C.c洋流水温较高,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D.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分布一定有影响解析:第7题,从图中经度数值变化可以判断出该图为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均为逆时针

5、方向;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北向南;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暖流;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东南信风和盛行西风。第8题,根据其位置可知,a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此处没有渔场;b为南赤道暖流,位于印度洋,不能将污染物扩散到大西洋东部的巴西沿海;c为西风漂流,水温较低;d为秘鲁寒流,使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的范围较广。答案:7.D8.D9.下图为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所在海域沿岸有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海港,简析该海港终年不冻的原因。(2)分析海域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的原因。(3)说出两洋流的名称,并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解析:第(1)题,所在海域沿岸有俄罗斯著名的摩尔曼斯克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此海域,故该海港终年不冻。第(2)题,主要分析寒暖流交汇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第(3)题,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确定两洋流的名称,然后根据两洋流的特点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答案:(1)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的影响,该海港终年不冻。(2)海域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海水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寒暖流交汇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利于形成大的渔场。(3)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