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0954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关键导学】,1.含义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 _现象。 2原因 是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退化,气候变异,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荒漠,载畜量,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_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气候异常,1. _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2人类活动不当:_、过度放牧、 _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人口激增,过度樵采,过度开垦,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_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_。 (2)利用_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

2、防护体系。,经济效益,水资源,生物,(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与防治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1自然因素是导致荒漠化的基础因素和形成条件,而人为因素起加剧作用。不要将人为因素理解为唯一条件。 2荒漠化不能等同于沙漠化,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另外,次生盐渍化也是一种表现,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的。,1(2013届郑州一模)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

3、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信息提取】该区域土地覆被类型及各类型面积大小情况。 各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增长或减少的变化率大小。 【精讲精析】第(1)题,由表可知,该地沙地、草地面积比例较大,应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图可知,19992007年,该地毁草开荒,导致沙化面积增大,故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

4、首先应退耕还草,B项正确。第(2)题,云贵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松嫩平原中部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高原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严重,故D项正确。 【答案】(1)B(2)D,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该地的人口大量增加,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生活需要,大量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而当地的自然条件不适合过多发展耕作业,随着开垦面积的扩大,荒漠化的面积也随之扩大。故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 【答案】人口数量增加,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

5、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危害,3主要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生态问题,但是其形成条件和空间分

6、布不同。荒漠化的类型较多,其中沙漠化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而水土流失必须有水的参与,主要发生在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的地区。,2(2012威海调研)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读表,回答(1)(2)题。 农业用地构成(%)表,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准确的是() A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两广丘陵,【解析】第(1)题,A方案农耕地面积大,土地的侵蚀量最大,环境效益最差;B方

7、案环境效益有所提高,但不管是38年内还是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都不是最高的;C方案植被保护得最好,虽然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太好,但8年以后的经济效益是最好的,这种方案最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题,该地如果选择A方案,则土地的侵蚀量达100%,说明该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再根据该地可以发展苹果种植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适合生长苹果的暖温带地区,即该地最可能位于黄土高原。 【答案】(1)D(2)A,分析生态问题的一般思路 区域生态问题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分析该类问题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1)明确区域所在地理位置:有经纬网的地图,可根据经纬网和区域形状定位。 (2)分

8、析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危害:结合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判断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如黄土高原、江南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等。,(3)找出生态问题的成因:成因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寻找。 (4)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应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3(2011浙江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

9、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及年降水量分布可判断出该区域位于黄河中上游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靠近黄河部分地区为水浇农田,另有部分旱地。沙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治理措施应合理利用草场,治理沙漠化;旱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应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答案】自然环境: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30年前现在 1图示地区出现的

10、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2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解析】由图中环境变化信息判断,该地区沙漠广布,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河流水量减少,流程变短,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森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是涵养水源。 【答案】1.B2.C,(2012四川高考)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3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解析】蒙古国降水少,风沙危害比较严重,实施林草结合的防

11、风固沙工程有利于解决该地环境问题,D项正确。调整农作物熟制与当地生态环境无直接联系,A项错误;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广泛建设人工水域是在降水较多的区域实施的措施,B、C项错误。 【答案】D,(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4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BCD,【解析】甲处为河流冲积平原,适宜发展耕地,可以平整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质量,故正确;乙处位于河流凸岸,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不用防止岸坡侵蚀,错误;丙处位于陡坡,不宜修梯

12、田,故错误;丁处属山地沟谷,应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故正确。 【答案】A,5(2011广东高考)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河,判断理由是_。,(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从等高线弯曲状况上,判断地势高低,确定河流的流向,再根据其最终流经地区的自然状况确定河流类型。第(2)题,从图中给定的经纬度及有关的注记信息即可判读气候类型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3)题,从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调整生产结构等角度分析。,【答案】(1)西南东北内流石羊河中途消失,没有注入海洋 (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3)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