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0304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13,1,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之一:,苏联的诞生与斯大林模式,#21.,2020/9/13,2,苏联的诞生及其对俄帝国的继承,“布尔什维克是被二月革命所毁灭的俄罗斯帝国的修复者和重建者,只不过给它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谢尔盖卡拉-穆尔扎:苏维埃文明,2020/9/13,3,1920年代初期,苏俄(苏联)经济政策四次调整 1917年,十月革命后,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 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2020/9/13,4,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主要经济任务是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化。 1921年起,苏联进入恢复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和联共(布)党的领导下,从1926年开始进入了工业化时期,并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多一点时间,到1937年,便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020/9/13,5,理 论,非常重视生产资料生产对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作用 ; 在生产资料生产中,特别强调发展重工业的伟大意义:“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论证了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重要性 ; 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

3、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 ;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来源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 论述了苏联工业化的任务:“就是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就是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建立并发展我国的工业”。 斯大林苏联工业化的理论核心,就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其心脏机器制造业。,2020/9/13,6,实 践,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上,提出工业化路线,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 1926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联共(布)十五大决议中,明确规定了苏联工业化的任务。 从1928年10月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2年底,苏联人民用四年三个月的

4、时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3-1937年,又实行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从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中断了。,2020/9/13,7,成 就,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在苏联仅仅用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工业:77.4,农业:22.6,1937工 农业比 重变化,1937年 工业结 构比重,2020/9/13,8,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1940年比1913年增长的情况,2020/9/13,9,问 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

5、、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 第一、斯大林在理论上强调“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在实践中却忽视了农业,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剪刀差扩大、国家收购农产品数量成倍增长); 第二、长期重工业品低价,轻工业品高价,农产品购价极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结果,重工业虽然发展了,但农业和轻工业却陷于停滞状态。,2020/9/13,10,关于斯大林,生平 (1879.12.21.-1953.3.5.) 斯大林家人的悲剧 卡佳雅科夫 安娜 利达亚历山大 娜佳斯韦达和瓦西里 斯大林的地下安全宫 关于斯大林死亡之迷,( , ),2020/9/13,11,娜佳

6、和瓦西里,斯韦达和瓦西里,卡佳,雅科夫,亚历山大,利达,2020/9/13,12,斯大林在国内地位的确立和巩固,1、列宁“遗嘱”(1922.12.22.-1923.3.5.) 列宁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1922.12.23.) 列宁: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1923.1.23.) 列宁: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12.30-31.) 2、列宁口授补充了对斯大林的“鉴定” (1923.1.4.) 3、斯-托之争 4、季、加倒戈,2020/9/13,13,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1922.12.23),我很想建议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 我想同你们谈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

7、想法。 首先我建议把中央委员会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100人。如果我们不实行这种改革,我想,一旦事态的发展不是对我们十分有利(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十分有利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央委员会就会遭到很大的危险。 其次,我想提请代表大会注意,在一定条件下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决定以立法的性质,在这方面我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条件下同意托洛茨基同志的意见。 至于第一点,即增加中央委员会的人数,我想,为了提高中央委员会的威信,为了认真改善我们的机关,为了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分大的影响,这样做是必要的。 我想,我们党有理由要求工人阶级出50-100个中央委员,而不致使工人阶级太费力。 这种

8、改革会大大加强我们党的巩固性,会有助于它在敌对国家中间进行斗争,据我看,这种斗争在最近几年内可能而且一定会大大尖锐化。我想,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我们党的稳定性将增强千倍。,2020/9/13,14,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 (1923年1月23日),我们中央委员会已经形成为一个严格集中的和威信很高的集体,但是这个集体的工作条件还和它的威信不相称。我提出的改革必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有一定的人数必须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这个集体应该不顾 “情面”,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来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

9、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地按照规定办事。,2020/9/13,15,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年12月30-31日),我想,斯大林的急噪和喜欢采取行政措施以及他对有名的“社会民族主义”的愤恨,在这件事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愤恨通常在政治上总是起极坏的作用。,2020/9/13,16,1923年1月4日列宁对斯大林的鉴定,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个办法 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只要有一点强过斯大林同志,这就是较为耐心,较为谦恭

10、,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等等。这一点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从防止分裂来看,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或者说,这是一种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2020/9/13,17,关于斯-托之争、季-加倒戈,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地方代表团决议: 斯大林同志身上尽管存在着弗 伊所指出的缺点,但他却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在伊里奇不在的情况下落到党的总书记身上的繁重、艰难而复杂的工作;此外,伊里奇是早在十二大之前对斯大林同志进行评价的,而在那以后的时间里,弗 伊对斯大林同志的担忧并没有成为事实。鉴于以上两点原因,认为有必要让斯大林同志今后继续以总书记的身份进行工作。(乌拉尔、

11、西伯利亚、远东、巴什基尔、维亚茨基代表团) 列宁担心党的总书记斯大林同志由于其性格原因可能会错误地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这一担忧没有成为事实 列宁信件中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那部分内容无论是在党代表全体会议上,还是在全党范围内和在报纸上,都不应作进一步的公布。(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和中央工业区代表团),2020/9/13,18,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 1926年7月),在1922年末至1923年初,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向斯大林同志提出了三次警告 第一次警告是在遗嘱中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呢?是希望把斯大林同志从总书记的职位上撤换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性格粗暴这只是小问题,而是因为,弗拉基米

12、尔 伊里奇说:“斯大林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第二次警告是列宁同志在民族问题的信中提出的。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在信中告诫全党要防范斯大林同志和奥尔忠尼启则同志的政治错误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告诫全党要警惕斯大林在民族问题上犯错误,他实际上预测到了格鲁吉亚的起义第三次警告是在1923年初,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在写给斯大林同志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宣布与他断绝同志式的关系。这三次警告足以让我们意识到,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多么认真负责地告诫全党要防范斯大林同志。事实表明,列宁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正确的。,2020/9/13,19,苏联国际大国地位的确立,打败德国,帮助东欧社会主义

13、国家建立,极力控制卫星国,.图哈切夫斯基元帅: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鼻祖,被誉为红色拿破仑。,.朱可夫元帅:传奇元帅,与库图佐夫、苏沃洛夫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2020/9/13,20,斯大林模式,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0、11、12、结束语) 苏联新宪法(1936.12.5.) 政治上:中央集权、党政不分; 经济上:计划管理、统一调配、生产资料国有、条条块块管理; 思想上:保证共产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绝对地位。,2020/9/13,21,思考题,解读“布尔什维克是被二月革命所毁灭的俄罗斯帝国的修复者和重建者,只不过给它换了一种表现形式”一语。 个性解读:斯大林的个性及其在苏联历史演进中的作用。,2020/9/13,22,参考书目,1、俄 .麦德维杰夫 :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北京 : 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俄 .麦德维杰夫、.麦德维杰夫著,王桂香等译:斯大林鲜为人知的剖面 ,北京 :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俄.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