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90310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X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部分)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五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 (全国专用),考点一罗斯福新政及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五年中考,1.(2018安徽,10,2分)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答案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30年”处于经济大危机期间,“把进口税率提高”“抑制进口”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故选B项。提高进口税率,阻碍了贸易发展,而不是促进,排除A项;经济危机期间

2、,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排除C项;“报复措施”“特殊措施”使得国际关系更加恶化,排除D项。,2.(2018北京,27,1.5分)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杜鲁门主义,答案B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其中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故选B。A同苏维埃俄国有关,C、D同二战后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相关,均排除。,3.(2018湖南长沙,20,3分)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

3、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这篇文章最早可能发表于( ) A.经济大危机前夕 B.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D.新经济时代,答案B据材料关键信息“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最早”可知,这篇文章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先河。故选B项。,4.(2018山东青岛,38,1分)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实质是() A.对工业的调整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C.加

4、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消除经济危机,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A属于新政的中心措施;C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观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这是对其实质的正确解读,故B正确。,5.(2018四川成都,21,2分)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 B.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 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答案D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由于生产相对过剩,工业品和农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大量工厂倒闭

5、,工人大量失业,生活贫困。A、B、C三项的描述都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故选D项。,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9,1分)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 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D.来势猛烈,答案C“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说明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故选C。,7.(2017新疆,10,2分)某次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改革

6、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据题干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改革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 C项正确。1861年农奴制改革发生在俄国,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戈尔巴乔夫改革发生在苏联,故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8.(2017重庆A,12,1分)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

7、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慕尼黑会议 C.铁幕演说D.马歇尔计划,答案B由材料关键信息“纵容侵略”“坐山观虎斗”“张伯伦”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即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其中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故选B。,9.(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20,1分)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割让给德国的是() A.奥地利B.捷克 C.斯洛伐克D.苏台德,答案D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召开慕尼黑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

8、国。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故选D。,10.(2016河南,18,1分)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答案C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施新政。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故选C。,11.(2016山东青岛,39,1分)1933年富

9、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答案C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任后开始推行新政,改变以前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故选C。A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B属于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D表述错误。,误区警示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超过了人民的实际消费能

10、力,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为了刺激消费,打破了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导致危机爆发,罗斯福针对这种情况,实施新政渡过了危机。,12.(2016江西南昌,10,1分)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答案A从材料内容看,英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保住世界和平,也就是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妥协,这是典型的绥靖政策。所以答案为A。,知识拓展英、法作为国

11、际联盟的主要会员国,本应该及时制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但由于一战期间英、法遭受重创加上经济危机的打击,其实力严重削弱,它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它们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这种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叫作绥靖政策。,13.(2015河南,17,1分)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12、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C.发放蓝鹰标识,干预工业生产 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答案D“1931年”正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因此,“现在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为了改变人们的失业状态,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政府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故选D。,14.(2018陕西,21,3分)(节选)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二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

13、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答案(2)原因: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2分)影响:为二战中美苏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分),解析第(2)问的解答要注意时间“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正在遭受大规模经

14、济危机的困扰,美国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关系正常化有助于美国经济危机的缓解,也有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两国合作为二战中美苏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5.(2018辽宁沈阳,20,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

15、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4)根据材料四回答,“新的发展道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四体现出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2分),答案(4)罗斯福新政;三权分立。,解析第(4)问根据材料四中“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等信息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罗斯福新政。通过新法实施过程中总统(罗斯福)、大法官、国会之间的斗争可知美国的政治原则是三权分立。,16.(2018河南,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

16、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答案评分说明: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1分)比较的角度;(2分,学生能从对待法西斯的态度及其导致的后果等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比较角度也可)史实正确;(1分)表述完整。(1分)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解析本题为历史小论文型题目,考查学生综合写作的能力。本题要从比较的角度分析。左图慕尼黑会议上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刺激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右图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7.(2015江苏镇江,20,2分)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时代 B.国家干预经济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自然经济时代,答案B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可判断材料是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